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融情於初中英語教育思考論文

人本理念融情於初中英語教育思考論文

  一、在教學過程中融情

  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需要引領學生認知英語學習的美好。英語中有這樣一則諺語:“A good begin ning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就是說,新課藝術的匯入需要能不斷喚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嚮往。如,我在備課時常常注重懸念的設計,以此來引導學生參與,也經常用英語講一則寓言來吸引學生的參與,還經常依託課件平臺。教學中,我特別注意運用教室現成的直觀教具,如擺設、掛圖設定情境。要知道,語言需要一定的情境創設,有了情境,學生才會印象深刻,達到形聲意有機融合,學生學得有趣,理解才準確。可見,教師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踐。這樣,每個學生都可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振、熱情倍增。一旦學生出了差錯,不要埋怨、訓斥、責怪,要注意糾正錯誤的技巧,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挫折。當然,一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不僅要有一個好的開始和發展,也要有一個好的結尾。根據不同情況,下課前可給學生設定一個新的“懸念”,留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放一遍課文錄音,讓學生小結一下課堂主要內容,唱一首歌曲等,從內心深處喚起學生要學好英語的願望,引導學生喚起對下一節課的期盼。

  二、在作業評語中融情

  作業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反映出學生的“身心狀態”。教師在作業評語中對學生“身心狀態”的關注,是人文關懷的一種表現。為了有效溝通師生情感,教師在寫作業評語時要抱著對學生負責的精神,找出某個學生的特點,採用符合學生特點的語氣和詞語,呈現某種個性。評語語言不求多,但要充滿熱情、真誠、中肯和激勵,使學生看了會受到鼓舞。例如,很多學困生常受教師的白眼,但學困生的內心其實是向上的,教師若能及時鼓勵引導,則能激盪學生進步的慾望。我班的曉×同學,成績在班上一直居於下游,一次,作業潦草馬虎,看得出是一種自暴自棄的情緒流露,我在批改完作業後寫道:Idon’tthinkyouareafoolishchild.Ifyoutryyourbest,Ithinkyoucancatchupwithotherstudents.Ibelieveit!I’mwaitingforyourprogress!接著,我主動找曉×促膝談心,曉×的心靈得到觸動,上進心得到了激發,對學好英語的渴望也就不言而喻了。可以這麼認為:學生皆有潛在的能力,關鍵看教師能否“心中有學生”、能否用人文情懷打動學生。

  三、在課堂改革中融情

  人文精神需要注重“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為學生的一生髮展奠基,另外,除學生外,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橋樑建構”問題。因此,強調人文精神,首先教師頭腦中的理念轉變是關鍵。教師是學生知識構建的引導者、指導者和幫助者,教學中的首席當然是教師,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人格,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因此,變革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關係顯得非常有必要。例如,我對分數的評價作了如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燕×同學英語考試只得了55分,我卻在試卷上批了“55~90”,燕×同學一臉茫然,不解其意,我便把燕×同學找了過來:“你看,這道題做錯了,主要是你沒有好好背誦,將詞義理解錯了。如果你能堅持背誦的話,完全可以得到70分,不是嗎?”燕×同學信服地點點頭。“再來看這道題,我記得同樣句式的題,你在作業中也錯過,後來改對了。這次考試怎麼又錯了呢?這說明你平時訂正作業不認真。如果你上次能認真訂正的話,這道題你完全可以做對,而你就可以考到80分。我說得不錯吧?”燕×同學再次信服地點了點頭:“我上次改作業是拿別人的作業本抄了一遍。”“再看看這道題,你把題目要求審錯了,如果細心一點,你就可以得到90分了,你說呢?”燕×同學臉紅了:“以後,我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備一本作業改錯本,再改掉粗心的毛病,老師,請你相信我,我能考到90分的。”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更加熱愛學習,後來燕×同學的英語成績基本上穩定在85分左右。

  四、在知識拓展中融情

  情感雖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但由於人們對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態度,從而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如單向知識的傳授並不利於學生情感的培養。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一定要靈活運用自身情感,多層次、全方位地引導、薰陶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透過知識建構發現“真理”。例如,語言的目的在於運用,為了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實踐機會,我組建了課外英語交際興趣小組,設計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透過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課堂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達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的目的,使學生認識自我,感受其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我依託5人一組的英語學習小組,開展英語課外閱讀、英文寫作競賽、演唱英文歌曲、表演英語情景短劇等小組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過程中相互幫助、互相學習,從而增強學生共同提高英語水平,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動力,最終形成學好英語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我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便利用積極的情感去克服消極的情感,替代庸俗的情感,增強自我調控能力。

  例如,英語晚會活動的設計、小品角色轉化的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研究性學習課題的設計、家庭自主作業編排的設計等,均有利於師生進行互動,增進情感融合,引發思維火花。總之,教育的本質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人文精神走進英語課堂正是喚起人全面發展的原動力”。作為新時期的初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越來越重視人文主義精神與英語教育的結合,不斷探討從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出發,努力達到師生關係和諧發展的英語學習氛圍,讓“人本理念”不僅紮根教師的心田,更讓“人本理念”伴隨著學生一生的成長。一句話,所謂“教育”就是“教書育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