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構建團級指揮航天通訊專業課程體系論文

科學構建團級指揮航天通訊專業課程體系論文

  透過分析航天通訊專業中級任職培訓教學物件的崗位分佈、實戰需求、能力需求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適合該教學物件、面向實戰的課程體系,給出課程體系構成、課程內容設計原則,以及教學組織實施方法,以期為培養聚焦實戰、緊貼崗位的航天通訊專業人才提供借鑑。

  軍隊院校團級指揮航天通訊專業任職教育的培訓目標是按照“能打仗、打勝仗”要求,著眼有效履行軍隊職能使命,圍繞資訊化條件下打贏聯合作戰對航天通訊指揮人才的需求,培養熟悉通訊部隊職能、善於運用航天通訊系統,政治堅定、品格優良、業務精湛、組織領導能力強、勝任航天通訊單位團級領導崗位的指揮軍官。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課程體系設定必須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

  一、教學物件分析

  航天通訊團級指揮的教學物件主要包括總裝航天通訊領域新晉團級指揮幹部,教學物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根據所從事崗位可分為軍事通訊指揮、航天通訊總體幹部,同時還有部分通訊部門政工和後勤幹部;二是學員年齡段主要集中在30~40歲段,其中35~40歲年齡段更多;學歷層次分析,高學歷依然是少數,絕大多數為本科畢業生;三是專業跨度大,所學專業涵蓋電子類工學專業、管理學、政工、後勤等。

  為了設定聚焦實戰、貼近崗位的課程體系,在分析教學物件的基礎上,重點需要研究崗位與實戰的切入點,找準切入點後,進一步設定課程體系。

  二、課程體系設定思路

  (一)課程體系構成

  航天通訊方向課程體系主幹課程(如圖1所示)。

  由於在上述課程體系中《航天指揮》《軍事航天技術》《指揮資訊系統運用》和《航天通訊指揮問題研究》為航天通訊方向核心專業課程,因此主要對此四門課程相關內容設定理由加以說明。

  (二)課程內容設計

  航天通訊方向專業課程設定在教學內容上按照從指揮到技術再到系統運用的主線安排授課內容,教學環節包括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想定作業和綜合演練四個環節,每個教學環節的具體授課內容又遵循先當前現狀後發展趨勢的順序進行組織實施。課程設定的主要理由包含以下四個方面(如圖2所示):

  (一)貫徹“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的.思想,突出實戰化教學

  在本專業課程體系的設定中,力爭突出實戰,貼近崗位,具體體現在:在案例教學中,首先進行分析航天試驗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嫦娥X號衛星發射通訊總體方案”,進而過渡到“基於下一代網路技術的衛星發射通訊總體方案”,再到“基於自主可控技術的XX衛星發射任務通訊總體方案設計”;想定作業的教學內容既包含“特定任務(如臨近空間試驗任務及應急任務)通訊的組織與實施”,又包括具有一定前瞻性的“XX空間作戰航天通訊支援研究”,這些案例和想定教學的設定緊緊圍繞總裝試驗場和航天任務,突出總裝試驗任務的實戰內容,同時在內容設定上又綜合考慮現狀和發展的關係,立足現實,著眼發展,適度超前。

  (二)落實“指技融合,指技俱精”的理念,指揮與技術相輔相成

  課程設定按照固指揮、強技術、重應用的思路,將指揮和技術相互融合,做到指揮與技術相輔相成。在案例教學“神舟十號載人航天任務通訊組織與運用”,想定作業“特定任務(如臨近空間試驗任務及應急任務)通訊的組織與實施”“XX空間作戰航天通訊支援研究”都不單純是指揮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離不開技術支援,因此在授課內容中還包括技術層面的案例教學“嫦娥X號衛星發射通訊總體方案”,在此基礎上,進而過渡到“基於下一代網路技術的衛星發射通訊總體方案”,以及想定作業“基於自主可控技術的XX衛星發射任務通訊總體方案設計”,使指揮與技術相互交融,相互支撐,相輔相成。

  (三)注重課程內容主線設計,在實踐中提高運用理論和技術的能力

  教學內容設計在強調整體設計的基礎上注重主線設計,按照從指揮到技術再到應用的順序,透過具體的資訊系統運用和綜合演練,提升將指揮和技術運用於實戰中的能力。具體內容設定是在講授“航天任務中通訊的組織與實施”“航天通訊關鍵技術”“航天通訊系統及其應用”“航天通訊系統安全保障”“空間電磁環境及電磁頻譜管控”等專題的基礎上,實際操作運用“一體化框架下的通訊系統”,培養學員靈活運用資訊系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相關指揮及技術案例教學和想定作業的基礎上,透過航天指揮綜合演練,提高航天通訊方向中級指揮幹部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術,解決不同背景及條件下不同任務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提升學員分析、研究、決策能力。

  (四)充分發揮既有環境條件優勢,切實提高教學環境的使用效益

  航天試驗訓練中心試驗通訊分系統,及國防科研試驗資訊保安實驗室,這些環境和平臺在其他層次教學任務中發揮積極作用,透過為航天通訊方向中級指揮實施教學任務,不僅能夠更大限度發揮這些環境的優勢,提高使用效益,而且能夠積極促進科研成果進課堂,形成動態更新教學內容,及時將研究成果納入教學,教學科研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

  三、教學組織實施

  (一)“知”“行”合一

  在授課過程中,核心理論知識和技術主要採用課堂講授的方式,體現知識性、系統性,圍繞理論和技術,結合授課內容,展開課堂研討、課外自學、案例教學、想定作業等形式的教學活動,並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開發MOOC課程,增強教學效果這些教學活動重點體現實踐性、綜合型,提升學員對理論和技術的運用能力,強化將理論和技術應用於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二)“分”“合”統一

  “分”“合”統一既體現在教學內容上也體現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在教學內容中,將指揮和技術分別進行講授,更便於對理論的理解;而在案例分析和想定作業,以及綜合演練實施過程中,則可以合併進行,以使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案例教學採取小班教學方式,以案例分析、案例作業為主,現地教學和實驗室見學為輔的方式進行;想定作業主要採取以分組作業為主,按照介紹想定背景、提供想定條件、佈置想定作業、編組研究討論、提交作業和小結講評的步驟實施,體現有分有合,分合統一的思想。

  (三)“研”“練”歸一

  教學活動的案例分析、想定作業都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學員對教學內容的研究,只有透過研究才能完成作業內容。教學活動的最後一項是綜合演練,綜合演練按照“統一作戰背景、統一作戰時間節點、統一指揮行動”的原則,利用一體化試驗資訊系統組織實施,在演練過程中強調以情況設定為牽引,直接調理為輔的原則,重點提升學員在演練過程中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研究還是演練,最終的目標都要歸於人才培養的總目標。

  四、結語

  聚焦實戰,緊貼崗位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只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一步,當然也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院校要培養能打仗、打勝仗的實戰化人才,從人才培養方案的角度考慮還需要進一步做好內容設計、課堂組織、考核方式等多個環節的完善和細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