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色彩研究論文

魏晉南北朝色彩研究論文

  摘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各種藝術、工藝品由於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分立對峙,中外文化的衝撞會合,而呈現出自己的特色。本文分別透過對這個時期的陶瓷工藝品、金屬工藝品、柒織工藝品、服飾、繪畫進行色彩方面的研究,分析出這一時期最常用的色系以及所使用色彩的明度、純度值。

  關鍵詞:色彩;魏晉南北朝

  Abstract: During the Han and Wei-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art, crafts of different peoples and nations as a result of the separation ofconfrontation, to meet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clash, and show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The paper makes a reasearch on the colors of pottery and metal crafts, textile crafts, costumes and painting, and analyz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uring this period by the use of color .and color brightness, purity value.

  Keywords: Color; The Han and Wei-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正文

  宗白華說,“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與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政局的動亂並沒有是藝術的發展停滯,而是繼續按照當時文化發展的趨勢走向繁榮。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分立對峙,中外文化的衝撞會合,使魏晉南北朝出現了繼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之後的第二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這一時期各種藝術、工藝品也呈現出自己的特色。

  魏晉南北朝色彩分析

  1.陶瓷工藝品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整個陶瓷發展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期。

  在全國方位內,大約可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個系統。在南方,前期陶瓷燒造以浙江為中心,有著名的越窯、甌窯、婺州窯、德清窯和均山窯等,後擴充套件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產品有青瓷和黑瓷。此外,常用褐彩打破單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潑。用褐彩裝飾的另一特色是在器物表面上書寫文字,這種裝飾手法在後來的唐、五代時期大為盛興。

  在北方,由於戰亂中原一帶遭受嚴重破壞,陶瓷業衰退,制瓷業直到北朝時期才出現。因此技術相對落後,但邢窯制瓷工人克服了鐵對呈色的干擾,創燒了對後世有深遠意義的陶瓷品種一“白瓷”,為後來青花、釉裡紅、五彩、鬥彩、粉彩等各種彩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陶瓷色彩總述:

  透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方的陶瓷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概括出其色彩的大概風貌。南方越窯的青瓷色相主要偏灰綠色調,中明度以及低純度。在色彩搭配上,主要以單一色調為主,但為了打破顏色的單調,常在青釉上輔以褐彩。德清窯的黑瓷則主要以黑色為主,輔以陶土顏色進行點綴。北方瓷器從色相上來看比較豐富既有白、淡黃、淺綠等高明度、低純度的色彩外,還有低明度、中純度的褐色;白瓷的發明對後世陶瓷的發展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北朝瓷器注重使用,所以不論青瓷、白瓷或黑瓷,都以素面為主,極少裝飾。

  2.金銀工藝品

  魏晉南北朝時期,金銀除仍用來鑄造貨幣、鎏鍍佛像以外,用於製作各種工藝品和裝飾品增多。這時期的金銀器除了國產的以外,還有不少是透過絲綢之路從拜占庭、波斯等地傳入的。主要有造型特殊的胡瓶、盤、杯、碗等容器,以及指環等裝飾品。金屬工藝品色彩總述: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金銀器色彩在色相上主要是純正的金色,在明度上偏於中低明度,純度普遍較高。

  3.染織工藝品

  在織繡工藝方面,織機普遍使用。西南和西北地區開始生產精美的棉布,那時的棉布叫白迭,被視為可以與絹帛同等的上等紡織品。1946年在阿斯塔那墓發現的織出了“富且昌宜侯天王延命長”銘的前涼織成履,履用褐紅、白、黑、藍、黃、土黃、金黃、綠八色絲線編織而成,色澤如新。

  在印染工藝方面,染料的使用與秦漢時差別較大,一些主要色調中的主要染料被一些新的染料所更新。如紅色調染料,紅花染色取代了茜草;黃色染料方面,地黃逐步取代了梔子、黃櫨、黃檗(音b6)等;藍色染料,隨著木藍的輸入,制靛技術的興起,而取代了昔日的蓼藍和菘藍。

  染織品色彩總述: .

  魏晉南北朝時期染織品色彩非常豐富,各個色相的色彩都有使用,這與當時民族間的交流及染料的更新與發展密不可分。色彩多傾向於使用中高純度、中低明度的較為豔麗的色彩。色彩搭配方面,這個時期的織物大多是多種顏色搭配在一起,且搭配的非常協調。它們以大面積的色彩(單色或多色)作底,其他顏色織造紋樣。紅、綠、白、藍、褐等色常用來做底,藍、綠、黃、白做多用作織造紋樣。

  4.服飾

  魏晉風度表現在當時的服飾文化中,特點是穿寬大的衣服、跟高齒屐,薰衣剃面,傅粉施朱,保持清秀的體形,望若神仙。這時期的男子多穿著衣襟開敞,衣袖寬大的袍衫,袒胸露懷,頭上加幅巾或戴小帽,力求輕鬆自然、隨意的.感覺,和搖曳的風格,似仙女下凡,如曹植筆下的洛神的形象,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男性多以黑色、褐色、紅色等中高純度、中低明度的色彩作為服飾的主色;士人儒生則多以白色為主,以表現自己的瀟灑自如、仙風道骨;而軍士們以黑色鐵甲為主,裡面再配以紅、白、黃等色的布衫。女性的服飾色彩多種多樣,各種色相、純度、明度的色彩均有使用,但主要以中等純度和中等明度的暖色調為主,色彩搭配上多用對比的方法,其中一方面積較大,另一方較小,以形成調和。

  5.繪畫

  魏晉南北朝繪畫,承前啟後,五彩繽紛。士人畫家,改變漢代粗曠、繁複的風格,向精密技巧方向發展。南方出現了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等著名的畫家,北方出現了楊子華、曹仲達、田僧亮等諸多大家。其中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代表著當時人物畫的最高水平。

  繪畫色彩總述:

  繪畫上以墨線勾勒物件外形,以紅、褐、白、綠等色為物件填色,畫面風格淡雅、飄逸,完整再現了當時的人物風貌。水和時間的作用使得所使用的色彩現在看來傾向於中低純度、中低明度。色彩搭配以類似色為主,避免畫面色彩誇張,打破淡雅的風格。

  石窟壁畫由於年代久遠,色彩上有很大的變化,因此現在看來,風格非常粗獷,色彩豔麗豐富。土紅色帶背景上花斑點點,人物肌膚的色調也十分耀眼。原來豔麗的肉紅色,被氧化成一些粗黑的線條,具有特別動人的力量。色彩搭配上,多使用對比色,或紅綠對比、或藍橙對比,並以誇張的造型,表現物件的動感。 .

  總結:

  透過研究並提取各種資料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常用色彩,可以大體推斷出這個時期的色彩風貌。

  NCS色彩分析: (如圖l、圖2、圖3)

  透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瓷器、金銀器、染織工藝、服裝、繪畫等常用色彩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色彩色相覆蓋面比較廣,常用色彩多集中在暖色系,即橙紅色系。對NCS色相環上的紅、綠、黃、藍、黑、白三對原色及間色進行統計,可以看到這時期的應用色彩幾乎囊括了色相環上的所有色相,但主要色彩大多集中在紅色、黃色、綠色三大色相上,僅有極少部分藍色。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色彩大部分都屬於中、高明度,中、低純度的範圍。

  由於南北方、民族、宗教之間的文化碰撞、融合,使得這一時期的色彩應用方面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變化,既有繼承也有發展,對隋唐時期的色彩應用產生了重大影響。

  參考文獻

  [1]朱和平.中國設計藝術史綱[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

  [2]洪再新,中國美術史[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0.

  [3]黃能馥,中國服飾通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4]長北.中國藝術史綱·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