試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

試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他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教學之中。”可見,新課程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走進新課程》其中的一點就是要使學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一、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意義

  在語文教學中,教育者可以透過各種美的方法,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和藝術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鑑賞能力。所以,作為語文教師,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不是為了單純造就幾個作家、詩人和藝術家,也不是為了單純普及美學知識,而是為了培養和塑造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對人的塑造,它需要人們像春風化雨般地讓人不知不覺而又自覺自願地去感受、體會、領悟,讓受教育者置身於美的氛圍,接受美的薰陶,從而提高審美能力。生活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人生美見諸語言文字中,也存在於課文之中。課文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無不是作者情動於衷不吐不快的力作。這些文質兼美的課文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材料,作品中具有豐富的美學內涵,不僅表現和謳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還凝聚作者的審美理想。閱讀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藝術世界。把美育滲透到教學中去,就會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培養他們高尚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審美觀點和一定的審美能力,陶冶靈性,激發他們創造美的能力。

  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我主要談一下五個方面

  1.努力創造一種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

  美需要情感為中介,教學需要情感為紐帶,這種紐帶應首先由教師拋向學生。文學鑑賞只有在師生對文學作品從情感上產生強烈共鳴的情況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美的內涵。因此,教師應致力於創造性地利用各種手段,營造一種和諧、生動、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氣氛和情境。

  關於情境教學,我認為不應拘泥於生硬地再現文中的情境。有位教師在教學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時,扔下書本,直奔講臺,以手扳住講臺,雙腳努力向上縮起,來模仿文中父親攀爬月臺的笨拙模樣。在教學《散步》時,更要背上個學生方顯中年人負重前行的艱辛處境……

  人的審美,總是與自己的審美情境,審美情趣,審美經驗有關。同樣的自然景物,由於以上的差異,產生的美感也不同。青年人與老年人同在湖邊欣賞山水的美,產生的美感是不相同的。人的心情舒暢和沉鬱痛苦,對自然景物的情感出迥然有異。在審美過程中,學生是審美的主體,教師大可不必越祖代庖。要相信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感受和想象,從而得到審美體驗,使得作品的意蘊融於胸中。過多依賴上述事例中直觀而淺薄的形象展示,不僅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忽視了學生是審美主體的地位,如若教師的表演又不幸拙劣了些,那麼就真的是弄巧成拙了。

  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重視情感的誘導,善於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創設一種與被感知物件相似的、熟識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從而過渡到對認知物件的審美體驗上。

  此外,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設定教學情境,可透過多種途徑,如圖畫,音樂、幻燈、電影、錄影等,將學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激發他們的情感和興趣。這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且它們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在學習內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現象或過程,都能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在使學生獲得大量感性的知識資訊的同時,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2.在朗讀中感受作品的語言美

  我認為:要體味作品的語言美,應從朗讀開始,因為朗讀是感知語言的重要方式,是獲取文章美感的途徑之一。朗誦可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入於眼、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美的感受。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文中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五幅圖景,寫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爛漫、春風的溫暖柔和、春雨的細密、人們的喜悅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又是透過觸覺、視覺、聽覺、味覺表現出來的,這是一幅幅充滿春天氣息、充滿春的活力的畫面。朗讀時,對學生在停頓、重音、節奏、語速、語調上加以指導,就會讓學生感到耳畔似乎響起一支支充滿青春活力的春天交響曲,眼前彷彿看到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古詩詞是講究韻律的,有平仄、對偶、押韻等,讀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音樂美。感受這種語言美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讀。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很多優美的古文,其用語的準確、生動、凝練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朗讀,方能使他們體味其語言的優美。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應該注重朗讀的作用。 3.在分析中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學作品是透過形象來反映社會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讀者,影響讀者整個精神世界。當學生有了審美感受,獲得審美愉悅後,還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就是對審美物件的鑑別和評價能力,它包括對審美物件的真善美的識別,對審美客體逐漸加深理解、並能給予審美評價,得到新的領悟。在分析課文時,教師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在分析《春》一文中對“春花圖”的描寫時,教師可以抓住“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語句,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想象那春花爭芳鬥豔的美景,再由“閉了眼”、“彷彿”、“滿是”等詞語展開想象,由春花聯想到秋天的累累碩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鬧”、蝴蝶“飛”,襯托出花美、花香,“樹上”、“花下”,一幅五彩繽紛的'“春花圖”就充分地展現出來了。

  在教授《背影》時,先讓學生聽錄音,跟讀,從“直覺”上有個整體感知,再讓學生走進父親的背影中,師生一起隨著低緩抒情的去賞析、體味具體事件中的背影,感受深沉的父愛;最後進入“移情”關,學生先互相交流,然後上臺口頭表述:我讀《背影》,要求聯絡自己與親人的生活實際,或論述:我看到父親的背影流淚的理由。結果學生多半選擇了前者,因為前者更有現實的基礎,他們更有話可說,也更樂意講述親人與自己親密的關係,有些學生講到平日裡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自己的無理取鬧導致父母傷心時,情不能自已,泣不成聲。所謂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字對讀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讀者對文字的二次創作,形成獨具個性的經典。

  作為一名教師,若能啟發學生挖掘作品中的意蘊美,達到意美以動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悅目,那麼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潛移默化中也就逐漸地提高了審美能力。

  4.在整體感悟中體味作品的思想美

  寫文章是作者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我們閱讀文章就應該準確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透過對作品中人物、事物、內容的分析,可以使學生在對作品產生體驗的基礎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觀點,引導學生藉助語言感知形象,產生審美效應,啟發學生把審美感受上升到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棗核》中美籍華人朋友的鄉國之思;《背影》中真摯深厚的父子親情;《熱愛生命》中對生命的珍惜和執著追求,無不體現鮮明的時代精神,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啟迪、美的薰陶。透過對作品思想美的體味,獲得人生的啟迪和頓悟,學生會自然提高審美鑑賞能力。

  5.在鑑賞中領略作品的藝術美

  文學作品的審美範疇包括崇高、優美、悲劇性、喜劇性和醜。美感的產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礎,美感欣賞活動有表層的心理特徵和深層的心理特徵,而藝術本身也有物質實在層、形式符號層、意向世界層和意境超驗層等不同的層次。審美是藝術的核心功能,藝術的鑑賞過程是個階段性的過程,需要觀、品、悟的不同階段,以達到對作品的把握。文學作品的藝術美不是顯現在表層的,這就要有一番鑑賞的功夫才能領略到它的實質。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一文,作者心上一直壓著“焦慮和悲痛”,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心中的焦慮悲痛化為精神的寧靜,感悟到生命的永恆。文章多處運用比喻、擬人、對比、通感等修辭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機,讚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那“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的“淡紫色”的“瀑布”;那“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每一朵盛開的花,“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毫不活潑熱鬧”的比喻,寫出了花的繁稠;那笑著嚷著的“我要開花,我要開花”的擬人寫出了花的活潑和繁盛;那“淺紫色的”“香氣”等通感的運用,使花的色與花的味聯絡了起來。但是,這僅僅是表層的美,透過與“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的”“一大株紫藤蘿”卻“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的“從來都稀落”的紫藤蘿花的對比,卻使作者明白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教師只有引導學生透過鑑賞才能領略到藝術的美。

  美包含在文學作品中,教師若能在每個教學環節中調動各種因素,讓學生在或喜或悲、或愛或恨、或樂或哀的審美體驗中感知作品的語言美、形象美、思想美、藝術美,就會使學生進入審美意境,陶冶情操。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師引導學生在文質兼美的課文中充分吸取營養,才能不斷豐富美育內容,擴大知識視野,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高尚的情操。

  總之,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我們應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它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使自己心靈得到淨化,感情得到昇華,情操得到陶冶,這樣,才能造就成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的人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