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角色遊戲中教師指導策略的研究論文

幼兒園小班角色遊戲中教師指導策略的研究論文

  一、問題提出

  學前兒童以模仿和想象,透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遊戲。角色遊戲是幼兒自然遊戲的一種,是幼兒期特有的遊戲,它全面反映了遊戲的特點。它來源於生活,孩子們耳濡目染。角色遊戲能讓幼兒體驗到互相和交往的樂趣,學習交往的技能,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和對家庭的認知能力。教師聰明有效的指導引導、豐富幼兒行為的一種行為。在小班角色遊戲中不理解角色的定義,會對角色遊戲的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結合小班年齡特點和角色遊戲的固有特點,加上教師的有效指導和教師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會大大加強幼兒的發展。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內容

  幼兒進行角色遊戲時為什麼要教師指導?教師指導小班幼兒進行角色遊戲時的語言、行為、動作以及指導方式是什麼?教師指導小班進行角色遊戲後,角色遊戲發生了什麼變化?幼兒從最開始的心情和教師干預後的心情是什麼?

  (二)研究方法

  1.觀察法.2.行動研究法.3.經驗總結法

  (三)問題

  1.相關理論知識不清楚

  2.研究思路受限

  (四)解決辦法

  1.透過自身的實習經驗與相關的文獻研究,解決師幼互動中存在的客觀問題並進行理論的分析和探討。

  2.透過導師的指導和大量資料查閱,研究方法和手段得到豐富,研究素材得到擴充,為順利完成本論文提供了保證。

  三、小幼兒個案研究

  為了研究的更準確、真實、更具有說服力,我觀察了小班幼兒“樂樂”在角色遊戲中的行為和表現,並透過三個案例來綜合分析,研究。

  (一)第一份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樂樂和君君在娃娃家遊戲,這時候聽到了有哭聲,我趕緊走過去看發生了什麼,我走上前問“樂樂,你怎麼哭啦?”、“她搶我的煤氣灶。”樂樂指著馨馨說。“馨馨你為什麼要和他搶東西呀?”我問道、“他不把煤氣灶給我燒菜呀!”、“娃娃家裡的每一樣物品都屬於娃娃家,進來的小朋友都要遵守娃娃家的規則,你們都想用煤氣灶,可以君君用一會之後,樂樂再用。並且你們可以一起做飯啊,分工合作,兩個人一起也會做了比較快是不是?再說爸爸媽媽他們在家的時候你看見過他們爭奪一個煤氣灶嗎?”“沒有”“所以啊我們都互相謙讓一點,你們也不希望爸爸媽媽吵架是不是,所以你們也不能吵架啊。”他們倆聽了以後使勁地點了點頭。

  結論分析: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對角色遊戲充滿了好奇,這種既熟悉又不太清楚的遊戲他們非常喜歡又能跟現實聯絡起來。他對於“爸爸、媽媽”的角色十分感興趣,爭著搶著扮演“爸爸媽媽”但對遊戲不瞭解,也不清楚要怎麼玩,便會出現爭搶一樣娃娃家用具的情況,並且玩著玩著就忘記了自己的角色,只想要模仿爸爸媽媽在家時的狀態去使用娃娃家的用具。

  透過這份觀察記錄我發現了小班幼兒在進行角色遊戲時產生的問題:

  1.小班幼兒不能遵守遊戲規則,有秩序的進行角色遊戲,出現了爭搶角色遊戲玩具的現象。

  2.小班幼兒的社會經驗不足,無法分辨爸爸媽媽的角色定義。

  3.小班幼兒對角色遊戲還處在擺放玩具上,不知如何進行角色扮演。

  針對這些問題要求教師在角色遊戲開始先講清楚角色遊戲的'規則和遊戲中角色的定義透過多次的告知遊戲的玩法,更能清楚的讓幼兒知道遊戲的玩法,為之後的遊戲做一個良好的鋪墊。明確角色遊戲的意義以便更好的進行遊戲,增加社會經驗和社會交往,明確角色定義。教師隨時指導幼兒進行遊戲,適時的插入,注重安全教育的引導。

  (二)第二份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這次角色遊戲的主角是君君和樂樂,君君媽媽抱起了娃娃床上的小寶寶,邊哄小寶寶邊整理床鋪,哥哥樂樂在一旁協助、幫忙。“我是媽媽,你是哥哥,媽媽給寶寶餵奶,你到廚房裡幫幫忙做飯好嗎?”媽媽君君對哥哥樂樂說。“可是我不會做飯啊,在家裡都是媽媽做飯的。”哥哥樂樂顯然很不願意。媽媽說:“可是我現在沒有時間啊,我在給寶寶餵奶,一會寶寶吃完飯就要去上幼兒園了,要不來不及了”“那等爸爸回來燒嘛!(扮演‘爸爸’的孩子正好去吃餅乾了)。”我上去參與他們的遊戲:“我來做客啦!好餓呀!”。媽媽和哥哥剛開始不知所措,愣了一會,然後哥哥靈機一動請我進屋坐,還給我拿了一個小凳子,媽媽也開始熱情起來,拿了一些水果和蔬菜要請我吃,還悄悄告訴我:這些都是假的不能真吃的。我笑著做了一個假裝吃的動作:“啊嗚啊嗚。”大家都開心的笑了。

  結論分析: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最善於模仿承認,看慣了爸爸媽媽在家裡的樣子,學著樣子進行娃娃家的遊戲。知道媽媽是燒飯的,哥哥可以從旁協助,但當媽媽提出讓哥哥燒飯時,哥哥表現出不樂意的表現,產生了衝突,使遊戲進入僵持階段,這個時候教師適時的介入,解決了衝突,幼兒立刻進入角色狀態開始招呼客人。

  總結:透過這份觀察記錄可以看出教師適時的介入會緩解幼兒因為某種原因無法繼續進行遊戲的尷尬,解決了遊戲中的問題。但教師也應告訴幼兒不可以讓小孩子進入廚房燒菜,燒菜是大人的事,也就是爸爸媽媽。在出現問題時教師及時做出指導,說出其中的問題,用反問的形式,讓幼兒回答,比直接告知更容易讓幼兒明白和記憶。

  四、小結與建議

  (一)小結

  1.環境創設豐富性,完整性。

  可以放置一些複雜的遊戲玩具,比如需要合作完成的,以此增加團隊的合作能力,增強幼兒心中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環境創設需要安全,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會下意識的把遊戲玩具放入口中。儘可能的投放多的遊戲道具,豐富幼兒的遊戲環境,接觸更多的現實生活,增強幼兒的社會性。

  2.幼兒之間的矛盾

  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自我意識過強,佔有慾也極強,並且喜歡玩別人手裡的玩具,總覺得別人的好玩,這就會造成衝突,教師要從中調解,告知是非對錯,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不對的。

  3.幼兒的自我意識和直覺行動思維特點,注意力不穩定。善於模仿現實生活的經驗。

  (二)建議

  1.關注遊戲中的同伴互動,拓寬觀察視野

  對學齡前幼兒來說,對於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來說,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過兒童與成人的交往。角色遊戲活動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良好載體,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幼兒同伴互動的觀察記錄,瞭解幼兒之間多種互動的方式,拓寬觀察的視野和認識,及時發現幼兒在社會交往中出現的長處與問題。

  2.教師要正確引導幼兒的興趣

  角色遊戲能夠極大地激發大班出幼兒對事物的興趣,愛玩遊戲本來就是孩子們的天性。幼兒教師最重要的是對他們這種興趣要正確的引導,使幼兒具有初步的社會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有參與遊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交往、樂於合作。

  3.善於總結

  遊戲結束後,教師要善於對遊戲做出總結,對遊戲中優秀的行為表現做出有效表揚,並且和幼兒一起回顧遊戲中出現的問題,討論解決方案,讓幼兒找到自信,體會快樂,豐富生活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文勝利.中國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現狀和對策[J].中國高等教育,2014,01:8-17.

  [2]白燕.幼兒父母教養方式調查報告[D].華中師範大學,201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