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文獻的計量分析論文

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文獻的計量分析論文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 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資訊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柴可斯基 (Paul Zurkowsqi)提出的。國內外對資訊素養的定義、內容、評價標準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其資訊素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國家的資訊發展程度。隨著大資料時代的來臨,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已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

  本文以我國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為主要內容,深入挖掘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領域的發展現狀和關注焦點,並在此基礎上發現研究的不足之處,為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領域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研究方法與資料收集

  (一)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學和知識圖譜的方法與技術。文獻計量學是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定量地分析知識載體,計量物件主要是文獻量、作者數、詞彙數等。

  知識圖譜透過將應用數學、圖形學、資訊視覺化技術、資訊科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與計量學引文分析、共現分析等方法相結合,利用視覺化的圖譜形象地展示學科的核心結構、發展歷史、前沿領域以及整體知識架構。

  本文采用 SAT13. 2文獻計量軟體進行資料統計,用 UCINET6. 0 社會網路分析軟體以及 SPSS17. 0 資料分析軟體對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現狀進行分析。

  (二) 資料來源

  本研究以 CNKI 中國期刊資料庫為文獻來源,分別以“大學生資訊素養” “大學生資訊素質”為主題、篇名和關鍵詞進行精確檢索。檢索到從 1997 年至 2014 年 (檢索時間為 2014 年 10 月 20 日) 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領域共發表3208 篇文獻。去除其中各類新聞通訊稿件、會議紀要等相關性較弱的文獻,並經過去重處理後篩選出與 “大學生資訊素養 (質)”研究關係密切的文獻 2789 篇。

  二、資料分析

  (一) 文獻數量與年份分佈

  統計分析不同年份的文獻數量,可以從宏觀層面瞭解該領域研究趨勢的分佈特徵。從圖 1 可以看出,我國關於大學生資訊素養為主題的文章最早於 1997 年公開發表,此後到 2008 年,數量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09 年開始出現下降,2010 年又開始回升,2011 年開始又逐漸下降。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 3 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 1998- 2000 年的起步階段,國內學者已逐漸關注大學生的資訊素養。第二階段是 2001 -2006 年的飛速發展階段,國內學者共發表相關論文 784 篇,佔發文總量的 28. 11%,與第一階段的發文量相比,增加 96. 31%.第三階段是 2007 -2014 年的蓬勃發展階段,此時大學生資訊素養已滲透到多個學科領域,呈現出 “百花齊放”的態勢,國內學者共發表相關論文 1975 篇,佔發文總量的 70. 81%,是第二階段發文量的 2. 5 倍多。以上資料表明,關於大學生資訊素養的研究已成為我國當前資訊素養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

  (二) 刊源分析

  資料顯示,篩選出的 2789 篇論文發表在 833 種期刊上,分佈範圍較廣。這與文獻學家布拉德福提出的描述文獻分散規律的經驗定律相一致。

  但是,過於分散的發表現狀對提高該研究影響力有消極的影響,不利於形成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的核心期刊群,也不利於學者快速掌握該領域的研究程度和前沿內容。對發文最多的期刊以及核心期刊的研究表明,圖書情報類期刊仍是大學生資訊素養關注的 “主戰場”,其次是教育類期刊。這說明對大學生資訊素養的研究與高校圖書館等資訊服務機構有著密切的關係,也說明高校圖書館承擔了大學生資訊素養教育的主要任務。

  (三) 關鍵詞分析

  1. 關鍵詞共現頻次分析

  統計與 “大學生資訊素養 (質)”出現在同一篇文章中的關鍵詞,以此分析該領域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的熱點。基於關鍵詞非受控的性質,研究透過對關鍵詞頻次歸併處理,形成最終的關鍵詞共現頻次。經 SAT13. 2 軟體統計分析,可知 “大學生資訊素養 (質)”與 “高校圖書館”共現頻次高達 318 次,由此反映出在研究大學生資訊素養時,專家、學者更加註重高校圖書館發揮的重要作用。另外,“大學生資訊素養 (質)”與 “文獻檢索課” “現狀調查”“培養策略”的共現頻次也比較高,說明目前對大學生資訊素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現狀調查、培養策略等方面。而“大學生資訊素養 (質)”與 “評價標準”之間的共現頻次只有 3 次,反映了大學生資訊素養的評價標準雖然受到了學者的關注,但不是關注的焦點。

  2. 共現關鍵詞網路圖譜分析

  透過 UCINET6. 0 社會網路分析軟體繪製出大學生資訊素養共現關鍵詞網路圖譜,圖中節點處密集度和中心位置呈正相關。圖 2 直觀地反映出,“大學生資訊素養” “高校圖書館”和 “資訊科技”等處節點非常密集,可以代表當前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領域的熱點話題,“資訊意識” “資訊知識”“資訊能力”“資訊道德”仍是和 “大學生資訊素養”密不可分的幾個關鍵詞。此外,“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 “資訊檢索”等處節點比較密集,也是目前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的熱點。

  (四) 文獻被引頻次分析

  文獻被引頻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利用文獻和吸收資訊的能力,也反映了學科的成熟水平和完善程度。

  文獻被引用的次數越多,說明文獻的應用價值和參考價值越高,在本領域內的影響力也越高。在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的文獻中被引頻次最多的是桑新民發表在 《中國遠端教育雜誌》的 《多媒體和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223 次),其次是鄒志仁發表在 《大學圖書館學報》的 《試論大學生的資訊素質教育》(217 次)。進一步研究表明,被引頻次排在前 10 的文章中有 8 篇發表在圖書情報類期刊上,其餘 2 篇發表在教育類期刊上,研究內容主要涉及 3 個方面: 一是大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二是國內外大學生資訊素養的比較; 三是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資訊素養教育中的作用。

  (五) 作者分析

  1. 核心作者分析

  洛特卡定律揭示了科學文獻的作者與所著論文數量之間的關係: 在某一研究領域,寫 n 篇論文的作者數量大約是寫一篇論文作者數量的 1/n2; 所有寫一篇論文的作者約佔全部作者數量的 60% 左右。

  對大學生資訊素養論文作者情況的統計分析結果表明: 發文數量為 1 篇的作者(2656 人) 佔全部作者數量 3073 人的 86. 37% ,比洛特卡定律所給的標準高出26. 37%,這表明在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中寫 1 篇論文數量的作者過多; 寫 2 -7 篇論文的作者數量 (417 人) 只佔寫 1 篇論文作者數量的 15. 7%,明顯低於洛特卡定律的比例標準,這種趨勢說明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核心作者群還沒有形成。普賴斯定律在洛特卡定律的基礎上對論文的核心作者加以闡釋: 在同一領域中,只有發表論文在 M 篇 (M = 0. 749 (Nmax)1 /2,式中 Nmax 為統計年限中最高產的作者的論文數) 以上的作者才能稱為多產作者,即核心作者。資料顯示,最高產的作者發文數為7 篇,代入公式可得 M = 1. 98,說明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的核心作者至少應發表相關文章 2 篇。據此可知,該領域共有 417 位 “核心作者”.但是,根據普賴斯定律,核心作者撰寫的論文數量應約為該領域全部論文數量的 50% 左右。

  而這 417 位作者所撰寫的論文數量僅佔全部論文數量的34. 28%,明顯低於普賴斯定律的標準。這表明我國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還沒有形成嚴格意義上的核心作者群。

  2. 作者合作情況

  論文合著情況能間接反映出科學研究的性質、方法、人力以及該領域的發展水平等。分析 2789 篇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論文的作者,筆者發現: 獨著篇數為 2122 篇,佔文獻總數的 76. 08%; 2 人合著篇數為 409 篇,佔文獻總數的14. 66% ; 3 人合著篇數為 173 篇,佔文獻總數的 6. 20% ;4 人及以上合著篇數為 85 篇,佔到了論文總數的 3. 06% .

  可見,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的合作程度還有待加強和提高。

  三、結果討論

  對 1997 -2014 年我國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文獻的發文數量與年份分佈、來源期刊、關鍵詞、文獻被引頻次、作者五個維度的計量分析,大體上描述了近十幾年來我國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的'進展情況。據此,得出以下結論。

  (一) 研究成果總體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與 2007、2008 年的發文數量相比,2010 年後的論文數量雖然有所下降,但基本上每年在 200 篇以上,呈現出一定的穩定性,說明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發表在核心期刊 (含 CSSCI) 論文的數量 (見圖) 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

  (二) 期刊分佈範圍有待拓展

  對來源期刊的分析表明,國內關於大學生資訊素養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圖書情報學和教育學這兩個領域內,說明大學生資訊素養與高校圖書館和教育領域的緊密關係,但是也反映了大學生資訊素養的研究還沒有與其他學科較好地融合,有待進一步的拓展。

  (三) 研究內容有待豐富

  目前,大學生資訊素養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 “大學生資訊素養的培養策略”“大學生資訊素養的現狀分析”“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資訊素養”以及 “國外與國內大學生資訊素養的比較”這幾個方面,而對大學生資訊素養的評價標準、相關的課程設定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內容相對偏少,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四) 核心作者群尚未有效形成

  在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中發文 1 篇的作者較多且與發文 2 篇的作者總量相差較大的現象表明: 該領域多數學者只是瞬時性研究,缺乏持續的研究能力,尚未形成有效的研究團隊。研究結果還表明,發文 2 篇是現今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領域高質量研究的突破口,發文 1 篇的作者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爭取跨過 2 篇的 “拐點”從而擴大核心作者群體。此外,在保證研究隊伍人員數量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提高質量,特別是強化核心作者輻射帶頭作用的發揮,提升整體科研能力,加強科研隊伍高水平建設。

  (五) 合作研究亟須加強

  目前國內大學生資訊素養的研究領域還主要在圖書情報和教育學兩個學科領域,缺乏其他學科的參與和融合。多人合作、跨學科合作、跨部門合作明顯偏少,與國外合作研究更是極度欠缺,因此合作研究是未來大學生資訊素養研究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王福,郭楠楠,張小雪,隋雪嬌 . 師範類專業學生資訊素養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石河子大學為例[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3(4):43 -47.

  [2]王崇德 . 文獻計量學引論[M].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8 -9.

  [3]梁永霞 . 引文分析知識圖譜[M].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11 -14.

  [4]易祖民 . 對布拉德福定律合理性的思考[J].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1(1):146 -148.

  [5]邱均平 . 文獻資訊作者分佈規律---洛特卡定律[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00(6):475 -478.

  [6]李強 . 1997 - 2006 年我國核心期刊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008(4):42 -4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