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論文

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論文

  一、OEM的基本概念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起源於歐美的服裝行業。原意為“原始裝置生產商”,也稱貼牌或定牌生產。指掌握“核心技術”的委託方(外包商)委託代工商(受託方)生產製造產品,再貼上自己的品牌商標後再加工或銷售。中國製造企業在近年的快速成長曆程中, OEM生產模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我國家電企業約90%在做OEM。 隨著全球化程序的加快,中國勞動力低成本的比較優勢日益削弱。以美國、歐盟、日本為首的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日益重視專利戰略在國際分工和工業佈局調整中的保護作用。OEM下代工地位的弊端日漸明顯。如何轉變受託加工下品牌、技術、渠道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自有品牌,是中國製造業發展迫切關注的問題。

  二、OEM在中國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將生產轉移到中國,使得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從GE到LG,從松下到東芝,從西門子到伊萊克斯,從飛利浦到惠而浦……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家電名牌都有在中國生產的產品。或透過與中方合資生產,或由中國廠家代工生產(OEM)。跨國公司一是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力和較高的生產率,降低成本;二是利用本地化生產,開啟中國市場。

  目前中國的許多出口產品也都是以OEM方式進行外貿出口的。在美國商場裡,諸如紡織品、玩具、電話機等幾乎一半以上是貼著外國商標的中國製造。此種方式可實現低成本擴張、專業化製造、專業化營銷、資源最佳化組合、產銷動平衡等。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接近全球三分之一的OEM業務轉移到中國內地。中國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OEM生產基地,中國每年可以從全球的OEM市場上獲得一至三萬億美元的業務。IT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照明、五金、玩具、傢俱等行業的OEM產品在中國內地的出口產品中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三、OEM對中國製造業正反兩方面影響分析

  1.正面影響,完善工業體系結構,培養人才,解決就業

  中國多數製造企業不具備資金、技術、品牌和市場優勢。在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過剩、生產能力過剩的情況下,OEM戰略以其風險小、渠道開發成本低,只需進行生產投入。OEM能快速改造並充分利用現有生產線的優越性而倍受青睞。具體表現在:第三,有利於企業擺脫技術和市場風險,利用他人的技術和營銷渠道,有效地繞開貿易壁壘,尤其是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壁壘,實現規模擴張。

  第一,有利於消化企業過剩生產能力和閒置資源,降低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損失;國內的許多企業由於過度追求市場,盲目上馬專案,而當專案完工時卻發現企業生產能力過剩了,此時為外資企業從事貼牌生產可以保證企業充分開工,解決了裝置閒置和員工就業問題,為企業帶來了利潤。

  第二,有利於優勢互補,創造協同效應。 國內企業可以在發揮比較優勢的同時,透過學習效應獲得國外先進生產技術管理經驗。同時利用外包方的市場優勢和研發優勢, 指導國內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國內的企業一般規模較小,沒有能力同國外的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同場競技,成為他們的OEM後,就成為他們的供應商,避免與國外大企業過早展開競爭,為企業生存爭取到時間和精力。企業剛成立時就要求它揹負起民族工業的重擔是不切實際的,會加重企業決策的艱鉅性,給一定的時間讓它在市場上磨練是企業儘快成長的捷徑。

  第三,有利於企業擺脫技術和市場風險,利用他人的技術和營銷渠道,有效地繞開貿易壁壘,尤其是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壁壘,實現規模擴張。規避市場風險:企業主要從事OEM生產,設計和銷售都由外方負責,可以減少市場風險對國內企業的衝擊力,使企業有機會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經濟,為企業的後續發展積蓄力量。同時,成為外方的OEM使企業接觸到國際通行的遊戲規則,促進了國內企業生產經營的規範化。

  2.反面影響,缺少自主產權,處於國際產業鏈末端

  企業從事多年的OEM生產之後,有可能對市場失去了應有的敏銳性:設計和銷售都與自己無關。而市場始終是企業經營的風向標,一個忽視了市場的企業必將受到市場的淘汰。品牌是企業競爭的關鍵,也是企業存在價值在軟性指標上的最高體現。一個長期從事OEM生產的企業,如果滿足於現狀,就會失去了開發自己品牌的驅動力。

  供應鏈的一般形式是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供應商對生產商有較高的制約力;而在有OEM的供應鏈中,雖然,國內企業是處於供應商的地位,但是由於一方面競爭成為供應商的企業眾多,另一方面供應商的設計由外資廠商提供,供應鏈條就變成了外資企業(提供設計圖紙)——OEM(生產)——外資企業生產——銷售的模式,身為OEM一方的企業的產、供、銷三個決定產品利潤的關鍵環節基本上控制在對方手中,使我們的企業失去了經營的自主權。由於技術這一關鍵生產要素控制在對方手中,使得企業只能從事低附加值生產,利潤中的70%-80%被跨國公司收入囊中。國內企業在與外方合作時失去了爭取有利地位的資本,無論合作還是競爭都是不公平的。而且,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的實質,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對企業而言,即使有較大的利潤,也隨時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廉價的原材料、勞動力與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是跨國公司選擇我國製造企業進行OEM生產的重要原因,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勞動力成本會逐漸上升,這樣必然逐漸失去相對優勢,未來跨國企業的OEM業務就可能轉向印度、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四、對策及建議

  1.借鑑日韓臺在70年代進行產業鏈升級的經驗

  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品牌的興起很大程度得益於與歐美企業的合作、獲得和消化了大量的隱性知識。韓國三星公司最早為美國通用電器貼牌生產微波爐。通用電器給予三星設計生產和質量控制方面的幫助,使三星公司學會了如何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三星公司成為亞洲第一家超過美國和歐洲競爭對手的公司。三星的成功給我們帶來如下啟示:第一,國際技術轉移有不同的方式,技術可以透過許可的形式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也可以透過文獻、樣品和人員之間的交流實現國與國之間的轉移。技術許可在三星的早期發揮主要作用,但是後期階段主要依賴本身技術能力的積累。第二,技術可以轉移,但是能力不可以轉移,因此在技術轉移之前,必須建立起學習型企業,對合作專案中的隱含知識消化與吸收。

  技術轉移中的隱性知識是技術成果轉移中不能或沒有語言文字符號表達的知識。技術成果的構思、設計、試製及其生產的技術訣竅類知識。技術成果中的隱性知識隱藏在技術人員的頭腦中和操作過程中,它透過雙方人員的接觸和技術培訓得到轉移。OEM購買方通常需要提供詳細的`技術圖紙和技術支援,以便受託方按照合同規定的技術指標和質量指標進行生產,還要對受託方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培訓,使產品質量符合標準,這些支援促進OEM供應商技術能力的提高。

  2.發展自主研發,製造業從OEM向ODM轉化

  ODM(Own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是指“原始設計製造”,是委託方全部或部分利用受託方的產品設計,配上自己的品牌名稱進行生產銷售的加工合作方式。 戰略旨在幫助企業利用生產投入過程自主開發產品,建立自己的品牌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利用技術的外溢效應,即利用委託方提供的裝置和技術從事技術創新活動,實現裝置改造和產品技術升級;二是按客戶要求設計開發產品,以自己的品牌實行定製營銷,強化基於客戶的關係管理;三是加大科研投入、重視技術創新,ODM的核心就是技術創新,即透過新產品發明和工業設計來實現在市場商有競爭力的差異化產品。四是將智慧財產權內容納入品牌戰略體系,重視透過專利申請、商標註冊、海關備案等方式來保護自有智慧財產權,從商業和法律兩個角度不斷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

  世界經濟在全球化和資訊科技的推動下,進入了以高科技產業為龍頭,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國際分工體系呈現初垂直化特徵:即發達國家的掌握關鍵技術,發展中國家從事硬體製造。目前我國電子資訊產品製造業的一些龍頭企業都是以加工組裝為主,核心技術均掌握在外方手裡,企業用於研發的投入非常少。

  在製造產業的分工格局中,只有那些研發和設計能力強,能夠提供多種差異化產品和產品解決方案的代工企業,才可能與外商形成穩定的供應鏈聯盟。發達國家向我國轉移的制產品往往是成熟期產品。對於高階技術產品,外商往往選擇獨資經營。在資金與技術相對弱勢的情況下,中國製造業的技術創新活動迫切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等多方面政策性的扶持。首先要重視專利庫建設,避免低水平重複研究造成國家科研資金投入的浪費。企業若能充分利用專利文獻,既可及時瞭解世界技術水平及發展方向,又可高起點二次創新。

  五、結語

  雖然中國製造業高速增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但是所從事的生產活動處於價值鏈的低端,極易被原材料和勞動力更低廉的國家取代。為了實現我國製造業的持續發展,必須突破現有的全球分工中的地位,逐漸地從OEM向ODM過渡,透過自主研發向附加值高的環節攀升,擁有自主產權並建立自己的品牌,從而獲得長久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彭坤順,李夏苗,劉立存.我國企業OEM發展戰略初探[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1),14-15.

  [2] 徐印州,屈韜.中國家電業OEM/ODM/ODM跨國經營戰略的轉變[J].國際經貿探索.2005,(3) .81-85.

  [3] 奚紅妹.OEM對中國企業的影響[J].上海商業.2005 ,(12).65-6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