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新民樂探討的文獻綜述論文

小議新民樂探討的文獻綜述論文

  摘要:新民樂,一個現今正如火如荼,卻也飽受爭議的音樂現象,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他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新民樂是否能取代傳統民樂成為民族音樂的主流,更多的是新民樂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作為一項新事物,受到非議和批評時無可厚非的,這可以促使其更好地進行反思自己的優勢與不足,認清發展的前景,更好地進行理性發展。本文主要是從新民樂的概念;產生的原因;與傳統民樂的比較以及新民樂的不足之處和其發展前景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探索適合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新民樂;傳統民樂;優勢;不足

  縱觀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曾經出現過許多類似“新民樂”的概念,比如:新民歌、新歌劇、新音樂文化、新音樂運動、民族新音樂、新秧歌運動等。這些概念都在強調一個“新”字,“新民樂”也不例外。對於“新民樂”的概念,馬曉南在他的《關於“新民樂”的思考》一文中是這樣敘述的:“所謂‘新民樂’,就是指那種用中國傳統民族民間音樂作為素材來源,用中國的民族樂器並結合西方現代音樂文化中特有的編曲和配器手法、演出形式、多媒體技術以及包含了歐美文化模式的商品偶像、品牌等觀念而形成的有獨特視聽效果和時代風格的新的民樂演奏形式。”[1]新民樂的產生、發展、不足與它的前景,是很多人十分關注的問題,影響到新民樂乃至中國音樂以後的發展走向。本文將從以上幾個方面廣納大家之言,初步論述新民樂。

  一、新民樂產生的原因

  民樂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音樂,但近幾年來民樂始終處於低谷,老百姓不愛聽,音樂專業人士不願去研究,偶有喜歡民樂曲的,也多是一些老者,帶著一種懷舊的心情去欣賞一下而已。民樂的低迷促使了新民樂的產生。

  (一)新民樂產生的第一大原因——音樂文化間的融合滲透

  高敏在《也談“新民樂”》一文中對於新民樂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詳盡的敘述: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文化之間的相互滲透融合也越來越明顯。受到西方音樂文化的影響,中國音樂出現了中西結合的音樂模式。這種影響不僅僅是在音樂的表現手法上,包括演奏的形式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人們關注的焦點從音樂本身轉向音樂的外在表演形式,那種身著旗袍、正襟危坐的傳統民樂演奏形式已經越來越難吸引人們的關注了。演員的身材服裝是否勻稱漂亮,舞臺是否華麗,表演是否有激情,音樂是否夠動感成為受眾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就為“新民樂”的出現提供了最為合適的時機和背景。[2]

  (二)新民樂產生的第二大原因——新科技在新民樂中的運用

  對於新科技在新民樂中的運用導致了新民樂的產生這個方面,劉金祥在《淺議傳統民樂與新民樂的可融合性》一文中是這樣論述的:民族樂器在演奏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每一個樂器本身具有較強的獨立性,音色單調,難以融合。而MIDI技術的運用則可以補足這方面的缺陷,使音響效果豐滿,能很好地烘托舞臺效果,增強音樂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因而,民族樂器與電聲樂器的相互配合使得新民樂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3]

  (三)新民樂產生的第三大原因——市場經濟對音樂的影響

  閆蘇在《由“新民樂”產生引發的`思考》一文中這樣寫到:傳統民樂只是聽覺上的享受,而新民樂則是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享受。在以前只有廣播的時代,音樂都是用聽的,傳統民樂的侷限性也就表現不出來,而在今天這種媒體為主流的時代,僅僅是用聽的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媒體的產生使人們更傾向於聽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由傳統舞臺的平面到新民樂舞臺的立體;由傳統舞臺的燈光的一成不變到新民樂燈光的撲朔迷離;由傳統民樂舞美的平淡單調到新民樂舞美的豐富多彩,構成的一幅幅動感畫面無不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使得新民樂的產生成為必然。[4]

  二、新民樂與傳統民樂的比較

  無論是在音樂作品、音響變化,還是在現代化的演出造型、藝術的包裝手段上,新民樂都有全新的突破。

  (一)音樂作品

  倪俊在《談談“新民樂”》中認為音樂藝術作品是時代的反映。傳統作品的內容政治思想色彩濃厚,反映社會及時代的變化,即使作品流露出來的風格也是清新流暢、歡快自如的,但主題動機卻是嚴肅的。而新民樂作品透出的旋律內容多是以人們身邊的日常生活為素材,不像傳統民樂那麼複雜,內容除了具備傳統民樂的風格外,更多的是輕鬆活潑、自由的。人們在美妙的旋律中感受新民樂帶來的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的舒暢。[5]

  (二)音響多層次化

  劉金祥在《淺議傳統民樂與新民樂的可融合性》一文中就音響的多層次化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傳統民樂的旋律結構模式穩定,音樂線條缺少律動感,色彩也較為單一乏味,加之傳統的伴奏模式及配器手法也讓中國的音樂更為古典沉厚,就像娓娓說道的長者,話音讓人深思讓人回味。而新民樂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流行音樂的影響,旋律結構模式具有多變性,運用了電聲樂器並使用豐富別緻的配器手法。用現代的西方音樂形式改編京劇和崑曲等中國傳統音樂,用民樂演奏爵士和拉丁,用流行樂的編曲改造傳統民樂,電子樂的伴奏,大量炫技的獨奏和反覆的高潮,運用MI作,使音響的變化由強到弱再由弱到強,色彩豐富絢麗。[3]

  (三)現代化的演出造型

  在現代化的演出造型方面,多篇文獻中有所提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葉婷的《新民樂——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現代表達》一文。新民樂的演奏,從髮型到服飾再到表演形式,擺脫了傳統民樂的演奏模式,樂器大到古箏、揚琴,小到二胡,都可以隨意在舞臺上活動,演奏者方便自如,同時動感十足;用彈吉他的方法彈奏琵琶,用各種演奏技巧彈奏古箏,突破傳統的演奏模式,摒棄了民樂的保守、封閉、刻板的理念,打破了以往正襟危坐的音樂會的沉悶,取而代之的是隨心的自由。[6]

  (四)現代氣息的包裝手段

  何曉兵於《新民樂:傳統民樂的“XX”版?》一文中提到:傳統民樂中還沒有用高科技手段去強調舞美的效果,燈光上的一成不變,舞臺是純粹靜態的。新民樂中運用了升降舞臺、冷煙火,使演出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舞美氣象萬千,不斷變幻的燈光、瀰漫的煙霧、空中旋轉飄散的氣泡、翩然飄降的彩屑和鮮花,古老的中國民樂、華麗的西方演奏技巧,再加上精心編排的動人樂曲和流行化的包裝方式,產生了強烈的視覺衝擊。[7]

  三、新民樂國際化發展過程中的不足

  儘管以“女子十二樂坊”為代表的“新民樂”已經在國際上紅透了半邊天,她們所創造出的輝煌讓每一箇中國人驕傲。但是,不可否認的,在國際化發展的道路上,新民樂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透過對各位專家觀點的綜合與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新民樂缺乏一套合理的理論作曲體系

  宋政認為,新民樂目前並沒有藝壇合理的理論作曲體系,因此它在音樂創作和音樂演繹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不嚴謹、不合理、非藝術的因素。音樂的前途,主要依賴於作曲家的創作。現代中國音樂進入了以專業作曲家的音樂創作為主體的時代,中國音樂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專業作曲家的作品體現出來,僅僅看民樂演奏家的創作、音樂製作人的改變等非作曲家的努力,是成不了大氣候的。[8]琵琶演奏家吳玉霞曾說:“本國音樂家真正為本土音樂創作刻不容緩。民樂是我們的民族語言,如果創作上能將作曲技巧和民族樂思結合得更好,創作出來的作品會流傳的更為廣泛。此外,如果能夠從樂器的效能、音色等方面進一步發掘,民樂創作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這似乎應當引起當代作曲家的思考:如何創作出民族化、現代化、有中華民族風格和氣質、有高雅品味的音樂作品,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丁繼平在《帶著傳統的溫馨,走向藝術的成熟——關於中國新民樂創新的幾點思考》中的理解是:如果沒有藝術理論上的正確引導與認識,新民樂難免會走向“完全商業化”的歧途,這都應是新民樂興起的初衷。[9]

  因此,作為新生事物的新民樂,還有待於理論批評家的關注和扶持,從而更好的成長。當前的實際情況是,關於新民樂的理論批評與研討,並沒有在音樂學界的相國音樂理論家視野中引起更多地注意,更少見有系統、深入而又影響力的專題理論研究成果,這無疑是新民樂發展的不利因素。

  (二)新民樂對西方文化只能借鑑不能盲從

  關於新民樂與西方文化的關係,倪俊在他的《談談“新民樂”》中有著較為具體和深刻的闡述。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必然依存於一定的社會文化大背景,而中西文化的差異必然形成兩種不同型別的音樂風格。中國文化重人、重感情的藝術觀點和注重美與善的和諧統一,形成了偏於抒情與表現內涵的傳統文藝的美學觀點,並強調藝術的意境美和以潛移默化作用於審美客體。而西方文藝美學更側重於模仿和再現客觀,尋求美與真的意志,於是它首先發展起雕塑繪畫、史詩戲劇等模仿性較強的藝術,認為“只有找事物應當有的樣子創造出來的藝術才是美的藝術”,形成了西方文藝注重感官美的文化傳統。[5]

  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在“西方文化中心”價值觀影響下產生的“西方音樂中心論”,以至影響甚至牽制著中國民族音樂的反戰,產生出諸如“中國樂器的音色不夠優美”、“交響樂體現著現代文明,是衡量一個國家文化水平的標尺”等觀點。然而,任何時候、任何時期都不會有一個適用於一切社會的絕對文化價值標準,一個民族文化的產生和發展無不以這個民族的歷史積澱為基礎,並受這個民族的生存環境和社會時代的限定,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社會制度,都不是西方歐美國家的模式,它寄託了中國文化的思想和情感,貫穿和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我們不能簡單或片面地以西方音樂模式來發展我國的民族音樂,否則,只會讓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斷裂,逐漸被西方文化取代而不復存在。

  (三)新民樂必須突出中國民族音樂自身特色

  葉婷在《新民樂——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現代表達》一文中,提出了“新民樂必須突出中國民族音樂自身特色”的觀點。綜觀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傳承和流變是主流,但到了近代,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落後和西方文化的強勢進入,民眾的民族文化意識淡薄,民族音樂卓見遭到冷落,在音樂教育領域,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重視不夠,專業音樂院校的教育則普遍採用歐洲音樂體制,課程設定和授課內容均以西洋音樂為主,整個社會學習西洋樂器的人數遠遠超過學習民族樂器的人數。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是必然趨勢,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各國的民族音樂一定要以某種音樂形式作為衡量標準,逐漸走上同一化。[6]因此,在這種趨勢中如何讓我國民樂繼續擁有一席之地,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新民樂更要保持自己的立場,如果認為新民樂的國際化就是用中國的民族樂器將旋律簡單地爵士化、搖滾化,再放到國外市場去火爆一番,將自己的特色退卻去追求所謂的“與國際化接軌”——種種狹義的國際化,將會失去我國民族音樂自身特色。

  (四)新民樂要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

  宋政在他的《從“女子十二樂坊”透視民樂的創新》裡談到創新與繼承的關係的時候,是這樣敘述的:我國近現代隊發展民族音樂進行種種探索的同時,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同樣發生著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事情:南美人將他們獨特的民族音樂流行化處理後,在全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印度人在將西方音樂和樂器印度話後,繼續向世人展示著印度音樂絢麗多彩的獨特風貌。面對古典音樂在西方出現的困境,西方音樂界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開始尋找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的結合點,發展到今天已取得了相當的成績,歸結他們的成功之道,再綜合前面對國外一些國家民族音樂的論述,可以看出,他們都在追求著本國民族音樂的國際化,走著世界音樂的發展道路,但是他們是建立在對自己本國文化及音樂的深刻理解基礎上的發展和創新,並在音樂中保留了其鮮明的民族特色,才會讓他們的音樂真正成為世界音樂,因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才越具有國際語言。而我國曆史上民族音樂的成功傳承和發展的關鍵也在於此。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譚盾、瞿小松、陳怡等作曲家,在他們的交響樂作品中大量運用了中國民間音樂元素和民族樂器,成為他們在西方成功的關鍵,馮曉泉以新疆塔克民族的原始音樂為素材,創作了《雪山》,而《雨中花》也是根據明代“茶陵詩派”詩人李東陽的同名詩而作,這些都成為新民樂的典範。[8]

  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曾說過:“沒有民族性的音樂是不存在的,實際上,一般認為是全人類的音樂都是具有民族性的”。[10]中國的民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燦爛瑰寶,它揭示著中國民眾獨特的人文精神,因此,我們一定要繼承好,尤其是把那些經過千錘百煉的民樂之“靈魂”要傳承好,這也是新民樂發展之根本。但是,繼承的目的不是因循守舊,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文化格局多元化的趨勢加強,音樂文化也必將循著跨文化和多元化的趨勢發展,作為走向國際化的新民樂惟有堅持不斷創新、不斷交流、不斷融合的路子,才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和時間的檢驗。

  四、新民樂的發展前景

  馬曉南在《關於“新民樂”的思考》一文中提到:新民樂的發展是坎坷的,是歷經磨難的。在它剛剛形成的時候,就遭受到了眾多人的質疑,但也同樣被很多人所吹捧。它的發展前景是不明朗的,但也是充滿希望的,與傳統民樂的融合,取長補短,將是它的必然道路。[1]

  “新民樂”作為一種新的民樂演奏形式,在它誕生、發展的初期遇到各種各樣的非議、批評甚至不理智的聲音可以說是必然的。也許,這些反面的聲音的出現對還處在“襁褓”中的“新民樂”來說並不是壞事,至少,它可以提醒“新民樂”要認清自己,面對火爆的市場反應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

  “新民樂”要想真正闖出一條創新發展的道路,一方面要深入民間,汲取傳統民樂的精華,深入研究傳統民樂的特性;另一方面,要真正消化吸收西方現代音樂文化中的精髓,在音樂商品市場中,在成功的市場機制運作下,將兩者很融洽地結合起來。“新民樂”絕對不應該喪失民樂本來的味道,絕對不是民樂獨奏再加上流行的伴奏,它其實更像是一種應時而動的現象,之所以以“新”冠名,是因為人們注意到了它的成長勢頭。“新民樂”的中心仍是民樂,而所謂的“新”應該是建立在對中國文化及中國音樂有著深厚理解的基礎上。作為走向國際化的新民樂惟有堅持不斷創新、不斷交流、不斷融合的路子,才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和時間的檢驗。

  如今的新民樂,其發展是明朗的,也許它會成為一種新型的民樂在中國乃至世界大放光彩,也許也會如同泡沫一般銷聲匿跡於時代的新潮流之中。它在備受質疑的情況下,也同時被很多人所看好。可以這麼說,“新民樂”是在讚美和質疑聲中產生和成長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新民樂”比傳統民樂更具有市場,尤其是國外市場。現在專家們對於它的意見不統一,主要還是因為它是一項新生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論體系,還沒有走向成熟,形成系統。與傳統民樂相比,它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是傳統民樂是我國音樂的根本,是不可丟棄的。我認為如今發展的關鍵是汲取傳統民樂的精華,理解傳統民樂的內涵,將傳統民樂與新民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我相信質疑聲中的新民樂會走得長長遠遠,走出一條中國音樂發展的新道路。

  參考文獻

  [1]馬曉南.關於“新民樂”的思考[J].美與時代,2005(2).

  [2]高敏.也談“新民樂”[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5(3)

  [3]劉金祥.淺議傳統民樂與新民樂的可融合性[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6(4).

  [4]閆蘇.由“新民樂”產生引發的思考[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5]倪俊.談談“新民樂”[J].湖北社會科學,2002(7).

  [6]葉婷.新民樂——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現代表達[J].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05(3).

  [7]何曉兵.新民樂:傳統民樂的“XX”版?[J].中國音樂,2003(1).

  [8]宋政.從“女子十二樂坊”透視民樂的創新[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6(4).

  [9]丁繼平.帶著傳統的溫馨,走向藝術的成熟——關於中國新民樂創新的幾點思考[J].藝術教育,2006(5).

  [10]Susan.APrimerOnChineseMusicInstrumentsReleased[J].China&theworld(cultureexchange),2006(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