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論文

溫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溫室番茄;病害;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日光溫室等保護地番茄病害種類多、危害重,隨著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及多年種植,病害發生呈現出新的規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繼出現,且常常多種病害同時發生,交替出現,危害更加猖獗,防治癒來愈困難,針對以上特點,提出日光溫室番茄病害的防治措施,以供種植戶參考。

  1日光溫室番茄病害發生特點

  1.1土傳病害發生普遍且嚴重

  溫室一旦建成,重茬連作不可避免,每年換土又不現實,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積累。如枯萎病、菌核病及根結線蟲病等在許多溫室、大棚內均成為主要病害,並有蔓延之勢。

  1.2低溫高溼病害發生重

  日光溫室內的小氣候可調節範圍有限,良好的肥水管理,加大棚內溼度,客觀上會促進許多喜低溫、高溼病害如灰黴病、晚疫病等發生,成為秋冬茬日光溫室番茄高產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據多年來生產調查,發病較重的日光溫室減產損失30%~40%,個別嚴重地塊高達70%左右。

  1.3細菌性病害及病毒病日趨嚴重

  長期以來,一直注重對真菌類病害的防治,而使細菌性病害、病毒病乘虛而入,逐步加重。如細菌性瘡痂病、潰瘍病、青枯病和軟腐病等均呈加重趨勢;病毒病也由主要危害葉片,轉向危害果實。

  1.4新病害不斷出現

  特殊的栽培環境,良好的生態條件促成了一些新病害相繼出現,併成為保護地番茄生產中新的制約因素。如紅粉病、圓紋病等均給防治工作增加了難度。

  1.5生理性障害複雜且危害嚴重

  日光溫室內的溫溼度等可調節範圍有限,一旦遭遇惡劣天氣條件,會造成棚內溼度大、地溫偏低、通風不良等,從而影響番茄的正常生長,影響根系對養分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長失調而表現出多種生理性病害,並加重生物性病害發生。如低溫障礙、生理性早衰、肥害、氣害等。

  2防治措施

  2.1農業防治

  2.1.1選用抗病品種。如選用抗病毒的雙抗2號、中蔬4號、強豐、早魁等;從荷蘭引進的抗根結線蟲病的GC779、W733等新品種。

  2.1.2合理施肥。科學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測土施肥,依據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機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適時葉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強抗病能力。

  2.1.3改善栽培設施。日光溫室應儘可能提高標準,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張掛反光膜;採用無滴膜,減少結露現象;全膜覆蓋,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內建蓄水池並實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氣溼度,減少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2.1.4合理間套作與輪作倒茬。連作重茬會造成養分失衡與匱乏,造成菌源積累,加重許多病害發生。可透過科學栽培加以調節,減輕病害發生,如番茄地混種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萎蔫病;番茄與茼蒿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萎病;與蔥蒜類和十字花科類輪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2.1.5清潔田園。前茬作物收穫後要徹底清除病株殘體和雜草,深翻土壤,減少室內初侵染源;發病後及時摘除病花、病果、病葉,或拔除病株,帶到室外銷燬,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2.1.6換土改造。連作幾年,土壤鹽化及土傳病害加重,可採取去老土換新土的方法來解決。方法是剷除耕層表土,換上無毒肥沃的大田土。

  2.2生物防治

  可採用轉基因等生物技術培育抗病品種;對病毒病可透過生長點培養培育無毒苗,並採用病毒疫苗。如使用中國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製的.弱毒疫苗N14在番茄1~2片真葉分苗時,將洗去土壤的幼苗浸在疫苗N14的100倍液中30min,然後分苗移栽,可產生免疫力。還可使用生物農藥,如立枯病可用木黴菌0.5kg摻細土50kg混勻,然後撒在病株莖基部,用藥22.5kg/hm2,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2500~3000倍液噴霧或灌根防治。

  2.3生態防治

  依據不同溫室內的具體情況,科學管理,控制溫溼度。儘量保持較低的空氣溼度,避免出現高溫高溼及低溫高溼的環境條件,溫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13~15℃,適溫範圍內,採取偏低溫管理;合理通風,適時澆水,改善光照條件等。用50~55℃溫水浸種10~15min,可有效防治多種種傳病害。抓住春秋茬之間的夏閒高溫期翻地曬棚,進行土壤消毒,方法為每平方米鋪稻草約4cm厚,加石灰氮0.1kg,深翻20cm,然後田埂間灌滿水,用舊塑膠薄膜蓋上,密閉10~15d後,地表溫度可升到50~60℃,滅菌及殺線蟲效果顯著。

  2.4化學防治

  在熟悉病害種類、瞭解農藥性質的前提下,對症下藥;適期用藥,講究施藥方法,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把化學防治的缺點降到最低限度,生產無公害蔬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