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大學生招呼語使用情況調查研究的論文

河南高校大學生招呼語使用情況調查研究的論文

  摘 要:透過對當今河南高校大學生招呼語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主要採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調查不同大學生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交際物件的條件下,招呼語使用的特點及其原因。

  關鍵詞:河南高校;大學生招呼語

  招呼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交際形式,主要用來表達說話人對交際雙方關係的認定,也可作為一次交談的起始語,是禮貌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招呼語往往是某些格式比較固定的用語,當然各民族各有自己的特色。關於漢語招呼語,許多學者一般都認為,漢語常用的招呼語基本上有四大型別:第一是交談型,如“上哪去呀?”之類的招呼語,帶有親切、隨便的意味;第二是問候型,如“你好!”“hi!”之類;第三是適用於多種場合的稱謂型,如“李大伯”“小王”等類的招呼語;第四是以點頭和微笑為代表的伴隨語言型。其中,問候型的招呼語不是中國本來就有的,而是受西方招呼語,如“hello!”等影響而產生的。

  1. 調查說明

  1.1調查物件構成

  本文在取樣時,選取了四所不同地區高校,分別位於鄭州、開封、新鄉、信陽,各取其本科學歷的學生二十名,男女各半,文理科各半,共八十名被試。這樣被試的年齡、專業等背景比較統一,也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

  1.2調查方法

  本文在蒐集資料過程中,首先進行了一次開放式的問卷調查,在以上四地高校各進行了一次,根據被試的回答確定了封閉式調查問卷的主要變數。之後根據確定的主要變數,共發放八十份封閉式調查問卷,問卷最後全部回收且有效。我們主要採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對調查問卷的進行統計分析。

  2.調查結果分析

  2.1面對平輩朋友招呼語的使用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不管是男女,還是文理科大學生,面對關係近的平輩朋友,超過一半的大學生都傾向於問候型招呼語。這說明大學生更樂意對關係近的平輩朋友用比較直接、簡潔的語言表達方式來打招呼。面對關係遠的平輩朋友,則一大半都傾向於使用伴隨語言型招呼語。這說明面對高速運轉的生活節奏,大學生一般只是用肢體語言或面部表情來表示一下友好。

  2.2面對長輩師長招呼語的使用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面對長輩師長,不管是男女,還是文理科大學生,有超過一半的都傾向用“老師您好!”這種問候型的招呼語,這種招呼語帶有文雅莊重的意味,說明大學生對師長的尊重、敬愛,這種情況也與日常的禮貌原則相符。

  2.3面對初相識者招呼語的使用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一半左右的男生傾向於用問候型的招呼語與初相識者打招呼。此外,有一多半的女生傾向於用問候型的招呼語與年齡相仿的初相識者打招呼,其招呼語的選擇與長於自己的`初相識者不同。這說明了女性對言語更加敏感,較快的採用了新的招呼語型別。

  對於文理科的學生,大部分傾向於使用問候型的招呼語。但就文理科相比來說,理科生多於文科生,我們認為這和理科生的特點有關,理科生的思維比較靈活,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較快。

  3.結語

  依據調查結果來看,問候型招呼語在大學生招呼語的使用不管交際物件的不同,還是交際場合的不同,無論是適用的範圍,還是使用的次數,都已經遠遠超過了交談型和稱謂型這兩種型別的招呼語。對於伴隨語言型這種型別的招呼語,不同的交際物件在特定的交際場合仍佔有不小的比例。

  這些招呼語的使用情況表明了,在當今這個社會日益開放的形勢下,河南高校大學生的眼界已不僅再侷限於一定範圍內,而是更多的以開放的眼光看世界。性格上也已不再侷限於內斂、含蓄、委婉,而是更加追求個性、平等、熱情的性格內涵,這暗示著高校文化正在逐步向開放、自由的文化氛圍轉變。

  參考文獻:

  [1] 管延增,丁帥.北京高校學生的招呼語使用情況再調查[J].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09,(04).

  [2]陳玉紅,孫學豔.英漢稱呼語的差異與其文化的關聯[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