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研究論文

現代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研究論文

  摘要:伴隨我國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促使大量工程活動頻繁出現,從而引發自然地質改造工作出現較大變化,隨之不斷出現環境工程地質相關問題,而對城市環境的工程地質進行具體研究和勘察,逐漸被人員所廣泛關注。對此,文章對現代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研究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並針對研究問題進行詳細探討,透過相關有效措施的應用,從而促進城市環境工程地質得到改善。

  關鍵詞:城市環境;工程地質;關鍵技術;問題

  對於現代人類而言,城市作為重要聚集地,在社會進步、城市化加快下,人類也隨之加大了地質環境的改造力度,長此以往,導致城市地質環境出現嚴重破壞。與此同時,城市地質的變化也會引發各種問題,甚至危害人們生命安全。基於此,我國需要對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研究技術進行重點分析,意在營造良好城市環境,進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的。

  一、分析現代城市的工程建設

  在現代城市的工程建設中,其發展趨勢呈現出“高,多,大”的基本特點。城市化屬於人類社會重要演化過程,其涉及範圍相對較廣,如人口職業、產業結構、土地空間等轉變,而以上這些轉變又會隨之呈現內在聯絡。就發達國家而言,城市化背景下其變化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人口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而非城鎮人口為了生存發展,只能謀存生路,從而導致城市生產、住房、地價出現不斷上漲,使建築物出現高空發展。近幾年,在城市化程序逐漸加劇下,城市建設愈發頻繁,尤其表現為高層建築,使其具有建設速度較快和數量多等特點。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下,地下空間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另一發展趨勢,促使地下空間得到有效開發與利用,例如:地下交通,透過長期不斷髮展,我國已經佔據世界前列,但是,隨著地下工程規模的增加,直接對我國城市環境工程地質造成不同程度影響,從而引發各種地質問題。

  二、現代城市環境工程地質問題

  (一)地表工程

  在城市人口逐漸加劇下,我國為了更好解決城市的用地問題,開始加大了高層建築、地下空間的建設力度,尤其平原地區為實現城市化建設,對耕地的佔用,而山區的城市建設則是以山坡開發為主,由此造成邊坡失穩、水土流失和軟土地基等問題頻繁發生,當邊坡失穩和水土流失等問題持續發生時,極易導致環境的再次破壞,甚至危機後代。

  (二)地下工程

  城市的工程建設中,地下空間的發展屬於較為重要的一個建設專案,但是,隨著地下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城市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會隨之增加,例如:生態環境的逐漸惡化、地面變形以及洞室圍巖的失穩等。另外,在地下工程施工過程中,地面變形屬於較為常見的一種地質問題,較為典型的案例:日本東京在地鐵施工過程,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引發地面塌陷,對於我國地下交通的建設人員而言,該事件無疑會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三)水資源

  中國水資源的總量位於世界第六,而人均水量則是總人均水量四分之一,是目前貧水國家之一,全國缺水城市更是超過三分之二,因此,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已經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部分城市因為過多采集地下水,導致地面出現塌陷或沉降問題,例如:太原、上海和寧波等城市,以其中的上海為例,透過調查研究發現,累計沉降數量已經達到2.63米左右,具相關統計發現,全國由於地下水超採所引發地面塌陷大約800左右。

  (四)廢棄物

  在城市工業快速發展下,工業廢棄物也隨之不斷增加,其中固體廢棄物的堆放問題日漸惡劣,例如:生活垃圾,透過對生活垃圾相關調查顯示,其總量呈現每年以八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由於固體廢物難以進行有效堆放,導致許多工程地質出現環境問題,如地表土壤和地下水的汙染等。

  三、現代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研究的'關鍵技術與問題探討

  (一)關鍵技術

  在城市環境逐漸惡劣下,對其進行工程地質的相關研究已經成為地學重要研究內容,其中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研究的關鍵技術具體包括:預測技術、改造技術、評價技術、計算技術、繪圖技術等。而在環境工程地質學中,重點是對預測工程建設作為研究課題,詳細研究環境影響因素,為改善城市環境提供有力支援。而地學研究過程中,預測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強化該項工作不僅可以全面瞭解城市環境情況,而且還對工程地質質量的改善起到一定促進作用。部分規模較大的建築工程,在選址與規劃前均會對工程地質進行環境評估,例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由此得出,地質環境監管、地質災害防治均需地質勘探技術的參與,該項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從而真正發揮技術自身價值。

  (二)發展趨勢

  根據目前我國城市發展現狀,地質環境研究工作發展趨勢如下:第一,必須要在短時間構建城市環境質量系統和資料庫,在計算機技術逐漸完善下,製圖技術、工程地質資料庫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基於工程地質系統,需要儘快完成城市環境質量系統和資料庫的建立工作,並將其作為研究重要方向。第二,對城市的三維空間給予高度重視,同時強化工程地質預測、評價等工作,使其形成較為完善的預測體系、評價體系,從而全面掌握工程建設所導致的環境問題。第三,加大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的研究力度,並將相關理論和標度方法作為核心,促進環境工程地質學的更好發展,使其取得跨越式、突破性成績。第四,積極探索工程建設和地質環境兩者相協調的發展道路,從而促進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結束語:

  總結上文,在對城市環境工程地質進行詳細分析後發現,目前,該項研究和原有工程地質的研究存在較大區別,其中前者的研究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且研究方法相對比較綜合,其研究成果同樣呈現出一定的預測性、準確性。因此,對城市環境工程地質進行具體研究至關重要,並透過相關措施的最佳化,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援。

  參考文獻

  [1]張丹丹.現代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研究的關鍵技術與問題探討[J].旅遊縱覽月刊,2014(11):68-72.

  [2]陳永靜,張春浩.現代城市環境工程地質研究的關鍵技術與問題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3):231-231.

  [3]石海娜.探討城市建設中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9):00243-00243.

  [4]李鵬.城市地下工程建設中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的分析[J].工業c,2015(51):258-25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