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農牧業農機化發展的影響要素與對策論文

青海農牧業農機化發展的影響要素與對策論文

  0引言

  青海省的農牧業綜合機械化發展,緊緊盤繞“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以“為高效生態的現代農牧業提供農機化配備和技術支撐”為目的,堅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隨著國度對糧食消費和生態維護的不時注重,在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刺激下,特別是農業機械置辦補貼資金逐年加大,青海省農機化事業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農機化程度每年以1~2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農機配備程度、作業程度、效勞程度、科技程度得到顯著進步。但與國內農業消費大省相比依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本文從青海省農機化發展現狀動身,分離相關資料剖析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影響農牧業綜合機械化程度的主要要素,對新時期、新形勢下青海省農牧業綜合機械化的發展進行了深化研討,並提出了今後的發展思緒和政策倡議。

  關鍵詞:農機化論文

  1青海農牧業綜合機械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青海省農牧業綜合機械化呈現出持續、安康、快速發展態勢,有力地支撐了農牧業和鄉村經濟發展,促進了農牧業綜合消費才能和農民收入的進步,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程序。

  1.1配備程度

  目前,青海省共有農業機械總動力4.11MkW[1],拖拉機和配套農機具均到達26萬臺,全省農業機械總值到達29.62億元。並呈現出如下特性:一是大中型拖拉機持續快速增長,全省新增大中型拖拉機0.3萬臺,與2000年相比增長37.5%;二是動力機械與配套機具的配套比由2010年的1:0.87增加到1∶1;三是特徵產業機械持續快速增長。農牧民對農牧業機械化需求呈現出高效能、高質量和多樣化的發展趨向,全省馬鈴薯種植收穫、維護性耕作、牧草收穫加工、秸稈綜合應用、裝置農業、農副產品加工等機械均有不同水平的增長;四是農機化作業程度不時進步,全省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程度到達53%,較2000年進步6.3個百分點。

  1.2農機化綜合效勞才能建立

  1.2.1省、州(市)、縣農機技術推行機構

  全省有省級農機技術推行機構1個、市級5個、縣級27個。

  1.2.2農機效勞機構和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協作社

  全省有農機化作業效勞組織201個,其中:具有農機原值20~50萬元的50個,具有農機原值50萬元以上的63個[1].目前,大區域性農機效勞組織的效勞專案仍侷限於田間作業。青海加大了對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協作社的扶持建立力度,農機置辦補貼政策向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協作社傾斜,在有條件的地域,還將維護性耕作、機械化深松等專案依託農機專業協作社完成。全省已有77家農機專業協作社,效勞才能到達40khm2.農機專業協作社和效勞組織已成為農牧業消費的中堅力氣[2].

  1.2.3技術人員

  目前青海省鄉村農機從業人員近36.5萬人,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近25.7萬人,絕大多數能夠承當一些機具運用和簡單的維修工作。在全省農機化管理、教育培訓、審定推行、實驗示範、運營等機構中,農機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缺乏300人。

  1.2.4農機科研、新產品研發推行

  在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援下,青海農機推行部門增強與本省農機消費企業的技術協作與結合攻關,先後研製、消費了小籽粒精細播種機、馬鈴薯種植機、中耕機、滅秧機、殘膜回收機、蠶豆點播機、蠶豆脫粒機、枸杞除草機、枸杞採摘機、枸杞追肥機等10餘種適用機具,推進了全省油菜、馬鈴薯、蠶豆及枸杞等作物的機械化發展。在油菜產業,排種器是完成機械化播種的中心部件[3],窩眼軸式排種器在小籽粒精細播種機上的勝利運用,為採用合適的排種器型式、改善小籽粒作物的機械化播種作業質量,提供了充足的理論根據;在枸杞產業,機械化作業降低了對勞動者數量的依賴,能夠完成單人或少量人快速作業[4].

  1.2.5農機維修

  2013年,全省共有農機維修廠及維修點1 248個,從業人員1 893人,當年維修各類農機具11.44萬臺(次)[1].一個維修點均勻年維修量不到100臺(次)。維修廠(點)的裝置粗陋,裝置陳舊老化,大區域性沒有專用的維修場所和精細的儀器裝置,主要從事頤養、焊接、補胎、氣門的研磨、零配件的改換等簡單業務,根本依託維修人員的經歷和個人技術來完成。

  1.3對農機化質量的總體評價

  1.3.1農機產質量量

  從質量跟蹤調查、質量投訴、市場打假等方面調查,農機產質量量相對穩定,總體上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拖拉機、穀物結合收割機、牧草收穫機等農用動力機械由於技術含量較高,大多由技術力氣雄厚的大中型企業消費,具有較為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產質量量比擬牢靠。耕作、種植、脫粒、粉碎機械機具曾經定型,技術比擬成熟,契合經濟適用的請求,加工質量相對粗糙。這類產品多為小型企業消費,存在的質量問題多由消費企業的加工程度所致,企業質量保證體系不很完善。

  1.3.2效勞質量

  經銷商、消費廠家效勞程度有較大進步,可以及時精確地提供三包效勞和產品運用調整培訓,並儘可能地滿足購機使用者的請求,絕大多數產品呈現毛病時可以在第一時間給予維修處理。自2014年以來,省內未發作經銷商因效勞方面的緣由而惹起的使用者投訴案件,使用者對經銷商的效勞相對稱心。

  1.3.3作業質量

  隨著青海省中央規範體系的逐漸完善,主要農業機械作業專案都有規範可依,標準了機械操作人員的操作行為,使廣闊機手的義務心和學習操作技術的積極性有了明顯加強,農機作業質量逐漸進步。

  1.4重點農機化技術推行

  1.4.1農機化專案推進維護性耕作與深松持續發展

  “十二五”期間,農業部和青海省財政投入資金增強維護性耕作和機械化深松技術推行,經過專案的支援和推進,兩項技術的推行面積穩步提升。專案施行地域不時進行技術整合和技術熟化,已逐漸構成了適合當地的技術形式。

  1.4.2馬鈴薯機械化消費加快推進

  馬鈴薯機械化種植與收穫技術推進較快。2014年,全省完成馬鈴薯機械化種植15.09khm2、機械化收穫18.57khm2,分 別 較2000年 的1.87khm2和2.13khm2增長7倍和7.7倍。馬鈴薯消費全程機械化技術獲得打破,合適馬鈴薯消費實踐的《青海省中小型馬鈴薯消費全程機械化技術整合》已根本成熟[5].

  1.4.3油菜機械化消費程度穩步進步

  油菜消費機械化技術已遭到農民認可,機械化程度快速進步。其中,雜交油菜機械化收穫由2000年的缺乏2%進步到如今的15%以上。雜交油菜機械化收穫面積增長速度最快,主要得益於油菜專用收穫機的引進和推行。

  1.4.4牧草消費機械化技術推行效果初顯

  青海省生態畜牧業和草產業的不時發展,牧草免耕補播、牧草收穫和加工等機械化技術得到普遍應用。牧草收穫機械發展較快,割草機和打捆機的總保有量已由缺乏百臺發展到500臺以上,年消費才能到達萬噸的大型飼草料加工企業從2個增加到8個,牧草消費機械化進入了標準、提質、晉級的關鍵階段。

  2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基層農機管理效勞體系建立亟待增強

  農機管理效勞機構存在著機構不健全、專業技術人員短缺和斷層現象普遍、學問構造老化等問題。一些技術人員對高新適用農機技術博古通今,技術培訓和學問更新也遠遠跟不上農牧業發展請求,無法為農機使用者提供標準的技術指導和協助,給農機化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2農機化區域間發展不平衡,產業間發展不諧和

  受自然條件限制,青海省東部農業區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終年在低程度彷徨,大多數縣區的機械化程度缺乏40%;農牧交織區和海西綠洲農業區多為相對集中連片農田,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程度持續攀升,已超越80%.

  主要農作物之間的機械化程度存在較大差別。其中小麥、青稞、小油菜等農作物的機械化程度均超越80%;馬鈴薯、蠶豆、雜交油菜、枸杞消費和裝置農業的機械化水平還都處在較低程度;除大型養殖場外,養殖業的`機械化程度也十分低。

  2.3資金投入嚴重缺乏,科技創新才能單薄

  新技術整合研討、實驗示範、適用機具研發推行是促進農機化程度快速發展的關鍵環節,目前的資金投入嚴重缺乏且缺乏持續性,嚴重障礙了農機化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新機具的推行運用。據統計,近五年來,青海省用於馬鈴薯、油菜、蠶豆、裝置農業、枸杞、牧草等機械化技術的科研、推行經費缺乏100萬元。與此同時,農機科研開發、消費單位的新產品研發才能單薄,申報的科技成果中完成轉化的只能到達10%~30%.資金短缺、科研開發才能弱、科技成果轉化率低致使農機農藝脫節,先進的農藝成果由於缺乏配套的農機配備只得靠人工作業完成。

  2.4牧草機械化發展滯後於生態畜牧業建立請求

  草產業目前還處於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化、市場化、組織化和產業化水平低的初級階段。收穫加工辦法落後,普通割曬機的普遍運用與青鮮飼草加工技術的缺失形成牧草營養價值損失較大[6];以橡膠壓扁輥為壓扁機構的牧草割草壓扁機與燕麥草生物屬性不相順應,招致燕麥草壓扁效果差、枯燥速度遲緩,易形成牧草的腐朽蛻變;以大型飼草料加工企業為主體的精飼料加工形式尚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請求,鮮草機械化加工未惹起足夠注重、乾草捆銷售缺乏、草顆粒產品過剩,不能滿足青海省牧辨別散養殖特性的需求。以剛察縣為例,投資2 000餘萬元興建大型飼草料加工場,主要產品為草顆粒,市場大量需求的鮮草裹包因存量缺乏而脫銷,乾草捆質量較差,草顆粒以政府訂單和補貼銷售為主,縣政府採用了補貼銷售和退耕還林還草補償折價銷售方式後才得以為繼。

  3影響青海省農牧業綜合機械化程度要素

  3.1限制要素

  3.1.1地形地塊的限制

  目前提升青海農機化程度的難點主要在東部農業區,地塊小、邊角地、不規則地多,影響了農業機械的發展。同時該區域是青海的主要農作物產區,農作物種類多,種植方式及農藝請求多種多樣,對農業機械的順應性請求較高。比方,馬鈴薯是青海省主要農作物之一,多種植於高海拔的淺山、腦山坡耕地上,機械進不了地,農機運用起來相當艱難。

  3.1.2主要農作物農機最單薄環節的限制

  青海農機化發展單薄環節主要在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收穫、蠶豆機械化種植收穫、雜交油菜機械化收穫及溫室大棚機械化應用。在農作物消費中,機械化程度最低的是收穫環節。以蠶豆機械化為例,目前機械化播種不到20%,雖已有省內農機企業消費的蠶豆點播機,但仍處於小面積推行運用階段;蠶豆收穫環節目前還沒有結合收穫機,蠶豆脫粒機也是研發出來時間不長的新機具,還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推行運用,蠶豆脫粒照舊主要靠人工。又以棚下機械如微耕機、溫室大棚機械為例,隨其產業範圍不時擴充套件,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7].近幾年在國度購機補貼政策拉動下,此類機具開端得到應用,已成為青海省裝置農業的重要消費裝置,但配置程度還比擬低。微型管理機、滴灌、滲灌等裝置運用缺乏5%.

  3.1.3農機配備構造配置失衡的限制

  青海農機綜合機械化程度到達53%,但仍是一種低程度的應用,沒有充沛發揮農業機械的高效、快捷、大幅降低農業消費本錢的作用。農機構造配置上存在著小型機具多大型機具少、低層次機具多高效能機具少的問題,動力機械中手扶拖拉機佔絕大多數,只能選擇小型的鏵式犁、播種機等配套農具,高效能的農機具具有量極低。

  3.1.4農機與農藝的交融不夠

  受青海自然條件的影響,農作物種類多,農藝請求也多種多樣,有時以至在一個縣內同一種農作物也存在著不同的農藝請求,農機具對農作物不同的農藝請求很難逐個適用,農機與農藝不能圓滿交融。主要表現在:大區域性農作物沒按規範消費,多憑農民的經歷所為;農機規範與農業規範沒有統一;各地的農藝請求不盡相同,農機難以滿足不同的請求,如馬鈴薯覆膜在湟中和民和兩縣的農藝請求就相差較大。

  3.2有利要素

  3.2.1鄉村經濟發展促進農牧民消費運營觀念轉變

  隨著鄉村產業構造的調整和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不時增長、生死水平不時進步,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廣闊農牧民大眾的消費運營觀念得以轉變,認識到農業機械化對農牧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8],對農機的購置積極性高漲。

  3.2.2鄉村土地集約化運營給農機化程度的進步發明了條件

  全省人均耕空中積不到0.133hm2.耕空中積少、大批鄉村勞動力轉移外出,開闢第三產業或外出打工,土地流轉面積不時增加,範圍越來越大。土地的集約化運營,處理了單戶農機應用率低、效益差的問題。同時進一步促進了農產品規範化基地的建立,為農機化的運用提供了宏大空間。

  3.2.3國度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支援

  國度對農業高度注重,連續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促使農機化獲得打破性的發展。農機置辦補貼協助農戶減少購置農機時的淨支出[9],進一步促進了先進、適用的農機投入農業消費。僅2012年,青海省施行農機置辦補貼的財政資金1.17億元,購置各類農機3.82萬臺(套),受益農戶2.14萬戶。民和縣自施行農機置辦補貼以來,享用補貼資金近1 760萬元,拉動農民自籌資金3 100多萬元,置辦各類農機具1.13萬臺(套)。隨著國度對農業、農機投入的不時增加,農機化正處在最好的發展時期。

  3.2.4農業重點產業的初步構成

  隨著青海農業構造的不時調整,農業重點產業已逐漸構成。蠶豆、玉米、馬鈴薯、油菜、牧草種植面積大幅度進步。效勞農業重點產業的農機具較少,廣闊農民對機具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請求也越來越高。

  4提升農牧業綜合機械化程度的措施和倡議

  盤繞“全面、全程、高質、高效”農機化發展方向,分離青海 省 農 牧 業 生 產 實 際,努 力 提 高 農 機 化 生 產程度[10].

  4.1進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

  合理引導土地流轉,在加快流轉程序的同時讓流轉長期化、固定化,充沛發揮土地流轉的作用,大幅度、大面積、大範圍地運用農業機械,完成範圍種植和全程機械化消費[11].

  4.2進一步增強農機與農藝的交融

  農機、農藝交融是進步農業綜合消費才能的重要技術手腕。樹立農機、農藝專家共同研討、協作攻關的機制,制定科學合理、互相順應的農藝規範和農機作業標準[12],研討制定或完善順應農機化作業的消費技術形式[13].以雜交油菜、馬鈴薯等作物消費機械化技術形式研討為重點,從作物種類、農藝形式、種植形式動手,研發機具,以順應農業範圍化、精準化、規範化消費需求。

  4.3加大政策資金等扶持力度,調整農機配備構造

  加大農機政策資金等扶持力度,用於農業機械化單薄環節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研發和推行應用。經過購機補貼政策和維護性耕作、農機化深松整地等專案的施行,調整農機配備構造,發展青海急需的具備先進、適用、平安、牢靠效能的農機產品(如割草壓扁機、飼料加工機械和玉米收穫機、青貯收穫機等);關於一些落後、耗能高的農機產品準繩上不予以補貼;加強省內農機企業研製、消費才能,從政策上引導農牧民和農機協作組織自發調整農機配備構造,依照現代農業的請求來發展青海的農機化產品。

  4.4強化農機效勞體系建立,培育壯大新型農機運營主體

  加大農機社會化效勞體系建立力度,積極發展農機作業、維修、租賃等社會化效勞,培育壯大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協作組織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機運營主體,以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促進公益性和運營性效勞相分離,發展多種方式的範圍運營,進步組織化水平和社會化效勞才能[14 15].

  4.5加大單薄環節農作物機械化攻關力度

  處理單薄環節機械化程度,一是研製、消費適用農業機械;二是進行土地開發,範圍集中連片種植,運用大型農業機械。

  4.6增強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實驗示範推行

  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必需經過牢靠性、順應性的實驗,逐漸擴充套件示範區域,完成新技術的大面積推行。著力增強農機化新技術實驗示範,經過樹立試點積聚經歷,逐漸探究農機新技術新機具作業效果綜合評價的辦法和程式,提升農機專業技術人員實驗示範的組織才能和技藝,促進技術進步,為政府決策和農民選購農機具提供根據和參考。

  參考文獻

  [1]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3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統計年報[R].北京: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3.

  [2]張宗毅。2013年我國農業發展形勢剖析[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34(1):7~11.Zhang Zongyi.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2013[J].Chinese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2013,34(1):7~11.

  [3]左青。我國油菜籽產業鏈的現狀和考慮[J].中國油脂,2013,38(3):11~14.

  [4]溫 佳 偉,黃 金 柏,徐 樂。日 本 精 準 農 業 發 展 現 狀 與 瞻望[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4,35(2):337~340.Wen Jiawei,Huang Jinbai,Xu Le.Prospects and currentstatus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Japan[J].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2014,35(2):337~340.

  [5]沈國宏。關於馬鈴薯消費全程機械化技術的引見[J].農業配備與車輛工程,2009,(5):52~53.

  [6]青海省農牧機械推行站。牧草消費加工機械化技術[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7]王帥,曹磊,劉欣,等。微耕機發展現狀及趨向討論[J].農業科技與配備,2010,(12):63~64.

  [8]王志章,孫晗霖。農業機械化對農民增收效應的實證研討[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5,36(2):310~31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