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空間環境設計構成要素探析論文

影院空間環境設計構成要素探析論文

  摘要:影院空間視覺環境設計是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透過藝術造型設計來營造一個舒適、美感的空間環境,以滿足不同年齡人群的視覺需求。因此,設計師要從人們的視覺層面入手,掌握基本的視覺原理,將空間表現與視覺藝術相結合,對物體外形、色彩、光線和材質進行相應的創新設計,使視覺藝術主題化,運用視覺規律將最佳的環境效果展示在有限的空間裡,從而提高影院空間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關鍵詞:室內設計;影院空間;空間環境;視覺感知;構成要素;方法策略

  人類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從未停止。獨具魅力的風格、生動感性的空間、豐富而有內涵的環境、新穎高超的技術,都始終與人們的感官體驗保持著親密的接觸和交流,讓人與環境之間的情感溝通更易實現,從而促進視覺環境的消費特徵與文化傳播的功能融合。視覺環境設計往往是人們透過視覺體驗和空間的不斷變換而接收的視覺資訊,利用空間中獨特的形態、色彩、光線和材質,完成在內部環境的一系列活動,可以提升人們的視覺感知,營造出一種良好的空間審美氛圍,逐漸地融入到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並一直追求更高層次的視覺審美效果。電影作為一種視聽藝術,能給予觀眾最直觀的視覺感受,因此,影院空間設計更應考慮到視覺環境帶給人們的心理感受。當然,這不僅僅是增強其空間造型的視覺效果,還應提高人對空間的認識,即感知環境中物體及其空間的存在,從而得到連續、完整的感知過程。因而,在影院空間設計中,必須加強對視覺環境設計的分析和研究,不僅需要營造全新的滿足人們多重需求的空間氛圍,還要能夠為專業設計師提供更多的設計依據和參考借鑑。

  一、視覺環境的設計在影院空間中的重要性

  影院內部環境的設計規劃務必要達到人們特定的審美要求,凸顯美的存在,視覺藝術對空間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人們在空間環境中活動時,會隨著視線的不斷變化,接收資訊的傳遞,產生心理、生理和感知經驗,將人們在這一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變化綜合分析,能夠得出一般情況下人的視覺意識和活動表現。人在這一空間環境中,會享受視覺藝術的變化過程,並在心理上產生感知的變化,這是最基本的視覺體驗。在身處一個特定的空間中時,人最先的感知體驗是由視覺器官傳達出的,其次是嗅覺、聽覺和觸覺。視覺是人類最主要的感官功能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人們是透過視覺來接受外界傳遞的資訊的。人們所處的環境處處存在著視覺元素,應該以人們活動空間中視覺語言所產生的情感交流為主導,正確看待大眾對環境的審美要求差異,充分考慮到運用合理的視覺藝術,透過視覺語言的傳遞,將更好的空間設計展現給人們。任何空間環境中的設計元素無一不存在著視覺語言,幾乎所有設計領域都會針對視覺層面來談設計,而與視覺元素有著必然聯絡的室內空間,其視覺環境設計更應該以視覺化的方式來探索空間的魅力和表現力,並以此來提高視覺表達效果。因此,設計師要將視覺語言更好地傳達給受眾,展示出人對設計的理解,使其最終效果更加具有設計活力,給人們帶來更多的視覺美感。空間總是包含著各種性格特徵,視覺環境設計應該強化空間的個性。人對空間的體驗是透過視覺進行的,最終產生身體、情緒與感情體驗,這是一個起伏發展的動態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影院空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今影院的作用已不僅僅是滿足簡單的觀影效果,從進入前廳開始,人在空間中的視覺環境就已經形成,妥善處理視覺環境是創造良好影院空間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影院空間的視覺環境設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傳達情感與創新設計思維,需要將資訊從視覺層面傳達給在空間環境中活動的人,並喚起觀眾的聯想與認同,突顯特定的設計主題思想,賦予空間以新的情感和意義,滿足人們關於影院空間的審美追求。

  二、影院空間中視覺環境設計的構成要素

  人的視覺感知是一種主動行為,不論在哪種環境中,總是會注意到各種令人感到新奇的東西,能夠覺察到周圍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且對事物的選擇會更加明確而具有積極性。影院空間視覺環境中的形態、色彩、光線和材質對人的活動產生重要影響,這些元素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往往使得設計師在空間塑造過程中考慮主題文化、視覺方式及審美差異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因此,影院空間視覺環境設計包含的要素很多,但也要求設計師應巧妙地將色彩、材質、光線這三種主要的構成要素合理應用,規範地運用於視覺環境設計中,使得最終形成的效果發揮其真正的功能價值。

  (一)色彩

  眾所周知,色彩是最活躍的特色元素,會賦予空間以生命。色彩的和諧與否,取決於背景、結構、光線、材質等之間的關係。在影院空間這樣的特殊環境中,不需要明快富麗、鮮豔強烈的色彩,同時也要注意避免使用純度較高的顏色。相反,應該烘托出一個溫馨、舒適、輕鬆的環境氣氛。因此,較為成功的案例中,一般都會有一個符合空間功能的主色調,並將色彩資訊得到更好的表達,使觀眾產生視覺上的認同和情感上的滿足感。

  (二)光線

  光是空間氛圍的重要表現因素,一個好的光線照明環境,是可以營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的,這不僅為空間中的氛圍增添活力、改變空間氣氛,而且還能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光的本質就是使環境中的空間氛圍營造適合的氣氛,強調對空間中物體的色彩的感知和體驗,突顯物體材質的機理感,因此,對於光線的強弱照度也是有限度的,光線的強弱與否都會影響空間的氛圍營造。另外,舒適的光線照度也會令人在視覺上感覺更舒服,能更好地傳達出空間的導向感。所以合理的光線照明能更好地體現空間中的材質美感。

  (三)材質

  材質的效能能更好地將物體的美感充分展現出來,是空間中必要的構成要素。合理搭配,可將空間形式美的元素資訊的傳遞表露無遺,這對空間中環境的氛圍營造,增添了具有個性魅力的色彩和情感,從而完善了形式感的設計,提升了人們對空間氣氛的心理感受價值。影院空間中的視覺環境塑造與空間形態、色彩、光線、材質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可以看出,一方面材質參與著環境氣氛的塑造過程,利用美感來刺激人們心靈的感動,另一方面新材料的使用,也強化了空間形式感的設計,拓展了空間的使用價值,進一步提高了空間的功能屬性。在某種程度上,空間形式的構成一般需要材質感的機理表達,體現空間中造型元素的跳躍感和活潑感,使得空間能夠更加具有一定的生動趣味性,結合材質的展現,將空間中各介面之間的不同特徵相輔相成,更好地提升人們的視覺審美感受。

  三、影院空間中視覺環境設計的方法策略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大眾對影院空間的審美要求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影院空間不僅僅是為人們提供舒適的觀影環境,還作為一種特定的傳播媒介,具有自身獨特的審美價值。

  (一)空間表現與視覺藝術結合

  空間環境中的設計元素被賦予全新的視覺思維之後,應先進行整體規劃,分析空間內部的特徵,考慮到與之適合的視覺元素表達,再結合內部空間的功能元素,使兩者相互融合,從而達到一種視覺審美效果。影院空間視覺環境設計應在保證空間特徵並且滿足使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的基礎上來進行,二者之間應密切相關。無論在空間中的哪種層面,小到一幅畫、一個釘子,都應該是視覺元素資訊傳達的載體,都應該對其進行細緻的設計。

  (二)視覺藝術的主題化應用

  影院空間文化內涵的表達,不僅僅是由放映空間的影片來傳播,對於其整體空間的設計規劃,都應達到一種準確傳達資訊的目的,進一步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蘊,並準確查詢最佳的視覺資訊。但是,每個空間中的任何一個視覺元素,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能夠以適合空間的方式表達它們的'功能、風格和效果,就要打破事物的常規設計形式,力求以最豐富的內容、形式來展現。但人們每天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視覺資訊也是有過濾的,因為每個人每天所接受的資訊量非常大,而到底什麼樣的視覺資訊能夠讓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這也是人們所關心的。另外,視覺資訊要強烈,要不斷重複出現,要在空間環境中整體應用,來深化主題內涵,促進空間整體形象的完美表達,形成具有獨特個性的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從而使得人們對空間中的元素有著深刻的印象。

  (三)材料及工藝的創新與運用

  設計師要依據現實的材料和工藝,強化視覺資訊的意識與想象。另外,科技的發展始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成為了人們能夠製作出更先進實際成果的強有力的物質基礎。目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等的更新變化,使得技術的改革創新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果要在新的技術中發現更多新奇的可能性,就要依靠敏銳的創造直覺,以及不斷創新的材料和工藝技術,深化空間主題,精準地運用空間中適合的材料及工藝表達,提高空間的審美層次,從而才能更好地加強環境中的視覺效果。

  四、結語

  影院空間形態設計,不能只依照自身想法與經驗隨意確定,要在遵守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強化大眾的視覺感受,展現出設計者的獨特思想,探析大眾對影院空間的視覺環境需要,從色彩、光線、材質三方面分析影院空間形態設計的視覺要素,瞭解到視覺感知是感悟空間的首要前提,這是重要的營造影院空間視覺環境的思維方式。視覺感知是人們在空間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感官體驗,它與聽覺、嗅覺、觸覺一起幫助人們感悟周邊環境。影院空間視覺環境設計是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透過藝術造型設計來營造一個舒適、幽美的空間環境,滿足不同年齡人群的視覺需求。因此,設計師要從人們的視覺層面入手,掌握基本的視覺原理,對物體外形、色彩、光線和材質進行相應的創新設計,運用視覺規律將最佳的環境效果展示在有限的空間裡,從而提高影院空間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陳慎任.設計形態語義學:藝術形態語義[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周人忠.電影院建築設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3]王峰.環境視覺設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顧大慶.設計與視知覺[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5]陳子俊.影院發展的新趨勢[J].影視技術,2001(1):8-1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