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普修課運動損傷情況調查分析論文

武術普修課運動損傷情況調查分析論文

  摘 要 文章透過對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師範體育系、黃岡師範學院體育系、襄樊學院體育系2009級武術專修班學生武術普修課的運動損傷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議,為武術課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武術 運動損傷 分析

  一、前言

  武術既能強身健體又能作為自己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專案,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參加武術鍛鍊。學校體育也不例外,於是出現了學生熱情猛增而對武術概念糢糊的現狀,倒致受傷現象越來越多。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運用運動解剖學原理,結合武術運動的特點以及武術普修課的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從中找到病症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提出可行性建議。

  二、研究物件與方法

  (一)研究物件。

  本文以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師範體育系、黃岡師範學院體育系、襄樊學院體育系2009級武術專修班學生作為本文的研究物件。

  (二)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研究法、走訪座談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從武術的特點分析。

  1.從受傷部位分析。武術普修課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多發生於下肢及腰骶部。這首先是由於技術動作錯誤,落地時不注意緩衝及場地不良等原因,造成踝關節損傷,踝關節損傷多見於外側副韌帶損傷,這是由於外踝比內踝大,當蹠屈時,踝關節有較大的活動幅度因而易受傷,佔病例的27%;第二是由於武術運動中的各種跳躍動作與籃球、排球相似,都是關節處於半屈起跳,落地也以膝關節屈曲藉以緩衝,雖說普修課中對跳躍動作要求不高但武術動作中有不少單、雙腿處於半蹲的虛步、弓步、馬步等。根據解剖學結構及生物力學原理,膝關節處於半屈位時最不穩定,髕骨負擔也很大,因此膝關節易損傷,佔病例的23%;第三武術運動套路演練的特點是講究以腰為軸,配合上下肢動作而轉、折、俯、擰。由於大學生身體素質較差,腰部力量好的學生幾乎很少,而在放鬆中又不注意腰肌的恢復,所以腰肌勞損出現頻率較大,佔18%;第四是武術普修課中主要是以基本功為主,基本功中腿法動作很多,引起損傷的多是劈叉,其次是踢腿、壓腿,因此大腿損傷佔16%。對於肩、骶的損傷多是學生對技術動作不熟發力不對而造成的。

  2.從損傷的性質分析。損傷的種類中以肌肉拉傷和關節韌帶損傷的學生居多,這主要是武術專案本身對關節肌肉的靈活性和柔韌性要求較高,其次是我院武術普修課中以基本功、簡化三級套路為主,對技術要求較高的自選套路和二級套路不作要求,所以因空中高難度動作出現的關節脫位、骨折等損傷幾乎沒有。而基本功和三級套路對關節肌肉的靈活性、柔韌性的要求較高,因此就出現較多的肌肉關節損傷。少數學生肌肉勞損、擦傷是由於學生求功心切不注意放鬆和場地不良造成。

  (二)從學生思想狀況分析。

  1.從運動損傷的原因來分析。因學生對武術的概念文化內涵和習練武術的方法認識不足而造成運動損傷的佔42%,經走訪一些選修武術課的學生,他們之所以選武術首先是想學幾手功夫而後是強身健體。至於武術文化內涵以及怎麼練,有些同學想都沒想,有些雖知道一些,也只是朦朧狀態。因而在上課時熱情過高,盲目性較大;倒致他們不能從素質、基本功到套路,循序漸進地進行。上課時準備活動不認真做,自己覺得好玩的動作就練,結果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2.從武術的特點分析。由於武術動作錯綜複雜,不僅是動作的簡單演練,它還講究內外合一、形神兼備,所謂內是指心、神、意、氣等內在的形體活動和氣息執行。所謂外是指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體活動。學習中學生經常會顧此失彼,造成動作變形,發力不當出現運動損傷;還有些學生本身素質較差又不願練,在上課時經常會力不從心,思想不集中,有時連自己受傷了都不知道。這類學生的比例佔36%。

  (三)從學校客觀條件分析。

  從上面的調查資料得知:損傷種類中擦傷、挫傷的佔21%,據調查這類損傷多是由於我院場地設施太差造成。從目前的情況來講,普通高校中能在室內地毯上上武術課的學校很少,大多在田徑場或球類場地上上武術課,我們學校也不例外。而武術的動作大都是即停即起的,且穿蹦跳躍、單足立地的動作較多,這就是說足與地面之間會有較大的摩擦力。但這類場地的摩擦力卻很差,所以因場地滑造成學生擦傷和挫傷的`機會也不少。

  (四)對運動損傷的預防。

  針對以上種種原因,在武術普修課中要加強學生對武術理論知識和武術文化內涵的學習,理解武術的概念和特點;並讓學生懂得運動損傷的一般預防和恢復放鬆的基本方法;關注武術的時事動態。武術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演練套路,更要教會學生練習武術的方法,要多練基本功,讓學生明白“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的道理,能使武術成為他們終身的體育鍛煉專案。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才能完成這一使命。加強學生武術素質的訓練,提高機體運動的適應能力,要特別加強易受傷部位及相對薄弱部位的練習,如膝、踝、腰等部位的訓練。上課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學生的情緒,合理安排運動量;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熱情做到事半功倍;同時,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克服學習中的急切和焦躁情緒。還要加強場地設施的建設,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馬學智.來自第一線的損傷調查報告[J].中華武術,1997;151(2):12-13.

  [2]習雲太,馬賢達,夏柏華.武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3:1-2.

  [3]石作礪,樂慧娟,蘇洛生.運動解剖學[M].西安:人民體育出版社,1984:25-3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