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恩不可通約性理論的思索論文

庫恩不可通約性理論的思索論文

  庫恩是二戰後最具影響力的一位科學哲學家,他從科學史視角探討常規科學和科學革命的本質,第一次提出了“正規化”(paradigm)理論以及“不可通約性”等概念,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觀的轉變”的觀點,深刻揭示了科學革命的結構,開創了科學哲學的新時期。本文以“不可通約性”概念為主線,透過分析“不可通約性”的概念以及其與正規化、科學發展的關係和其使用範圍,來重新認識庫恩“不可通約性”觀點在整個科學哲學中所佔的重要位置。

  一、“不可通約性”的含義

  “不可通約性”觀點是庫恩在其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來的,在1969年為本書(《結構》)寫的後記中以專節出現題名“範例、不可通約性與革命”,其文一開頭就講到他要澄清本書的一個重要基礎,即不可通約性及其在科學家關於理論選擇的辯論中的重要性的評論。

  庫恩認為科學革命的實質就是世界觀的改變,科學革命之前科學共同體的研究領域、信念和革命之後有本質的差別,正規化一旦改變,世界也隨之改變了。庫恩說“革命之前科學家世界中的鴨子到了革命之後就成了兔子”“不可通約性”的論點詳細地體現在庫恩分析科學革命的過程中,庫恩關於一門科學如何進步可以概括為下列開放的圖式“前科學——常規科學——危機——革命——新的常規科學——新的危機”庫恩認為在一門科學形成之前必然要經歷一段雜亂無章的前科學時期,直到某一規範得到某一科學團體堅持,並將其發揚廣大,得到社會認可時才進入到一個常規科學時期,庫恩認為常規科學即是解秘,科學共同體的主要任務是擴大正規化的範圍和精確性,他們透過各種觀察和試驗來驗證和發展常規科學確立的規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困難,遇到明顯的證偽,如果對一些困難他們失去了控制,常規科學就會出現危機,這時科學共同體會運用各種方法來修補危機對常規科學帶來的衝擊,但是,隨著危機不斷增多,當危機達到科學家不能修補之時,就會產生科學革命,確立新的科學規範,最終形成新的常規科學。在新的規範的指引下,科學家從事一種嶄新的科學活動,直到它重新陷入危機,爆發科學革命。

  整個科學的發展就是沿著這樣一條道路發展的,庫恩認為競爭者的正規化之間,在觀點上總難有完全的溝通,主要原因是革命之前與革命之後的常規科學傳統間的不可通約性。庫恩認為不可通約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⑴競爭著的正規化的支持者對於候補正規化所應解決問題的清單看法不同。正如庫恩所說“運動理論是否必須說明物質粒子之間的引力的原因,或者它可以只注意到這種力的存在呢?牛頓力學被普遍拋棄是因為不像亞里士多德和笛卡兒的理論,它暗示了後者對這問題的回答。當牛頓的理論已被接受時,一個問題因此就從科學中排除了。可是,那個問題是廣義相對論可以驕傲地聲稱已經解決了的一個問題。”(2)在舊正規化轉變為新正規化之後,它們通常收編了許多傳統正規化以前使用過的'詞語和儀器,既有概念上的也有操作上的。在新正規化中老的詞語、概念和試驗彼此之間有一種新的關係,其不可避免地導致兩個學派之間存在誤解。例如“那些因為空間不能‘彎曲的’而嘲笑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外行人,並不簡單是不正確或弄錯了。同樣,那些試圖發展起歐幾里得框架中的愛因斯坦理論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也是如此。”(3)競爭著的正規化的支持者在不同的世界中從事他們的事業。庫恩說“一個世界包含了緩慢下降的受制約的石頭,而另一個則包含重複自身運動的單擺。在一個世界中溶液是化合物,在另一個世界則是混合物。在一個世界嵌置於平直空間模型中,另一個則在彎曲空間模型中。”

  二、“不可通約性”作為正規化理論的邏輯起點

  《結構》一書是以正規化為中心展開的。庫恩在此書《序言》中就提到,他一旦找到了正規化的概念,長期困擾他的疑難頓時冰釋了,《結構》一書的草稿就不費力地完成了。庫恩認為我們的基本觀點已經被教科書誤導了,真實的歷史被教科書掩蓋了,如果想還原真實的歷史,必須打破常規,以一種新的科學觀去研究歷史。科學家群體普遍認為科學發展是一種累積的過程,後來者要比前科學完善、先進,科學發展是由不完善到逐漸完善的過程,各種科學理論之間雖然具體研究的物件不同,但作為一種科學觀,它們有類似的研究規則,依據此規則人們可以判別一種科學理論、科學命題是否正確。按照這種理解,科學理論之間是可以通約的。但是,庫恩認為這種觀點導致了科學家團體沒能正確認識歷史,他說“科學如果只是一堆現行課本中的事實、理論和方法的總彙,那麼科學家不管有沒有成就,也只能努力對這個總彙貢獻一二而已。科學的發展成了一點一滴的進步,各種貨色一件一件地或者一批一批地新增到那個不斷加大的科學技術知識的貨堆上。科學史成了這樣一門學科:它既要記載這個連續不斷的積累過程,也要記載阻止這一程序的障礙。”庫恩認為科學家運用編年史的方法去記錄歷史,去解讀歷史,會出現許多他們難以完成的任務。例如“氧是何時被發現的?能量守恆是誰先想到的?”逐漸地有些科學家這類問題的提法簡直就是錯誤的,或許科學科學並非是透過個別發現和發明的累積而發展的。庫恩把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科學學派,每個學派都有自我的特徵和信仰,都依據本學派的規則去認識世界,庫恩說“大多數科學的早期發展階段,是以許多不同的自然觀不斷競爭為特徵的,每一種自然觀都部分地來自於科學觀察和科學方法的要求,並且全都與科學觀察和科學方法的要求大致相容。這些學派之間的差別,不在於方法的這個或那個的失效——這些學派全都是‘科學的’——差別在於我們將稱之為看待世界和其中實踐科學的不可通約的方式(incommensurableways)。”庫恩所理解的科學學派之間的差別不在於哪個正確,而是彼此之間有一種“不可通約”的方式。

  庫恩在1969年為《結構》所作的後記中對“正規化”一詞重新作了解讀,他認為“‘正規化’一詞有兩種意義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著一個特定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信念、價值、技術等等構成的整體。另一方面,它指謂著那個整體的一種元素,即具體的謎題解答;把它當作模型和範例,可以取代明確的規則以作為常規科學中其他謎題解答的基礎。”庫恩界定的“正規化”概念,包括了科學共同體所共有的信仰、價值、技術構成等,這種獨特的構成正是一個共同體區別於另一科學共同體的核心內容,在闡述這個概念之前,庫恩運用歷史的方法,論述了科學發展的歷程,整個科學發展是沿著前科學——常規科學——危機——革命——新的常規科學——新的危機這樣一種模式發展的,前科學、常規科學以及新常規科學之間沒有一個共同的衡量標準,它們彼此不可通約,構成了獨特的科學正規化。所以,可以說,庫恩正規化理論的提出,是以“不可通約性”觀點為邏輯前提,沒有“不可通約性”的觀點,就不可能形成正規化理論。

  三、“不可通約性”與科學發展

  科學是在發展的,這對於廣大學者來說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科學發展是以什麼方式進行的,這個問題相對來說比較複雜,科學界對此爭論也比較多。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歸納主義、證偽主義、歷史主義等。在闡述“不可通約性”與科學之前,有必要對歷史上一些重要的學派對科學發展的觀點做一些闡述。

  1.歸納主義:這是科學界對科學發展的一個普遍的認識,這種觀點認為科學理論是嚴格的從觀察和試驗中推匯出來的,科學是被證明為正確的知識,離開了觀察和證明就無所謂科學的產生。科學發展基於歸納原理,這個原理可以歸納為“如果大量的a在各種各樣的條件下被觀察到,而且如果所有這些被觀察到的a都無例外地具有b性質,那麼,所有a都具有b性質”所以,按照歸納主義的觀點,科學的發展基於觀察,隨著觀察次數次數的增多,科學就會一步步走向精確,科學發展是連續、累積的過程。但這種觀點存在一個邏輯上的矛盾,即從單稱命題如何能推匯出全稱命題這是歸納主義無法迴避的問題,也是整個科學界最難解決的邏輯矛盾。大衛·休謨在十八世紀中期就指出了歸納論證的形式:

  “歸納原理在x1場合成功地起作用。

  歸納原理在x2場合成功地起作用,等等

  歸納原理總是起作用”

  證明歸納原理正確性的全稱陳述是從記錄這個原理過去成功運用的單稱命題中推匯出來的,這是個迴圈論證的方法,不能證明歸納原理的正確性。

  2.證偽主義:證偽主義的代表人物是波普爾。證偽主義提供了一種研究科學發展的新方式,他們認為既然科學不能從歸納中總結出來,那麼就應換個角度去驗證科學的正確性,即科學發展要透過證偽的方式,透過試錯法,在推測和反駁中不斷進步。證偽主義的基本觀點認為“全稱陳述的謬誤能夠從適當的單稱陳述中推論出來”。例如,“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觀察到一隻烏鴉不是黑的”,那麼就可以證明:“所有烏鴉都是黑的”是錯的。但是,證偽主義也有其侷限性,證偽主義需要觀察,而觀察又依賴於一定的理論,如果觀察依賴的理論不能得到證明,那麼,證偽就可能出現錯誤。“如果形成某種理論或某種理論組成部分的某一或一組全稱陳述和某種觀察陳述相牴觸時,錯誤的也可能是觀察陳述。當理論和觀察發生衝突時,並沒有這樣的邏輯規定:應該摒棄的一定是理論。很可能被摒棄的是易謬的觀察,而被保留的倒是與觀察相牴觸的易謬的理論”。

  3.歷史主義:代表人物是庫恩,他認為不論是歸納主義還是證偽主義都經不起歷史證據的比較,研究科學的發展依據科學史的發展。庫恩把整個科學發展分為了六個階段,即前科學、常規科學、危機、革命、新的常規科學、新的危機,他認為各個階段中的許多科學共同體都擁有一個區別於其他共同體的正規化,正規化之間是不可通約的。庫恩認為科學的發展,就像達爾文所說的生物進化一樣,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但是總體是朝好的方向發展的。筆者認為,庫恩提出的“不可通約性”論點在解釋科學發展上起到了兩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在常規科學時期,科學共同體的任務就是解秘,不斷擴大常規科學應用的範圍和精確性。庫恩認為“在常規科學時期,一些巨大的科學成就會空前地吸引一批堅定的擁護者,使他們脫離科學活動的其他競爭模式。同時,這些成就又足以無限制地為重新組成的一批實踐者留下有待解決的種種問題。”“不可通約性”就保證了各個科學團體在常規科學時期,能集中主要精力研究正規化中出現的問題,推動正規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在科學革命時期,當常規科學中產生的問題超出了科學家解決的範圍就會釀成科學革命,經過科學革命後科學共同體建立了新的正規化,這個正規化與革命之前的正規化是“不可通約性”的。因此,在“不可通約”的前提下,科學家才可能建立新的正規化,並推動科學發展。

  四、“不可通約性”的使用範圍

  庫恩在提出“不可通約性”論點後,在科學界引起了很大爭議。“不可通約性”的信奉者認為不同正規化下的科學團體在不同的世界工作,他們看到是不同的東西。庫恩也指出,不同正規化之間沒有優越之分,只有信仰不同,這就等於承認了不同正規化下的科學團體從事的理論研究都是正確的,沒有正誤之分。這種觀點遭到了許多研究者的反對,他們認為庫恩提出的“不可通約性”論點是一種相對主義的觀點。“事實上,許多人都指責庫恩是相對主義者。例如,美國馬里蘭大學科學哲學研究中心,著名科學哲學家夏皮爾就尖銳地批評庫恩‘走向了徹底的相對主義,否認了科學進步,因而同樣背離了實際科學,並使科學哲學走進了死相同’。”[3]國內許多學者對庫恩的論點提出了批評,他們認為科學就是對客觀現實的一種反映,各個理論可能對客觀現實的反映的程度不同,但是他們之間是彼此聯絡的,承認“不可通約性”就相當於承認理論是一種封閉的體系,沒有與其他理論的相融性。

  研究庫恩“不可通約性”論點一定要注意它的使用範圍,“不可通約性”並不是對任何理論都適用的。筆者認為,此論點只能適用於“元科學”領域,並不適合於現代的“交叉科學”領域。所謂“元科學”是指奠定了某一科學領域長期發展的基礎,比如,亞力士多德的動力學、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下轉第13頁)(上接第23頁)等,這些科學的產生,對今後這個領域科學的發展長期起到一種指導性的作用。在這些“元科學”領域,“不可通約性”是存在的,信仰亞力士多德動力學的科學家和信仰牛頓力學的科學家是處在不同的世界當中的,同樣,信仰牛頓力學的科學家和信仰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科學家也是在不同的世界當中的。但是,在當代“交叉科學”領域,各個學科之間是可以通約的。比如,科技哲學這門學科,它以“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為名,侵入了社會科學領域;以“科學與人文”為名,侵入了人文學科領域;以“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為名,侵入了自然科學領域。當代交叉學科普遍存在,各個學科之間聯絡的更為緊密,研究的物件、工具之間是可以通約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