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探討的畢業論文

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探討的畢業論文

  1 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理念

  1.1 會計電算化概念

  會計電算化就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確當代電子資訊科技應用到會計中的簡稱。是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報賬,以及部分替換人腦完成對會計資訊的分析、猜測、決策的過程,是現代社會大生產和新技術革命的必然產物。

  1.2 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狀況

  從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開展程度、組織治理和會計軟體等因素分析,會計電算化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起步階段、推廣應用階段、普及與進步階段。

  2 會計電算化中存在的題目

  2.1 會計軟體存在缺陷

  (1)安全性與保密性差。企業財務上的資料,是企業的盡對秘密,在很大程度上關係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但幾乎所有的軟體系統都在為完善會計功能和適應財務制度大傷腦筋,卻沒有幾家軟體認真研究過資料的保密題目。有些軟體所謂的加密,也無非是對軟體本身的加密,防止盜版,不能真正起到資料的保密作用。至於安全,則更讓人擔憂,系同一旦癱瘓,或者受病毒侵襲,或者忽然斷電,很難恢復原來的資料。

  (2)會計軟體通用性差。財務軟體廠商對行業特徵和單位的核算特點考慮不夠,基本是一套軟體使用於不同型別、不同規模的使用者,導致不少施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仍要會計職員做大部分的輔助工作。我國會計電算化軟體的應用暴露出一些難以克服的弱點,如系統初始化工作量較大,系統體積大,企業難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就會計電算化系統看,其總賬、固定資產、工資、材料各核算子系統之間又彼此分隔,不能順利地相互傳遞資料,以實現自動轉賬、相關查詢等功能。

  (3) 會計軟體開發職員在某些會計處理上對會計制度和會計規範的理解不夠。一些會計核算軟體對擁有記賬憑證稽核的職員不能再授權制單。這種情況的出現,是軟體開發職員未能全面正確理解制單和稽核的關係題目造成的。會計制度中規定:本人不能稽核自己所填制的憑證。在授權制單權、稽核權時並非是互斥的非此即彼的'關係,一個人是答應同時擁有制單權、稽核權的,只是本人無權稽核自己製作的憑證。

  2.2 會計軟體的開發沒有考慮國際化

  隨著世界經濟日趨全球化,對外貿易不斷增加,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不斷增強,尤其我國加進WTO後,要根據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則制定相關政策。我國剛剛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型為市場經濟體制,經濟制度和價值觀念與世貿組織還有很多差異,而世貿組織不會將就我們,所以只有引進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則和制度,我們才能同世貿組織接軌,才能同國際接軌。從這個角度看,進世後,也就意味著我國的會計制度必將與國際接軌。國內的企業不可避免的要參與國際競爭,與國際市場接軌,它們所使用的軟體也就必須與國際接軌。

  2.3 單機系統的不足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和發展,以及會計核算業務量的增大、業務種類的繁多、對會計資訊資料的分析與研究的深進,計算機單機處理的方式難以完成現有會計核算工作。

  2.4 網路環境下電算化系統內控的新題目

  隨著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也使會計電算化系統出現很多新的特徵。這些既推動現有會計資訊系統的發展,同時也對現有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發展產生障礙。

  (1)不能避免非法侵擾。

  網路是一個開放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一切資訊在理論上都是可以被訪問到的,除非它們在物理上斷開連線。因此,網路下的會計資訊系統很有可能遭受非法訪問甚至是病毒的侵擾。這種攻擊可能來自於系統外部,也可能來自系統內部,而且一旦發生將造成巨大的損失。

  (2)電子商務給內部控制出困難。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網上交易愈加普遍,可以想象在不久後企業的全部原始憑證都將成為數字格式,這加強了企業對網上公證機構的依靠。但直到目前相應的技術和法規還遠沒有達到完善,這也給系統的內部控制造成困難

  (3)內部稽核難度加大。

  若要資訊系統進行稽核,企業要克服相關內部資料暴露於外,影響其競爭能力的心理;稽核時必須運用複雜的查核技術,會計師必須培訓具備複雜電腦資料處理能力及勝任此項工作能力;稽核將大幅增加查核所需的時間與本錢

  3 對策及建議?

  3.1 進一步完善會計電算化的配套法規?

  為了對付日益猖獗的計算機犯罪,國家應制定並實施計算機安全法律,在全社會加強對計算機安全的宏觀控制,政府主管部分還應進一步完善會計制度,透過準則類法規對會計電算化進一步約束,使會計電算化工作走上規範化的道路。對危害計算機安全的行為進行制裁,為計算機資訊系統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3.2 建立健全電算化模式下的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

  (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明確規定每個使用者的身份及答應對資料訪問的範圍和內容。在操縱系統中建立資料保護機構,涉及計算機機密檔案時應登入戶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結果,修改檔案和資料必須登入備查。系統應自動識別有效的終端進口,當有非法使用者企圖登入或錯誤口令超限額使用時,系統應鎖定終端,凍結此使用者標識,記錄有關情況,並立即報警

  (2)加強資料的保密與保護。

  在進進系統時加一些諸如使用者口令、聲音監測、指紋辨認等檢測手段和使用者許可權設定等限制手段,另外還可以考慮硬體加密或把系統作在晶片上加密等機器保密措施和專門的治理制度,如專機專用、專室專用等

  (3)加強磁介質載體檔案的治理。

  為確保檔案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實行紙質檔案和新型載體檔案雙套保管,並逐漸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質載體過渡

  (4)制定計算機機房治理規定。制定機房防火、防水、防盜、防鼠的措施,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等

  3.3 會計軟體的開發?

  會計軟體應逐步向會計治理方向過渡,形成企業治理的核心部分。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發展方向,必然由核算型向治理型、決策型發展。以事後核算為主要內容的“核算型”會計軟體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需要開發與應用事前有猜測、決策;事中有規劃、控制;事後有核算、分析的“資訊化企業治理系統”軟體,才能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治理上的要求

  3.4 加強會計電算化審計?

  為了儘可能減少風險,尤其是打擊計算機舞弊,我們再不能重犯發達國家過往先研究電算化會計再研究電算化審計而造成巨大損失的錯誤。我們應該在研究開發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的同時重視研究電算化審計的工作,使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對於已經失效的內部治理制度,要予以更新,要建立新的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職員必須透過調查內部控制來查明會計控制和治理控制是否有效地發揮作用,對內部控制的可靠程度進行評價,並向被審計單位提出改進建議

  3.5 使系統開放並使會計軟體具有國際水準?

  國內的會計軟體是基於原有的會計理論進行開發的,會計理論和會計電算化理論的發展對會計軟體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沒有完善、成熟的會計理論和會計電算化理論也就不可能有功能強大的會計軟體。所以要對會計軟體有一個全新的定義,不能只考慮我國現行的會計體系,還應當考慮我國會計體系的發展趨勢,以適應和促進在我國會計事業快步的、面向國際的發展   3.6 增強網路安全防範能力?

  網路會計實現了會計資訊資源的共享,但同時也將自身暴露於風險之中,這些風險主要來自洩密等。為了進步網路會計資訊系統的安全防範能力,應採用一些措施,例如採用防火牆技術、網路防毒、資訊加密儲存通訊、身份認證、授權等

  4 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方向?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里,隨著知識經濟、資訊時代的到來,電子、網路等高新科技把全世界聯成一個“地球村”。企業為遇上時代步伐,必須進步工作效率,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而未來的競爭,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治理的競爭;而治理的競爭,回根結蒂乃是資訊的競爭。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應用必將逐步從單機環境過渡到網路化環境,從而更大地發揮電算化系統的效益,為企業提供正確及時的會計資訊,促進經濟發展。會計電算化系統網路化是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

  4.1 會計電算化本身發展的必然趨勢?

  原先的“核算型”軟體是站在部分的角度上來開發的。現在這種開發思路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應該站在整個企業資料高度共享及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上風的角度上往開拓新思路,這是企業治理系統向資訊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資訊科技的升級和應用的普及,資訊科技產品的更新,服務質量的改善,公用資料交換網路的建立和迅速發展,為企業實現全面資訊化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條件。抓緊開發以治理為重心的會計資訊系統或企業治理資訊系統軟體,進而使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從核算系統向治理資訊系統發展,進行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戰略決戰

  4.2 是現代治理會計普及應用的需要?

  現代治理會計從財務會計的單純記錄和反映擴充套件到與解析過往、控制現在和籌劃未來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會計軟體從核算型向治理型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先進的依據和模型。因此,核算電算化後,擺在企業治理者眼前的迫切題目是如何加強經濟活動的事前計劃、猜測和決策、事中治理控制、事後分析評價,切實將企業財會治理水平從手工狀態進步上來。所以高出發點、高整合地開發出集事前有猜測、決策,事中有規劃和控制,事後有核算與分析為一體的資訊化企業治理系統已是當務之急

  4.3 為經營自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企業為保證決策目標的實現,需要制定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規劃,在執行過程中還要加強控制,事後要組織好核算和分析、檢查內部規劃執行情況,透過分析,找出生產經營活動申帶有規律性的因素,為下一期猜測、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這樣就需要開發設計事前有猜測、決策,事中有規劃、控制,事後有核算、分析的治理型會計軟體,來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企事業單位內部治理上的需要

  4.4 從單機應用向計算機網路系統發展?

  為進一步開發和使用網路化的會計和企業治理資訊系統做好預備,進步計算機應用的檔次,便於資料傳輸彙總;併為將來聯成更大的計算機網路打下基礎,便於國家宏觀經濟治理,以發揮會計電算化的總體效益、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會計電算化是會計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發展的必然。固然目前的會計電算化事業還不夠完善,存在著諸多題目。大家應該順應時代的需要,努力進步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共同消除影響會計電算化事業發展的不利因素,推進會計電算化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莊明來.會計電算化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26-35.?

  [2]?蘇京林.會計電算化[M]. 北京: 中國貿易出版社,1998:1-11.?

  [3]?劉靜,沙雪松.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與發展思路[J].中國會計電算化,2000,(7):12-1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