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的發展現狀論文

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的發展現狀論文

  引言

  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作為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以及學術傳承的重要載體,不僅是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且在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發展中的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隨著學術國際化以及期刊市場競爭形勢的影響,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隊伍的建設將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在新形勢下提升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出版的整體質量與效益將成為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國人文社科類評估研究可劃分為探索嘗試期、調整突破期、以及創新發展期三個階段[1-6]。但大多數期刊評估研究通常只採用單一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式,且側重於的學術影響力分析[7-9],多關注於期刊出版質量方面,卻忽視了期刊的出版能力、出版規範以及經營狀況等方面的影響。而江蘇省作為社科研究大省,在全國人文社科研究交流以及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資料分析為例,其結果具有的一定的導向性,能夠為探索我國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轉變發展的新模式提供有益啟示。因此,本文將透過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式[10-11],以江蘇省社科類期刊分析為例,從出版資源、出版規範、出版能力、創新創優等四個方面進行相關評估分析,試圖揭示出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發展現狀的主要特徵,期望可以為我國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的發展建設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一、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除了從南京大學中國社科科學評價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影印報刊資料中心以及清華同方等單位獲取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被引資料、轉載資料以及期刊論文下載資料以外,同時也採集了期刊2015年年檢中的相關資料。此外,課題組還構建了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出版質量綜合評估體系(包含4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37個三級指標),並且聘請有關專家對期刊出版質量進行評估打分。透過這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從出版資源、出版規範、出版能力、創新創優等四個方面對相關資料進行評估分析。

  二、出版資源分析

  (一)期刊發文數量分析

  以江蘇省120種社科類學術期刊作為研究分析的基礎,選取的期刊中:週刊3種,旬刊5種,半月刊2種,月刊14種,雙月刊61種,季刊35種。其2015年度這120種學術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28594篇,每種期刊年平均發文約238篇。其中發文最多的期刊是《文教資料》,共發文3101篇,發文最少的期刊是《語言與符號學研究》,共發文36篇。120種期刊2015年共出版1058期,平均每期27.03篇。最多的期刊平均每期發表86.14篇,最少的平均每期只有9.00篇左右。從表1可以看出,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期均發文量集中在0–40篇之間,這樣的期刊佔了總期刊的94.17%以上。從考察期刊的發文週期和發文數量中可知,季刊不僅刊均年度發文數量最少,而且每期刊載的論文數量也是最少的,平均每期只有21篇左右,旬刊達到近37篇左右,月刊近26篇左右,半月刊最多,平均每期達到近48篇。可見,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並非因為期刊出版頻率加快而降低每期刊載論文數量,反而出版頻率快的期刊每期載文量也穩居高位,反映出期刊的出版頻率和刊載論文數量的正相關關係,這恰恰說明,學術的活躍、社會的需求、學者的眾多,不僅要求期刊出版頻率加快,而且對每期刊載論文數量也有一定刺激。從頁碼和文章數量來看,不同型別的期刊論文長度不同。全部120種期刊,長度排在前3位的學術期刊依次為《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每篇文章近18頁左右;《世界華文文學論壇》與《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每篇文章14頁左右。而平均文章最短的期刊是《江蘇教育》,篇均僅2頁左右。篇均10頁以上的期刊有7種,大多數期刊的論文長度在3-9頁之間。

  (二)期刊發行與收支分析

  120種期刊2015年總髮行1058期,共1006.06萬份,平均每期發行0.95萬份。其中《早期教育》年發行量居首,年發行576萬份,發行量較少的期刊年發行量只有750-1500份,有9種期刊年發行量資料在1000以內。可以看出,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發行數量集中在0.1萬份–1萬份之間(不包含0.1萬份和1萬份年度發行量期刊),這類期刊的數量佔整個期刊群的60.00%左右。從考察期刊出版週期和發行量的關係可知,季刊不僅每期發行量少,由於期數也少,其年發行量與其他出版頻率高的期刊差距較大,平均年發行量為0.09萬份,半月刊達到0.44萬份,旬刊則高達0.56萬份,週刊最高4.68萬份。可見,期刊的出版頻率的增加不僅有助於提高年發行量,也能提高每期的發行量。表3給出了江蘇省不同出版頻率期刊的'平均年發行量。期刊收入與期刊發行密切相關。依據期刊收支統計資料,江蘇省25種實現盈餘的社科類學術期刊年度利潤總額為1315.40萬元,而另有67種總虧損達到2843.43萬元。其中《江蘇教育》年度總利潤居首,利潤額為323.88萬元,虧損最嚴重的期刊為《揚州教育學院學報》,虧損126.08萬元。表4列出了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利潤狀況。可以看出,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的財務狀況是存在壓力的,需要合理調整財務收支情況,在必要的情況下,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保證期刊健康發展。

  (三)期刊人員配備分析

  120種社科類學術期刊共有工作人員746人,平均每種期刊6.22人,其中77.48%為在編人員。週刊《市場週刊(理論研究)》以20人居首,兩種雙月刊《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和《藥學教育》人數最少,只有2人。人數在10人以上的期刊有16種。從出版週期角度看,週刊平均17人,旬刊平均11人,半月刊平均8.50人,月刊平均7.43人,雙月刊平均5.57人,季刊平均5.06人,基本上可以看出,出版週期越短,期刊配備的人員越多。考察期刊工作人員學歷結構,本科及以上學歷佔92.09%,大專學歷6.30%,中專及以下學歷人員人數1.61%。高階職稱佔27.75%,副高職稱31.90%,中級職稱為24.26%,初級或無職稱人員佔15.68%。從整體上看,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隊伍擁有較高的水平。

  (四)體制機制分析

  考察期刊發展的體制機制,江蘇省120種社科類學術期刊中96.67%擁有責任編輯制度和三審三校制度,92.50%的期刊同時擁有責任編輯、三審三校制度以及同行評議制度,而5.00%沒有設立同行評議制度。只有少量的同時未設立責任編輯、三審三校制度以及同行評議制度。(五)出版環境資源辦刊單位的學術出版能力直接影響期刊水平。將期刊主辦單位分為高校、學會、研究所、集團公司、行業協會、多種型別單位合作、其他(如出版社等)7個類別。從圖2中看出,高校主辦刊最多,佔所有120種期刊的68.33%,其次是各型別研究所,比例為11.67%,再次為集團公司,佔到9.17%。透過以上資料分析可知,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已經形成一定出版以及發行規模,但效益有待進一步增強。2015年120種期刊共出版1058期,刊載學術論文28594篇,部分期刊年發文量達200篇以上,且總共發行量也達到了1006.06萬份,14.2%的期刊發行量在5萬份以上,說明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已形成一定出版以及發行規模。但相比而言,期刊經濟效益不盡人意,55.83%的期刊呈現虧損狀態;只有20.83%的期刊有盈餘,而這其中有68%之多的期刊盈餘僅在30萬元以下。因此,我國社科類期刊應該加強運營管理,強化市場意識。由於社科類期刊大部分屬事業單位編制,其出版發行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然而,大資料和媒介融合時代,推動期刊內容資訊在學術生態中的暢通流動和方便獲取,實現它們的價值增值,不僅提升了社會效益,同時也改善經濟效益,提高自身造血能力,為期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在內部管理中,將內容管理與運營管理相分離,重視運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期刊發展的市場意識,關注市場運作和數字營銷,不斷深化市場影響力。

  三、出版能力分析

  (一)學術水準分析

  社科類學術期刊的學術水準主要體現在其論文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等方面。本次被引資料和他引影響因子資料來自南京大學的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江蘇省120種社科類學術期刊總共被引10243次,刊均總被引85.36次。總被引最高的是《江蘇社會科學》610次,被引最低為0次,超過均值的期刊有31種。表6列出了總被引排名前10的期刊。從影響因子來看,江蘇省期刊他引影響因子總體水平不高,平均影響因子為0.068。最高他引影響因子的期刊是《產業經濟研究》,影響因子為0.669,有19種期刊影響因子為0,32種期刊影響因子小於0.01。即年下載反映了已發表文章的受關注度、影響力及其反應速度。從Web(中國知網)即年下載來看,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即年下載總量為5420篇,刊均即年下載45.17篇,即年下載最高的期刊為《審計與經濟研究》,達到233篇,少量期刊下載次數為0。32.50%的期刊即年下載在50次及以上,40.83%的期刊即年下載在20-49次之間,26.67%的期刊即年下載小於等於19次。期刊轉載是衡量期刊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的主要標誌。從全文轉載量和全文轉載率(人大影印資料)上看,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被全文轉載556篇,刊均轉載4.63篇左右。《南京社會科學》以58篇的轉載量高居榜首,而《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14種期刊轉載量為1篇,51種期刊的轉載量為0篇。45.83%的期刊轉載量在1-10篇之間,11.67%的期刊轉載量在11-58篇之間。從轉載率來看,排在首位的是《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轉載率為26.97%。轉載率在20%以上的期刊共有5種,在10%-20%之間的期刊共有11種,在1%-10%的期刊共有38種,在0-1%的期刊共有15種,其他51種期刊轉載率為0.

  (二)數字出版情況

  在數字出版和期刊網路化建設方面得到較快的發展,從總體上來看,有著不錯的效果。120種社科類學術期刊中,85種期刊有獨立域名網站,比例為70.83%,22種期刊有數字出版收入,比例為18.33%.透過以上資料分析可知,江蘇省社科期刊已經建成一批可供數字出版和宣傳的網站,但期刊的學術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深化。120種期刊中,有70.83%的期刊擁有獨立域名和網站,並實際執行,大部分期刊對此都給予了足夠重視。這些期刊據此來介紹、宣傳自身基本情況、欄目設定、投稿要求。一部分期刊實現了開放獲取,也有一部分期刊只提供標題、摘要等資訊,未能提供開放獲取。大部分期刊實現了線上投稿和審稿資訊的查詢,但也有部分期刊只提供投稿郵箱,沒有線上投稿方式。期刊資料標準化工作也需要完善,如只有少數期刊採用了DOI等。此外,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表現不佳:一方面,期刊總體影響因子不高,98.3%的期刊影響因子維持在0.5這個較低水平之下,甚至有42.5%的期刊影響因子在0-0.01之間。另一方面,各刊被引頻次差距顯著。被引最高者《江蘇社會科學》,被引高達610次,而部分期刊被引頻次為0。超過平均值的被引前25.8%的期刊,佔據了總被引頻次的80.2%,也即七成以上期刊被引總和僅佔不到五分之一份額的總被引頻次。從以上分析可知,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應該適應出版業新環境,進一步提高數字出版能力和水平。社科類學術期刊需積極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實現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除繼續發展紙介質傳統出版外,還要積極推動數字出版、網路出版、手機出版等新業態。積極應用網際網路、計算機、數字處理等新技術,對期刊現有的內容生產方式、編輯加工手段、資訊傳播途徑和生產經營模式進行改造,提高產業的科技水平,促進傳統出版傳播向數字化出版傳播轉型,實現學術傳播與學術服務相結合、宏觀引導與微觀服務相結合、利益相關者全程呈現與互動交流相結合。為此,宏觀上,要主動跟蹤國家科技發展政策以及新聞出版管理有關法規的變化;在中觀上,要明晰相關學科的最新發展動向,同時重點關注科技出版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在微觀層面上,則要提高期刊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下身兼多職的複合型編輯人才的培養。此外,我國可以優先重點支援一批具有良好發展基礎和較大發展潛力的期刊,充分依託各省份重點學科優勢和地緣優勢,尤其是藉助高校學科發展優勢,關注交叉學科、新興學科,由大綜合類向聚焦學科優勢的方向轉變,鼓勵創辦與各省份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期刊,豐富期刊梯隊,提升社科類學術期刊的傳播力以及國際影響力。

  四、出版規範分析

  (一)出版行為規範分析

  分析期刊的出版行為規範需要核實期刊的以下情況:第一,按時報送年度核驗材料。第二,無年度核驗緩驗記錄。第三,無違規出版行為,未受到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查處。第四,及時辦理審批備案手續,無擅自變更出版事項行為。第五,無學術不端行為。透過對120種期刊的年檢資料和出版行政管理部門的記錄進行核實,發現119種期刊按時報送了年度核驗材料以及無年度核驗緩驗記錄。120種期刊均無違規出版行為,也未收到過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查處,而且都及時辦理了審批備案手續,無擅自變更出版事項行為,無學術不端行為。說明這120種期刊大部分都遵守了的出版行為的相關規定。

  (二)出版形式規範分析

  分析期刊的出版形式規範需要核實期刊的以下情況:第一,出版內容與辦刊宗旨一致,刊發論文未偏離辦刊宗旨或超越業務範圍。第二,版本記錄完整,形式規範。第三,學術論文的正文、摘要、引文、註釋、參考文獻等完備準確。透過對這120種期刊的樣本資料進行分析,發現89種期刊滿足出版內容與辦刊宗旨一致,刊發的論文未偏離辦刊宗旨或超越業務範圍,109種期刊版本記錄完整,形式規範。在專家評分中,70種期刊學術論文的正文、摘要、引文、註釋、參考文獻等指標獲得滿分。但卻有兩種期刊在學術論文的正文、摘要、引文、註釋、參考文獻等指標中被評為0分。

  (三)編校印裝情況分析

  編校質量以期刊2015年出版樣本為檢查物件,發現120種期刊中差錯率小於萬分之一的佔35.00%,在萬分之一~萬分之二的佔36.67%,在萬分之二~萬分之三的佔17.50%,總體情況良好,但有10.83%的期刊差錯率達到萬分之三以上。在印刷質量與裝訂質量上,120種期刊中近99種期刊都表現良好,有21種期刊在印刷質量或在裝訂質量上有待改進。透過對出版規範方面的資料分析可知,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已經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編輯隊伍,這其中92.1%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59.7%具有高階職稱,體現出其編輯人員的整體素質較高。但結合出版人員配備分析發現,人力資源配置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雖然採編人員得到了應有的足夠重視,但發行人員、廣告人員和新媒體人員卻不同程度的被忽略,市場意識淡薄。因此,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在人力資源配置上不僅要注重高水平編輯隊伍的建設,同樣要注重發行人員、新媒體人員等期刊內部人員配置。此外,全媒體出版背景下,社科類學術要努力提高期刊編輯人員隊伍的新媒體駕馭能力:一是要培養出版格局的統籌策劃能力,使期刊能夠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眼光來審視出版經營,面向並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參與期刊出版活動;二是要提升專業領域的預研判斷能力,不僅對當下讀者關注的熱點問題有所預判,而且還需對讀者群體內潛在的知識服務需求進行開發研究;三是要注重對新媒體技術掌控、設計、開放和應用能力,為期刊內容編輯、資訊推送和品牌推廣技術支援。

  五、創新創優情況分析

  (一)創優情況分析

  在江蘇省120種社科期刊中,《江海學刊》、《江蘇社會科學》兩種期刊獲得國家級獎項,有9種期刊獲得省部級獎項,分別為《江蘇高教》、《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南京社會科學》、《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鎮江高專學報》、《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有20種期刊獲得省級政府部門獎項,54種獲得省級以上行業協會獎項。9種期刊獲得國家專項經費資助,16種期刊獲得省部級以上專項經費支援。只有《當代外國文學》承接了國家重點社科研究專案,另有5種期刊承接了省部級重點社科研究專案。

  (二)創新情況分析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主要考慮120種社科類學術期刊被2個數據庫收錄的情況,分別是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與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此外,還考察是否屬於國家社科規劃辦資助期刊。在120種社科類學術期刊中,25種期刊被CSSCI2014-2015版(核心版)收錄,5種被CSSCI2014-2015版(擴充套件版)收錄,31種被北大核心2015版收錄,為期刊被收錄數量佔期刊總數的比例圖。江蘇省僅有7種期刊為國家社科規劃辦資助期刊,分別為《江海學刊》、《江蘇社會科學》、《南京社會科學》、《學海》、《體育與科學》、《當代外國文學》、《語言科學》。其次,共有74種期刊在既未在海外出版也未在海外發行,佔期刊總數的61.67%。透過以上資料分析可知,120種期刊中,70%的期刊獲得了不同級別的較高層次獎項,還有18.3%的期刊獲得了國家專項經費或省部級以上專項經費資助。在收錄方面,25.0%的期刊被CSSCI(含擴充套件版)收錄,25.8%的期刊被北大核心收錄,另用5.8%的期刊獲得國家社科規劃辦資助。值得肯定的是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中已經湧現出了一批高質量期刊,但仍然缺乏的行業領銜期刊,甚至都沒有一種期刊被SSCI收錄。此外,全部期刊沒有英文版出版,78.3%的期刊既未在海外出版又在未在海外發行,海外傳播與影響力十分薄弱。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的創新創優水平,可根據地域特徵、學科優勢和行業屬性特徵等開展社科類學術期刊間的實質性合作,譬如稿件互通、編輯互動等,實現優勢互補,求同存異。尤其是推動高校主辦的期刊與學會、研究所和集團公司主辦期刊的深度合作和資源共享,同時,在社科類學術期刊引導資金、評獎等方面應給予充分支援,促進社科類學術期刊的進一步提高,有目的、有步驟、有重點地打造精品期刊工程,最終成就一批國內一流、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社科類學術期刊。

  六、結論

  透過對採集資料的分析可知,江蘇省社科類學術期刊發展建設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也發現出諸多不足之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我國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發展現狀的主要特徵。因此,我國應積極引導期刊轉變發展方式,從學術質量、運營管理、資源整合、人才隊伍、數字網路等多個著力點加強社科期刊的創新發展,具體的建議有:一是重點培育一批學術質量高、發展基礎好的期刊。二是大力提高編輯人員隊伍駕馭新媒體的能力。三是加強運營管理,強化市場意識。四是適應出版業新環境,進一步提高數字出版能力和水平。五是打破機構壁壘,整合優勢資源,推動聯合辦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