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論文

關於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論文

  當前,隨著社會發展呈現出多樣性與複雜性的圖式,人們對於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質疑似乎逐漸產生。這些質疑大致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是19世紀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難以解釋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發展的複雜現實;二是馬克思對社會發展的闡釋呈現出一種宏大敘事,難以從微觀視角去審視當代社會發展的具體問題;三是馬克思依循一種單向的線性邏輯來探討社會發展,無法全面把握當代社會發展的多樣性狀況。總體而言,這幾種質疑無不共同指向一個關鍵問題,即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如何與當下社會發展的現實相對接?或者說,面對當今社會發展多樣化的實情,我們應如何展現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時代意蘊?關於這一問題的解答,關涉到我們如何深入開掘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之當代價值。

  一、社會發展理論的現代奠基

  社會發展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基本問題,在人類歷史的各個階段,人們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對之進行論說。直到社會學產生之後,這一問題才真正受到理論化的對待。作為與涂爾幹、韋伯齊名的西方古典社會學三大代表人物之一,馬克思對社會發展有著系統化的論述。然而,馬克思並不僅僅是一位社會學家,他還是一位強調“改變世界”的哲學家和革命者。站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程序的高度,馬克思批判地繼承思想史上一切優秀成果,將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出來。尤其重要的是,他創立了科學的社會發展理論,並將之納入人類追求自由解放的歷史征程。縱然時過境遷,但馬克思當時直面和探討的問題依然處在“當代”之中。盧卡奇曾指出:“在馬克思出現以後的時代,認真研究馬克思應當是每個抱嚴肅態度的思想家的中心問題,掌握馬克思的方法和成果的方式和程度決定著他在人類發展中的地位。”據此,在當代視野中反觀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無疑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審視當今變化莫測的社會現實。

  二、社會發展與人的自由的內在一致

  在馬克思研究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的自由作為其中的主題與實質被突顯出來。與其他探討社會發展的理論家不同,馬克思並不是針對人類社會做出簡單的描述性解釋,進而以預測的方式尋求普遍規律,而是在科學解答人類社會發展之謎後,進而深入其中關注人的.自由生存狀況。正是深刻洞察了現實社會發展過程中人的自由生存狀況,才使得馬克思的探討體現出顯著的革命意蘊。在馬克思看來,自然進化是一個“自在”的過程,它在人類社會形成以前就按照自己的方式發生變化;社會發展則是一個“自為”的過程,它是人這一主體有意識地改造客觀物件的活動,因而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社會的發展與人的生存方式緊密相關。可以說,社會發展的實質就是人的發展,是人逐漸擺脫客觀受動性而追求自由的歷史過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歷史的出發點是一些“現實的個人”,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在他看來,社會發展是人們主體創造的結果,而非某種先天的外在力量所決定。根據此種理解,真正的社會發展應該是屬人的,是主體人的自由創造過程,它遵循著大寫的“人”的邏輯。也就是說,社會發展統一在人的自由自覺活動中,它正是在每個個體自由自覺活動形成的“合力”中前進。儘管人的活動受到客觀物質條件的制約,但人具有不斷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性,會逐漸克服客觀限制而前進。因此,人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劇作者”。正如馬克思所言:“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可見,作為“萬物的尺度”,人是包含社會在內的一切存在物的主體,社會僅僅是人的活動物件與中介,社會發展與人的自由實則具有內在一致性。

  三、當代社會發展的理論籲求

  作為“我們時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自身對現實社會的理論關切。那些宣稱馬克思主義“過時”的蒼白論調,表面上似乎注重理論與現實的契合對接,但實則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遺忘殆盡,更是對當代社會的現實問題視而不見。殊不知,“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社會生產力突飛猛進,構成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新特點。在社會生產力的推動下,現代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社會生活與社會關係也變得流動不羈。當代社會變革的複雜實情,連同當代人的生存處境,都強烈地呼喚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時代價值。首先,在變幻莫測的景象中把握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抑或是社會主義社會,在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倘若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沒有及時得到相應調整,都將會被歷史所淘汰。就資本主義社會而言,其原有的生產關係、經濟與政治制度本身就矛盾重重,加之由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所導致的兩次世界大戰,更加使其顯示出衰頹之勢。但為何資本主義在二戰後幾十年間又重獲生機,甚至至今仍在人類歷史舞臺上屹立不倒?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具有“永恆的合理性”嗎?斷然不是。除了科技迅速發展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之外,主要是資本主義國家對原有生產關係與上層建築進行了重大調整,使得生產關係一定程度上適應生產力發展。當然,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癥結,使其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自身的矛盾。暫時得以緩解的社會危機,在一定條件下依然會爆發出來,這成為懸在資本主義社會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就算是社會主義,也不能逃脫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普遍規律。原蘇聯與東歐國家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後,顯示出社會主義巨大的優越性與生命力,一度創造出超過資本主義社會的偉大歷史功績。然而,受到斯大林體制的長期影響,生產關係逐漸走向僵化並反過來制約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社會主義在蘇聯東歐全面崩塌的嚴重後果,令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歷史挫折。

  在當代社會,個人的生存境況與社會的矛盾衝突,都迫使我們深入推進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馬克思關於社會發展的探討,始終對人的自由及其實現加以守護。一言以蔽之,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確立為社會發展的最高標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對於今天我們正確地把握社會發展目標和價值取向,無疑具有重大的啟迪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