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未成年人的發展特徵與正念技術運用論文

流浪未成年人的發展特徵與正念技術運用論文

  摘要:流浪未成年人由於長期缺乏家庭的互動,因此大多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亟需心理諮詢來解決。但因為語言能力缺陷、流動性大等原因,很難採用傳統的心理諮詢方法實施長期的干預。在這種情況下,正念技術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簡單易操作,能夠快速實現緩解焦慮的直接目標,同時能夠使流浪未成年人進行自我輔導,從而實現人格的成長與完善。

  關鍵詞:正念技術;流浪未成年人;心理諮詢

  一、引言

  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與輔導,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從廣義上來說,那些完全脫離家庭和監護人連續超過24小時,生活在街頭,且沒有可靠的生活保障的18週歲以下的少年和兒童,都可稱為流浪未成年人。我國當前存在著數量眾多的流浪未成年人,據許多研究者統計,我國的流浪未成年人大約有一百萬左右(畢偉,2008;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流浪兒童問題研究”課題組,2008),但只有很少一部分獲得社會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不僅是在生活保障方面存在困難,在心理發展方面也存在諸多缺失。他們在流浪的過程中,會比處境良好的未成年人體驗到更多的孤獨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這些艱苦的流浪生活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極為糟糕的童年經歷,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許多心理疾病都是由早期悲慘的童年經歷造成的。因此,許多流浪未成年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成長隱患。如果不及時干預和解決這些問題和隱患,他們不可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甚至可能形成偏激的性格,成為威脅社會穩定持續發展的不和諧因素。因此有必要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心理諮詢與輔導。

  事實上,許多研究者已經認識到了對流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諮詢與輔導的重要性,一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已經開設了心理諮詢相關課程,也有很多志願者主動提供心理諮詢的服務,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現在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還沒有一種具體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適用於流浪未成年人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因此存在著這樣的現象:雖然知道應該對流浪未成年人實施心理輔導,也有很多研究者或者志願者願意提供心理輔導,但是卻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實施有效的輔導。雖然到目前為止出現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幾百種,但是真正適用於流浪未成年人的並不多,有的研究者採取一些看似簡單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法,然而真正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因此,有必要發展或者發現一種真正適用於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的心理諮詢或者輔導方法(於璐、熊韋銳,2013)。近幾年來,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亞洲其他國家,根源於東方傳統文化,主要用來緩解焦慮和壓力的正念治療技術越來越流行,並獲得了極為迅速的發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據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發展特徵,以及正念技術的特點,探討這種正念方法是否能夠成為一種針對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問題的可行的心理輔導方法。

  二、流浪未成年人的發展特徵

  要探索一種適合於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輔導方法,首先要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心理問題的特點。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面向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諮詢工作主要是在各個城市的救助管理站展開。即使是街道上流浪未成年人,被發現後也會送往當地的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站為他們提供食物、住宿,幫助他們返家;並且對他們進行心理測量,看看他們是否存在明顯的心理問題。如果流浪未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便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心理諮詢服務。本文透過對重慶市救助管理站中流浪未成年人的調查,發現他們存在著焦慮衝動、溝通困難及難以干預等特點。正是這些特點的存在,傳統的心理諮詢在面向這個特殊群體時遇到了諸多的困難。

  (一)焦慮衝動

  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焦慮的情緒和衝動的行為。透過對重慶市救助管理站中的.60多名流浪未成年人進行調查研究,發現60%的流浪未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對人焦慮,焦慮情緒也是他們表現最明顯的問題。除此之外,他們還有經常性的衝動行為,有的孩子有自我傷害的行為,例如用鋒利的刀刃或者紙張劃破自己的手臂。許多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如李曉東、陳怡等(2007)研究就發現,流浪兒童的依賴、焦慮、退縮、衝動、誇大等行為更多,更具攻擊傾向。流浪未成年人之所以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情緒與衝動行為,與他們經歷的流浪生活環境有關。他們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自己的家庭,離開了家人的照顧,過著一種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乞討式的生活,有的還被犯罪團伙利用、從事一些違法的活動。總之,他們所處的環境極度缺乏安全感,極度缺乏關愛與溫暖。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他們時刻處在應激狀態下,異常焦慮、衝動,極易表現出攻擊行為。因此對於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諮詢,主要是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與控制衝動行為。

  (二)溝通困難

  對流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諮詢最大的一個困難就是溝通的問題。事實上,一部分未成年人之所以被家庭拋棄而不得不走上流浪的生活,是因為他們存在著諸多生理上或其他方面的缺陷,如許多流浪未成年人都存在著語言能力的缺陷。如口齒不清,他人難以辨識其表達的意思;或者是完全的聾啞,根本無法與人溝通。在調研的過程中就發現一個流浪未成年人,他的家庭並沒有什麼問題,父母親對他也很關愛,但就因為他不會說話而且不會寫字,沒有辦法告訴別人他的家庭情況,以至於在流浪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呆了大約半年,才被父母親找到。對於他們來說,常規的以語言溝通為基礎的心理諮詢方法毫無用處。另外一些流浪未成年人的語言能力在生理上雖然沒有實質性的缺失,但是因為他們孤僻的性格,與他人溝通的意願極度低下,從而表現出溝通能力的社會性缺失。即流浪未成年人雖然具有表達能力,卻不會與他人溝通。例如,在調研的過程中有一個15歲的小女孩,雖然能夠說話,但是一直都不願意說話,也不願意對別人說她的家庭和她的遭遇,直到三個月之後才對工作人員說起她的家庭。對於這樣的流浪未成年人來說,採用常規的心理諮詢方法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需要尋找一種不是基於語言溝通的心理諮詢方法。

  (三)流動性大而無法長期干預

  流浪未成年人還有一個特點,導致非常難以對他們進行傳統的心理諮詢,那就是流動性大而時間短暫。以重慶市救助管理站為例。正常來說,絕大多數的流浪未成年人在救助管理站只會停留兩三天,之後會被返送回家。因此也不可能進行長期的心理諮詢,可能只有一次接受心理諮詢的機會。因此,如果將諮詢的目標確定為人格的成長、認知的改變,或行為的改造等都是不太現實的。對於他們來說,較現實的目標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和衝動行為;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一種簡單的,可以自己掌握的調節情緒的方法。這樣的話,即使只有一次心理諮詢的機會,他們也能學習到很多的東西。當他們離開救助管理站之後,也會隨時用這種簡單的方法調節自己的情緒。由上可知,流浪未成年人與正常處境之下的未成年人並不一樣,他們特殊的心理問題、特殊的生活處境導致對他們不能採用傳統的、長期的心理諮詢或者輔導方式。根據他們的特點,適合於他們的心理諮詢或者輔導方法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能夠有效地緩解焦慮情緒和衝動行為;第二,無需太多的語言參與;第三,操作簡單,一次即可學會,或者能夠隨時進行自我輔導。根據這幾個特點的要求,那些傳統的心理諮詢或者輔導方法(如精神分析療法、行為主義療法、認知療法等)便不再適用,應該尋找一種簡單的、有效的心理諮詢或輔導方法。近年來在歐美地區較流行的正念治療技術便是一種較好的嘗試。

  三、正念技術的理論基礎與作用機理

  (一)正念技術的理論基礎

  “正念”的技術最初來源於佛教,是從坐禪、冥想等方法發展而來,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1979年,喬·卡巴金博士為麻州大學醫學院開設減壓診所,並設計了“正念減壓療法”,協助病人以正念的技術來緩解壓力和疼痛。正念技術被正式應用於心理諮詢與治療,並在之後的幾十年間迅速發展,成為心理諮詢與治療領域中一股浪潮和新趨勢。目前,已經產生了許多以正念技術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方法,如正念減壓療程(MBSR)、正念認知療法(MBCT)、辯證行為療法(DBT)等(熊韋銳,2010)。

  正念技術之所以可以用來緩解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是因為它具有一些其他傳統心理諮詢方法所不具備的特點。首先,正念技術操作簡單。不需要過多的語言涉入,不需要複雜的行為步驟,只需要十多分鐘便能夠學會,因此,即使只有一次心理諮詢的機會,也能夠順利地學會。其次,正念技術主張自我輔導。其他心理諮詢方法都需要諮詢師的指導或參與,但是正念技術一旦學會,便可以不再需要諮詢師的參與,只需要自己每天堅持訓練就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因此,對於那些只有一次諮詢機會的流浪未成年人來說,正念技術確為一種值得考慮的心理諮詢方法。

  (二)正念技術的作用機理

  如何來進行正念技術的訓練呢?或者說,正念技術的作用機理是什麼?概括起來說,正念技術的核心理念在於兩點。第一是注意當下。也就是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於當下的活動,例如集中注意自己呼吸的節律,集中注意自己走路的步伐,或集中注意任何自己正在從事的活動細節。其目的是讓人們學會暫時放下過去的遭遇與將來的期盼,感受當下的感覺,體驗當下的生活狀態以達到放鬆緩解焦慮的目的。第二是不作評判。也就是對頭腦中所出現的任何觀念都不作判斷,不作價值評判。因為許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不合理的認知和價值評判導致的,所以要學會放下價值評判的有色眼鏡,直面事物本身。經過一段時間的正念訓練,人們的認知、情緒以及行為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改變(熊韋銳,2010)。正念技術作為一種心理諮詢的方法之所以有效,也正是在於此。

  四、正念技術對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諮詢

  (一)團體參與突破自我防禦

  對於流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諮詢,最為困難的就是如何突破他們的自我防禦。大部分流浪未成年人長期處於異常艱辛的生活環境,他們極端多疑、不信任他人。無論工作人員或者諮詢人員如何對他們表達關心與愛護,他們都無動於衷,不會主動坦陳他們的家庭情況或者遭遇,有的甚至有意撒謊,欺騙對於他們來說早已經成為一種慣常的行為模式。因此,對於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諮詢,最好選擇一種非語言的諮詢方式,正念訓練是有價值的嘗試。

  用正念技術對流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諮詢,通常採用團體參與的諮詢方式。這並不等同於團體輔導,團體輔導是區分了諮詢人員和被諮詢人員,是由一個或幾個諮詢員同時輔導許多被諮詢人員的一種方式。而團體參與則不區分諮詢人員和被諮詢人員,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參與到正念訓練中來。無論是流浪未成年人,還是心理諮詢人員,還是所有在場的工作人員,都是訓練的參與者。這種團體參與的方式,最為重要的作用是創造了一種平等的輔導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流浪未成年人不會感受到任何的歧視,因為所有的人員都參與了同樣的訓練。所以即使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無法認真地參與到正念訓練之中,但是過一段時間後(通常是10分鐘),當他們看到周圍所有的人員(包括老師、工作人員)都在認真地訓練時,他們便也會認真地投入到訓練中,與其他參與群體在行為上融合起來。如此一來,他們的自我防禦便不攻自破,從而為完成有效的心理輔導創造了條件。

  (二)正念訓練緩解焦慮情緒

  如前文所述,流浪未成年人最為主要的心理問題是他們的焦慮情緒,通常表現為坐立不安,心煩意亂,甚至對救助管理站以及其中的工作人員產生敵意,有的甚至有自殺、自殘等衝動行為。因此,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最主要的目標就是緩解其焦慮情緒以及衝動行為。許多臨床研究已經證明,正念訓練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緩解焦慮的心理治療方法。

  如何進行正念訓練呢?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調整呼吸。引導案主慢慢地靜下來,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採用腹式呼吸的方法。第二步是注意當下。引導當事人慢慢地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當前所從事的活動中來。如果當前只是在靜坐,那麼就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來;如果當前是在行走,那麼就將注意力集中到走路上來。其目的在於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當下,體驗或者覺察當前自身的存在狀態或者活動狀態,時間大概需要15分鐘到30分鐘。第三步是不作評判。在進行正念訓練的整個過程中,有的時候在頭腦中會不知不覺地出現一些想法或者觀念,或者是回憶之前的某些事件,或者對當前所從事活動的評判。不作評判就是對頭腦當中的任何一種想法或者觀念都不作價值評判,不用去管是對還是錯,只是簡單地覺察是什麼樣的想法或者觀念,然後慢慢地將注意力再轉回到當前的活動中來即可。其目的在於讓流浪未成年人學會一種順其自然的看待問題的方式,而不要那麼極端或者偏激。事實證明,經過長時間的正念訓練,對於緩解流浪未成年人的焦慮情緒和衝動行為,具有明顯的效果。

  (三)自我指導實現人格完善

  無論是對流浪未成年人,還是對其他人來說,心理諮詢的最終目的都是幫助他們實現人格的成長與完善。但人個的成長與完善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很難畢其功於一役,需要付出長時間的努力。對流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諮詢必然面臨流動性大,接受輔導時間短、次數少等問題,大多數流浪未成年人可能只有一兩次心理諮詢的機會就要離開救助管理站。如果在離開之後他們能到正規的心理諮詢機構進行進一步諮詢當然更好,但是絕大多數的流浪未成年人並不具有進一步心理諮詢的條件。在現有條件和情境之下,最為合理的做法就是在這一次的心理諮詢中教給他們一些自我輔導、自我諮詢、自我療愈的方法。正念技術因為其簡單有效、容易操作而具備了這一條件。

  用正念技術對流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干預,不僅是要讓他們體驗這種安靜下來、活在當下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一種放鬆訓練的方法。在整個訓練的過程中,流浪未成年人可以學會在遇到一些不順心如意的事情時,怎樣透過調整呼吸而達到放鬆,怎樣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而忘記煩惱,怎樣對任何觀念不作評判而調整心態。這些方法都是很簡單就能操作的。在流浪未成年人完成一次正念訓練之後,給他們每個人發一份材料,內容是關於如何進行正念訓練,以及堅持正念訓練所能帶來的好處,並告訴他們在回家之後一定要時常堅持訓練。研究表明,經常進行正念訓練的人在人格、情緒、行為等諸多方面都會獲得成長與進步。

  由上觀之,流浪未成年人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群體。一方面他們大多數都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心理問題,非常需要心理諮詢與輔導;另一方面,由於語言能力的缺陷以及流動性大等特點,對他們進行傳統的以語言為基礎的心理諮詢顯得非常困難,也不太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對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諮詢採取一種沒有語言參與的方法是一個現實的選擇,正念技術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一方面它不需要語言的參與,能夠很好地突破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防禦;另一方面,因為它簡單易操作,流浪未成年人在離開救助管理站之後也能夠實施自我輔導而最終實現人格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畢偉,2008,《國內流浪兒童狀況研究綜述》,《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6 期。

  [2]李曉東、陳怡、高秋鳳,2007,《流浪兒童的性格與行為特點研究》,《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6 期。

  [3]熊韋銳,2010,《“正念”療法產生與發展的歷史根由及其理論缺失》,《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第 10 期。

  [4]熊韋銳、於璐,2010,《西方心理學對禪定的功效研究》,《心理科學進展》第 5 期。

  [5]於璐、熊韋銳,2013,《從“回家”到“迴歸”:流浪兒童救助模式的轉換與整合》,《中國青年研究》第 2 期。

  [6]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流浪兒童問題研究”課題組,2008,《我國城市流浪兒童的基本特徵分析》,《中國青年研究》第6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