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行動導向法在《網路互連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論文

關於行動導向法在《網路互連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論文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種以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方法, 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用在資訊科技課堂的教育中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資訊科技的應用水平,對於課堂的改革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含義

  行動導向教學法源自於德國,是德國實行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成功案例,指的是透過在實際的教學中營造一種工作氛圍的方式,在課程的教學中實施目標教學的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遵循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在學生的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心、手、腦並用,做到教、學、做結合,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的一種教學手段。

  2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網路互連技術》課程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第一,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標準要求學校進行課程改革,增強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在《網路互連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行動導向法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順應了新課改的發展要求。

  第二,提高學生的能力。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平常的課堂中營造出一種工作的氛圍,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的能力,增強了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第三,維持院校的可持續發展。行動導向法在順應新課改的要求下提升了學生的實際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為院校贏得了一個很好的教學成績和社會聲譽,有利於維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3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網路互連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建設科學的教材

  《網路互連技術》是計算機網路教學中的一種,知識具有更新快的特點,所以在實際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時候,首先要保證教材的'更新。《網路互連技術》的教材大多是以思科的網路互連為主,但是目前國內許多單位的網路建設採用的是華為等裝置,所以《網路互連技術》在教材中不僅要設定思科組網的解決方案,同時還要設定一些華為組網技術的實際案例,以增強教材和實際生活的聯絡,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建立真實的實驗平臺

  傳統的《網路互連技術》的教學模式就是課堂教學,對於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難點學生沒有辦法親自體會, 也就難以理解,同時這種傳統的課堂枯燥乏味,沒有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行動導向教學法在《網路互連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對《網路互連技術》學習中相關的實驗室進行重新的規劃,建設一個以真實的網路執行模式為基礎的真實的實驗平臺,根據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將學生編入不同的功能區,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網路問題的能力。

  (三)完善課堂教學過程

  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透過引導學生完成某一個任務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可以保證在提高學生實際能力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網路互連技術》的課堂教學可以遵循這樣的過程:任務展示、完成任務演示、佈置學生的實踐任務、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測試和驗收、總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以真實的網路工程為背景,建立課堂教學的實訓環境,讓學生深入其中,理解自己完成任務需要掌握的知識,明白自己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演示到實際操作,也就完成了知識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實現了課堂目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的建立

  在建立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要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也就是在評價的過程中既要有理論知識的測評,也要有實際能力的測評;二是結果與過程相結合的原則,也就是在評價的過程中既要重視學習結果的評價, 也要注重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三是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原則,也就是在評價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同時也要注重別人對學生的評價。

  4 結語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網路互連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從教材設計、課堂設計和評價體系建立三個方面來進行,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