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鐳射加工技術的課程設定論文

小議鐳射加工技術的課程設定論文

  課程的設定應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鐳射加工技術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根據這一特點,教師首先要注重針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以形成其基本的社會生存能力。學生在校兩年裡,要強化他們鉗工、焊工、維修電工、電子焊接、數模電的實驗、實訓等實踐性教學與管理,準確使用常用儀器儀表、掌握基本測試方法、熟練組裝鐳射器,在除錯以及故障分析等方面進行專題訓練,增加鐳射焊接、鐳射切割、鐳射打孔、鐳射熱處理以及鐳射內雕等產品的實訓活動,力求使產品的設計性、趣味性、綜合性都能有所提高。其次,教師要制定一系列活動方案,定期舉辦“我愛小發明”“世界著名建築拼圖”“我心目中的潘多拉魔盒設計”等活動競賽專案。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教學特點,促進學生儘早成為一名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課程的設定應能充分適應機光電等行業對職業崗位的需求

  專業課程設定上始終堅持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調,以職業生涯為背景,以崗位需求為依據,在“貼近生產、貼近工藝、貼近裝備”的思想指導下,在鐳射加工產品設計、生產、工藝,以及鐳射器的安裝、除錯、檢測及維護綜合能力培養為核心上下工夫。認真分析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針對中職教育的宗旨和鐳射加工技術專業崗位的社會需求,適時調整課程內容、最佳化課程體系,使課程具有實用性、實踐性、科學性,幷包含更多的現代技術和新應用技術。針對中職院校鐳射加工所涉及的機械加工類、電工電子類的教學內容,我們開發並編寫了《機械基礎》《機械製圖》《AutoCAD技術》《EzCAD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和《裝置控制技術》等專業課程。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突出了對《鐳射原理》《鐳射加工裝置》和《鐳射加工工藝》核心課程的教學,藉助“校企合作、工學聯合”的平臺,將行業企業的生產標準和生產流程引入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完善了鐳射加工的產品製作工藝,得到了指導教師、行家、企業領導的充分支援和肯定。

  課程設定應注意統一性、地方性的有效結合

  課程的統一性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統一性課程是指基礎課程模組。在參考國家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我們把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和音樂欣賞等納入基礎課程體系模組之中。這樣,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不僅為專業課程地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今後走上社會,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創造良好的條件。課時分配應不低於總學時的.30%。同時,課程設定應具有地方性特點。面對地方經濟發展戰略一盤棋,鐳射加工技術專業的課程設定必須與學校專業發展同步,切合地方產業發展的大局,讓教材開發和課程設定具有鮮明的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辦學特色。只有把統一性和地方性有效結合,才能適應社會需求,為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課程設定要與師資隊伍的建設相結合

  師資隊伍包括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實驗實訓等。它對推動課程的整體改革,推進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我們每年選派1至2位教師到武漢高校進行鐳射加工技術專業培訓,以此提高教師理實一體化教育教學水平。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四方面:一是接受鐳射加工技術對當代社會發展所起作用的感性和理性認知培訓,感知新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革;二是對接受培訓的教師進行鐳射加工專業理論水平的培訓,為夯實技能功底打好基礎;三是藉助“中國光谷”技術優勢,讓教師到鐳射裝置生產企業進行技能專項訓練;四是邀請來自全國中職院校的部分優秀教師、高校專家、行業精英等,一起研討課程設定、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以便使課程設定更趨於合理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不可否認,雖然我們開創了將鐳射加工技術引入中職課堂的先河,但是作為新興專業,課程設定畢竟還處於起步階段,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敬請各位同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以便讓課程設定日臻完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