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中的人物形象再思考論文

《巴黎聖母院》中的人物形象再思考論文

  本文旨在以較為不同的觀點討論名著中出場的部分角色,肯定前人的結論之餘,發表一些自身對此作以及此作出場人物與主流認知總體相同,細微不同的看法。全文分四段,分別以居第爾,卡西莫多,福比斯,克洛德等人為主。居第爾是一個曾經美好,中期醜陋,最後外形醜內心美的角色,古今中外很少有評論說到她,其實她是一個比較複雜,很有欣賞價值的角色。男主角卡西莫多雖是男主角,《巴黎聖母院》的原名《鐘樓怪人》也是指他,但是似乎並沒有名副其實的擁有男主角的各種特權。福比斯是一個“花瓶”,也是一個隨處可見的,自我中心得讓人厭惡的“花瓶”。克洛德長久以來被討論次數最多,不乏貶低斥責者有,支援平反者有,他的行為的確令人髮指,但是絕不是一個純粹醜的,壞的人。

  前人這樣評論《巴黎聖母院》的角色:“艾絲美拉達集真善美於一身,克洛德是淫邪、虛偽、兇殘的化身,卡西莫多外貌奇醜內心卻純潔高尚,而福比斯則徒有其表、薄情寡義。”但是我並不完全這樣認為。

  文章裡充滿很多巧合,包括很多人為的,各種巧合構成了一篇文章。不過這些巧合的正確名稱似乎是“命運”,而“命運”這詞,在大部人眼裡是不太好,然而註定發生的事。所以古今中外常有人感慨“這就是命運!”,想必雨果在寫這篇文章時,也曾如此感慨過不止一次。可饒是如此,我也更喜歡把命運稱之為巧合,命運這個詞太過壓抑,巧合感覺更輕鬆些,而且有句說,“無巧不成書”。

  一、從美到醜,最終外醜內美的可憐母親居弟爾

  本書所有人物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居第爾,也就是那位痛恨吉普賽人的修女,亦是女主角的母親。雖然她在書裡是個青春不再,容顏蒼老的婦人,但是她的確曾年輕貌美過。當年的她也是個出眾的美人,怎奈何出身低微,又年少無知。她最愛的自然是第一個說愛她的,身份高貴風流倜儻且出手闊綽的漂亮男人。然而漂亮男人允下的接她離開,娶她為妻的諾言註定沒有實現。而她接下來遇到的男人一個比一個身份低,一個比一個年歲大,最後她竟淪為最低賤的娼妓之流。好在小生命的出現拯救了她,這是一個小小的美好的巧合。沉浸在喜悅中的她沒有想到,另一個巧合會這麼快到來,吉普賽人奪走了她的女兒,讓她們母子分離了長達十六年。

  她痛恨吉普賽人是有理由的,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被她鄙視仇視蔑視的'艾絲美拉達,竟不是吉普賽人,而是她的親生女兒,並且在相認不久,她的女兒便香消玉損,多年來的仇恨竟換來這樣的結局。在這個可憐的母親身上,發生的巧合不算最多,可每個都足以使她癲狂。一點一滴的,把這個曾經美麗的女人摧殘成醜陋的婦人。以作者雨果的美醜對照原則來講,她一開始外表美麗,內心純真,姑且算作內外同樣美麗;後來的她外表醜陋,內心不可謂美麗,即使最後幡然醒悟,也不能算作純粹的美麗。她美好的外表不能保持下去,內心也在不斷變化。這不完全是她的錯,只能說她生在了不平等的時代。或者說,為了劇情的發展,為了讓故事更有戲劇效果,她以一個被巧合毀掉幾乎一切的配角身份存在,無怨無悔。

  我不知道記住這個角色的人有多少,但是我始終難以忘懷這個角色,大概是因為她是故事中被傷害時間最長曆史最久的角色。從她身上再聯想到女主角艾絲美拉達,就會覺出微妙的諷刺感。母女二人都是愛情至上的人,對所愛一往情深,信任無比,確實是聖母似的女性。不過,艾絲美拉達顯然比其母多出了堅貞不渝的品格,而她的母親居第爾相形下就有些自甘墮落的意味。對於這對母子,我想用“青出於藍”來形容,並非嘲笑,只是感到有點無可奈何罷了。究竟是怎樣的教育者才會培養出如此純粹的女子,又是什麼使她們最終變得遍體鱗傷?我想,養育她們的應該只是普通的人,傷害她們的卻是當時扭曲的法國社會。

  二、外表醜到極致醜到極致,內心純粹無比的卡西莫多

  再來說這部著作的男主角卡西莫多,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全文最悲慘的角色,比上文提到的居第爾還要悲慘一些。原因何在?因為他雖貴為男主角,卻沒有像絕大部分男主角一樣得到女主角艾絲美拉達的愛情。艾絲美拉達的愛情全部給了花花公子福比斯,到最後即使遭到背叛也沒有勻給其他男人一分,真可謂是至死不渝。

  我們可憐的男主角,因為自身醜惡的外表,長久以來生活在黑暗之中,好不容易照射到幾縷來自艾絲美拉達的光芒,結果卻還是沒能走出黑暗,光芒就壯烈地消散了。文一開始他是一個內外都是醜的人物,直至遇到艾絲美拉達,感受到她的溫暖,他才從內心深處甦醒了善的一面,美的一面。從那一刻開始,矇蔽他雙眼的黑霧漸漸消散了,他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內心,克洛德和鐘不再是他心中唯二的存在,他的心中如今只有一個——女神艾絲美拉達。

  這種因他人(克洛德)的命令而產生的巧合般的愛,是熱烈的,卻也是單方面的,因為得不到,又自卑得不敢靠近,使他做出了很多魯莽的事。譬如說,從刑場衝動地搶回艾絲美拉達,也只是將艾絲美拉達安置在聖母院裡,竟沒有分神去想真正意義上躲避災禍的方法。哪怕聖母院有避難權,這種躲藏也註定無法長久。果然,艾絲美拉達又被帶回刑場,處以絞刑。此時卡西莫多徹底瘋狂,竟不顧養育恩情,殺死了克洛德。

  在這裡不得不說,卡西莫多實在做得過於殘忍了。克洛德是養育了他幾十年的人,即使嫌他外貌醜陋,也早已看習慣了,能夠坦然的接受他;即使讓他做最髒最累的活,做搶人的壞事,可如果克洛德當年棄還是嬰孩的他於不顧,卡西莫多也沒有機會遇上他的女神。愛情的力量太偉大了,可在卡西莫多身上表現出的,卻是將對一個人的愛完全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這無疑對克洛德是不公平的,哪怕克洛德真的犯了不可饒恕的罪,性格扭曲的不似人類,做為被他撫養長大的卡西莫多也不該這麼對他。如果卡西莫多能稍微聰明一些,稍微冷靜一些,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可能就不會做出接下來一連串衝動的事了。然而他並不聰明,環境不允許他聰明,他還來不及後悔,就已經和心愛的女神相擁直赴天堂。

  用比較夢幻的說法來講,因為艾絲美拉達是女神,回到了上帝身旁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天堂她會不會愛上卡西莫多?這我們就不知道了。

  寫到這裡,就會發現我好像非常喜歡“外表醜的角色”,實則不然。我喜歡的是有個性的角色,有個性的角色不分外表好壞,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好角色,接下來再說說其他沒留下非常深刻印象,但也記憶猶新的角色們。

  三、外表美麗內在醜陋的花瓶福比斯

  說到那個被艾絲美拉達深愛至終,英俊瀟灑的福比斯,似乎也不常被人所提起。這或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實際上他是最接近我們普通人的角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居第爾那樣曾失去心靈支柱般的孩子,無法忍耐悲傷變得惡毒;也不是每個人都外表畸形,而遭到旁人遺棄;更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像艾絲美拉達那樣的女神,受無數人讚美推崇。福比斯就是一個永遠只為自己著想的凡人,他做的每件事都是對自己有好處的事。向高地位的人恭維,是為能達成自己向上爬的目的;對低地位的人蠻橫,是為彰顯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份;他貪圖美色,所以追求美麗的艾絲美拉達;他愛慕虛榮,所以又巴結著能給他帶來財富的百合花。一開始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向聰明伶俐的艾絲美拉達,會愛上這種只有外表好,嘴巴甜,裝腔作勢且腳踏兩隻船的男人。後來仔細想想,覺得可能是因為,作品中出現的男性角色裡,只有福比斯是看起來最出色的一個。克洛德性格扭曲,卡西莫多外表醜陋,其他角色大都身份低微,艾絲美拉達當他們是同伴,平等地愛著貧困的大家。一場英雄救美,艾絲美拉達自然而然愛上了救他的英雄,福比斯也看上了有美麗外表的艾絲美拉達。由於他中意的只是艾絲美拉達的外表,因此到最後失去了她,也只是愧疚和遺憾等自私的感情佔多數。福比斯為失去了一個漂亮的情婦而備感失落,枉負艾絲美拉達在他身上下那麼多的真感情。

  前文曾提到,他是最接近我們普通人的角色,如果每個人都能真善美,那麼艾絲美拉達恐怕就不會被稱之為女神了。正是福比斯浮誇造作,遇刺不敢澄清事實幫艾絲美拉達洗脫冤情,因膽怯而犯下讀者眼中的大錯的地方,讓我尤其覺得他是個被塑造得很真實,非常成功的角色。完全瞭解他並忍不住指摘他不中用的我們,自然無法像艾絲美拉達一樣,看到他虛偽表象的可愛一面,但是他這個角色也不是全無亮點。他的亮點就在於貪慕虛榮,空有較為崇高的身份,卻沒有什麼真本事,他的存在是為諷刺現實中的這類人,可惜諷刺歸諷刺,這種人還是大有人在。這個世界什麼類形的人都會有,個人有個人的生活方式、處事態度,我們可能沒資格多加指摘,但是這種兩面三刀,三心二意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還是越少越好。

  四、貌似複雜其實很簡單,並不是絕對壞的反面丑角色克洛德

  古往今來討論這篇作品的文章中,想必被討論得最多,最熱烈的,不是艾絲美拉達和卡西莫多,就是克洛德了。大家知道他一開始的確是個好人,領養畸形孤兒卡西莫多,照顧弟弟,對普通人亦是以禮相待,態度友好的。然而,從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他的心靈逐漸變得扭曲,作為一個神父,他在內心深處竟開始懷疑起宗教,羨慕起普通人起來。在這裡想說一下,歐洲教堂似乎和國內的廟宇不太相同,他們偏向把教堂建在人流較多的地方,也就是城市裡,方便佈教,同時為彰顯宗教的地位;而國內的寺廟常見於高山中(雖然近來很多寺廟躋身於大街小巷之中),距離城市或村莊較遠,為的是方便出家人修身養性。以我們國人角度來看,自然覺得把寺廟(教堂)建在遠離人煙的地方更好。出家人不問世事,理應遠離紅塵才可謂出家人。但是,畢竟亞洲和歐洲的宗教情況並不一樣,我們的佛教大體上是講究自身的領悟,他們的天主教或基督教等教,大體上將自身所知所悟傳遞給別人,從而讓別人受到感化,自己也得到救贖的過程。所以他們的教堂要建在人多的地方,以此來幫忙更多人,得到更多人的敬仰,進而順理成章地得到統治權。

  克洛德的轉變契機有二,一是升為副主教,二是遇上艾絲美拉達。他的地位提升,心裡的莫名感情越發騷動,艾絲美拉達就成了他感情爆發的突破口。他壓抑得太久了,感情尤為激烈,這感情中包含很多情緒,可以說他一方面愛著艾絲美拉達,一方面自暴自棄地肯定著趨近瘋狂的自己,可即便如此,心裡卻仍擺脫不了身份和倫理道德論對自己的束縛。矛盾至此,他再也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便把自己的醜態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艾絲美拉達、卡西莫多等角色、當然還包括我們讀者們的面前。這樣一來讓女主角怎麼可能愛上他?甚至於一點好感都不可能產生。克洛德愛得熱烈,然而已至中年的他因為長年禁慾,竟完全不懂得博取女性好感的方法。事實證明他夠狠毒,然而不夠狡猾。全文裡稱得上狡猾的或許是福比斯,不過他也是隻顧自己快活,不顧他人的自私角色而已。在已完成的著作面前不該說“如果”,可要是克洛德或者他的養子卡西莫多能聰明一點,那結果肯定大不一樣,不過那個時代大概容不下所謂的聰明人吧。

  五、分類敘述“完美”女主角艾絲美拉達

  最後來說說本作的女主人公艾絲美拉達,是一位集世間大部分人的美好品質,卻最終以悲慘結局收場的可憐角色。讀者因她的離去而扼腕嘆息,可正因如此,才會使人久久無法忘懷。她適合更好的地方展現她曼妙的舞姿、聰穎的智慧,高尚的人格,所以她去了天堂。這是一般人對她的看法,可她真的是如此完美的角色嗎?很可惜不是,艾絲美拉達這個角色充滿作者的幻想,對美的極致追求,導致艾絲美拉達看起來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神”,一個女神來當主角,或許是可以的,可《巴黎聖母院》這部作品並不是神話。顯然,比起完美無缺的角色,還是有瑕疵的角色更有欣賞價值,因為人正是因為有缺點才被稱之為“人”,已然“非人”的艾絲美拉達,是作者的幻想,也是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讀者的追求,我們喜愛她,敬仰她,憧憬她,可是距離她很遠很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