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建設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徑論文

學風建設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徑論文

  高等學校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就必須重視學風建設,因為學風從精神上支援著一所高校的生存發展。學風不僅僅是高等學校存在與繼續前行的奠基,還與提高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密不可分。當前高等學校強調內涵式發展,學風建設就是對其重要的體現,除了反映高校的管理、辦學水準,還體現了高等學校的辦學傳統和理念、大學精神以及歷史積澱[1]。而學風對於學生而言就體現在學習態度、目的和學習紀律等各個方面[2]。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班人,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而學生進入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只有學到知識才能在進入社會的時候將理論付諸於實踐。大學生剛入校就會受到現有學風的影響,在不採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週而復始形成良性迴圈或者惡性迴圈。而當前各個高校都存在著不良學風的影響,比如遲到、早退、曠課,上課聊天、睡覺,對學習缺乏動力和興趣以及考試作弊等。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在當代大學生的生活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從而也就產生了上課玩手機,沉迷網路等“低頭族”。這大大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久而久之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因此,需要透過學風建設來規範大學生的學習行為,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此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校正常的生存發展。王進欣和王今殊在研究中提到學風具有差異指向性,其中教師,學生,教輔這三個主體能夠影響學風狀況的走向,學風狀況是這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必須在學風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這三者的作用以及這三者之間的關係[3]。學風建設途徑按環節可以分為課堂內和課堂外,其中課堂外學風建設還分為課前和課後。比如說課前透過班會、講座以及分享會等形式做好大學精神的激勵教育,人生規劃教育、專業思想教育以及學習紀律“約束性”教育等[4]。課中主要以代課教師和學生為主體透過點名,批評教育等形式約束學生行為,保證課堂秩序。課後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多過載體,共同推進,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透過朋輩幫扶等形式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力,透過批評教育對紀律性較差的學生進行監督約束。因此本文認為加強學風建設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途徑:

  一、課前充分發揮教育、引導作用

  課前我們主要透過教育、引導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等。目前大學生受到社會外界的不良影響,導致很多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觀,考大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興趣和研究,更多是功利的為了獲得學位證和畢業證,從而導致學習過程中不努力,考試的時候弄虛作假。久而久之,學風中逐漸形成了誠信危機,最終導致學生因考試作弊被處分或者取消學位,對學生心理和未來發展帶來嚴重的雙重影響。因此,在學生進入課堂前,我們首先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人生規劃,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案,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學業的.長短期目標;其次,做好大學生的精神激勵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再次,我們可以透過班會、講座以及分享會等形式做好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加強學生的誠信意識;第四,透過專業課老師給學生進行專業課的課前教育,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最後,還應該在課前給學生明確學校的規章制度,在思想上讓學生感受到行為的約束感。

  二、監督、管理為輔,佔領課堂教育主陣地

  在課堂中,學風建設就與教風建設密不可分。目前在高校中經常存在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看小說以及交頭接耳等不良風氣,我們僅僅透過點名,佈置課堂作業以及記錄平時成績的形式約束學生行為,讓學生進入課堂,往往導致學生人在課堂而心不在焉。從教師的角度來分析,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進入課堂,還要讓學生真正的聽進去、學進去,這就要求老師不能照本宣科,將課枯燥乏味的課本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要透過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形式,改進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透過雙向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真正的寓教於樂。

  三、幫扶與處分相結合,變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

  在課後,應該對學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這時不僅僅體現了任課教師的重要性,也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的重要性。在課後,任課教師可以透過佈置課後作業讓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自主能力,幫助學生變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也可以安排部分學生參與自己所研究的專案或者課題,提升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能力。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要對存在不良學習行為的學生進行教育和疏導,幫助他們分析不良學風現狀產生的原因以及可行的解決辦法,透過朋輩幫扶,一對一幫扶等形式對他們進行學業上的幫助。對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按照學校規章制度進行處理,從而約束他們的不良學習行為。

  四、線上線下相結合,多過載體,共同推進

  隨著科技時代的高速發展,網路已經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當代大學更是將時間都花費在虛擬網路中。因此,我們也可以依託網路來加強學風建設,佔領網路思想新陣地。目前,已經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藉助微博、微信以及QQ等網路平臺推送積極正面的博文來對大學生思想起到正面的引領作用。我們也可以透過這樣的平臺對學生開展課前的學風建設相關性教育,課後透過網路平臺關注學生學習動態並採集學風方面的資訊,從而全方位的加強學風建設力度。

  參考文獻:

  [1]吳夢秋,程光旭.用ISM分析影響高校學風建設諸因素的關係.中國大學教學.2009(4):77-79.

  [2]王力.高校學風建設及其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學學風建設為例[D].上海:復旦大學,2008.

  [3]王進欣,王今殊.高校學風建設關鍵因素分析———基於江蘇師範大學學風報告資料.江蘇師範大學學報.2014.5(5)16-19.

  [4]王建輝,陳大鵬.當代大學生學風狀況及學風教育方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111-11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