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視傳播媒介對於大學生作用效果的思考論文

關於電視傳播媒介對於大學生作用效果的思考論文

  【摘 要】對於心智並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群體,步入大學後資訊獲取方式基本由傳統的電視媒介轉向網路媒介。電視媒體對學生的價值觀影響因網路媒體的衝擊而逐漸弱化。本研究在簡要分析大學生對於電視媒介的心理機制基礎上,針對電視媒介相比於網路媒介存在的優勢,對高校如何加強電視傳播媒介對於大學生群體的作用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電視媒介;網路媒介;大學生;高校;作用效果

  近年來,網路傳媒發展勢頭迅猛。在短短的幾年過程當中,網路媒體便獲得了大量的受眾,大學生屬於廣大受眾中的特殊群體,其心智並未完全成熟,價值觀處於不斷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中,他們的價值判斷容易受到外在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步入大學校園,其資訊獲取方式基本由傳統的電視媒體轉向了新興的網路媒體。

  可見,電視媒體對學生的價值觀影響因網路媒體的衝擊而逐漸弱化。

  1 大學生群體對於電視媒介的心理機制

  學生步入大學校園,由高中的家庭生活轉向了大學校園集體宿舍的生活。生活環境的改變必將帶來生活方式上的差異,網路媒介成為了大學生群體獲取資訊的最為主要的渠道,而傳統的電視媒介的作用效果逐漸弱化。這將直接決定著兩種資訊媒介在大學生群體獲取資訊中的走向問題。

  在《大學生群體對電視、網路兩種媒介的心理機制研究》一文中,以東北師範大學部分本科生為調查物件,調查並分析了大學生群體對於電視和網路這兩種媒介的心理機制。結果顯示,相對於網路媒介,大學生對於電視媒介缺乏行為歸屬感,卻有更強的心理依賴。網路媒體以其龐大的資訊提供量、多樣的資訊提供形式獲得了大學生的行為歸屬感。雖然網路中提供的資訊量龐大,但其可靠性、安全性仍無法抗衡電視媒體。電視媒體的規範性、嚴肅性使大學生受眾群體獲得了安全感。大學生對於網路有著很強的歸屬感卻缺乏信任和心理安全感;對於電視沒有歸屬感,卻有著很強的心理依賴。

  2 電視媒介相比網路媒介的優勢

  雖然網路媒介以其高覆蓋率、快捷廣泛的特點而獲得了眾多大學生的青睞。但是電視媒介的作用仍然無法取代,相比於網路媒介,其擁有的優勢仍然是明顯的。主要列舉以下三點:

  2.1 電視媒介呈現資訊的形式可觀性強。膝上型電腦為了滿足使用者使用的便捷,不斷向小螢幕發展。而電視為了滿足觀眾對畫面的真實客觀性要求,不斷向大螢幕高畫質畫面發展。大螢幕的電視媒介呈現資訊的形式動態性更強,可以同時結合畫面、聲音、文字,使受眾對於電視所呈現的資訊的接受能力更強。而小螢幕的`網路畫面,則更侷限於網頁文字的資訊呈現形式。雖然方便了受眾接收資訊的數量,但是資訊接受效果則不明顯,更多的是資訊的羅列。

  2.2 電視媒介呈現資訊的直播性強。電視媒體擁有高質量的同步直播技術,而網路媒體雖然部分網站可以滿足同步直播能力,但其畫面的清晰度、穩定性、聲畫匹配性等多方面技術仍然無法抗衡電視媒體。也正是這一技術上的差距,使得在對重大事件的資訊呈現效果上,電視媒體佔有了更強的受眾感染力和宣傳力。

  2.3 電視節目形式的規範性、嚴肅性強。電視形態的發展歷史較網路形態更為悠久,其電視節目體制更為完善。對於資訊內容的審查、資訊呈現形式的編排等各個方面都有完善的體制作為依託。相比於缺乏管理、資訊爆炸、內容氾濫的網路資訊而言,電視節目形式以其高度的規範性、嚴肅性減少了受眾甄別資訊所耗費的代價。尤其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3 提高高校電視媒介作用效果的途徑

  傳統的電視媒介和迅速發展的網路媒介是現今大學生群體最主要的資訊獲得渠道,二者缺一不可。後者是資訊時代的產物,是高效獲得資訊的便捷途徑。而前者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提高資訊作用效果的有效途徑。導致大學生對於電視媒介缺乏心理歸屬感的重要原因是由於大學校園對電視硬體條件的供給不足和利用效果不理想。因此,針對目前高校電視利用率低、作用效果不佳的現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

  3.1 在高校人流密集區設定一大螢幕式電視。對於諸如60年國慶閱兵、抗險救災、奧運賽事等重大事件的直播,電視媒介的效果無論是直播性、清晰性都是網路媒介所無法比擬的。在高校人流密集區設定一個大螢幕式電視可以加強畫面的真實感,增強資訊對受眾的作用效果,容易引起大學生感同身受的共鳴。對於大學生形成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起到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3.2 食堂用餐時段播放新聞聯播等重要節目的錄播影片。

  由於大學食堂用餐時段多集中在下午四點半到六點半,剛好錯過了新聞聯播的直播時間。也正是時間上的不同步,導致了多數高校食堂中的電視成為了休閒娛樂的擺設。因此,如果能在食堂用餐時段播放新聞聯播等重要節目的錄播影片,則可以避免因時間無法同步而導致的電視閒置現象發生,實現對電視媒介的充分利用。透過客觀條件的改善,在無形中推動和促進大學生養成關心國家要事、社會要聞的習慣。

  3.3 實現一宿舍一電視的普及率。實現一宿舍一電視的普及率,對大學生形成持續、連貫的電視收看習慣提供了客觀的裝置條件。當然,對於電視普及宿舍可能帶來的沉迷電視劇或娛樂節目的負面情況仍然需要高校管理者考慮。可以採取頻道限制、時間限制等措施來控制相關問題的發生。當然,實現宿舍普及電視的舉措需要高校管理者根據學生的特點,充分衡量利弊影響來確定具體實施方案。

  高校應加強大學校園對於電視媒介的利用率,避免電視成為校園懸掛的擺設,充分發揮電視對大學生的指導性作用。網路資訊的廣闊性加上電視資訊的安全性,二者互相促進互相制約,形成良好的資訊傳播環境。不僅對於大學生在資訊時代背景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起到關鍵作用,對於推動和諧社會的程序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