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邊城夢- 大學隨筆

似是而非邊城夢- 大學隨筆

  一度以為,如果不用上大學,我就將在寧都這座小城裡平淡地過完一生,甚至到死也不會和外界扯上多少瓜葛。

  寧都,確乎是一個養老的地方。

  幸或不幸,好一陣子的熱鬧塵埃已定。鐵路不修了,核電站不建了,倒是盡力建起了汙水處理站。於是,寧都愈發地保持了它的原樣。而身處其中的我,一不小心就會有寧都與外界相對靜止的錯覺,彷彿時間也忘了經過這裡。

  用地理老師的話來說,寧都是“山好水好空氣好,各種災害難得找”,而這,恰好很適合養老。

  “綠草青衣巷,江南杏雨村”,幾百年前的寧都應是如此。

  信步江南,左顧右盼。忽而伸手接住一片杏花,就彷彿接住了整個江南的花開時分。細雨如絲,空濛迷離。踏進這座安詳和泰的小村,看著往來賓士的歷史,竟忽然,有種失落於光陰遺蹟之感。綠草青苔,老院古宅。著一襲青衫浪跡於此,在時光的.各個縫隙中回顧曾經,在足音迴響的幽深雨巷裡翹首未來。

  若早生一紀,當有此殊榮。

  如今,雨巷尚能殘存少許,而曾踏足其上的人,卻已盡作黃土。

  我忽然無比懷念起民國這段戰火紛飛的時期。只因那時,還有青衫,還有大師,還有,如今遺失的風尚......

  如邊城者,非得有一種風尚才可。不然的話,就算是寧靜也會變成窒息,沉沉地壓抑著我們停滯的心湖。

  而現在,高樓迭起,田野難覓。放眼望去,千篇一律。像蟻巢,像蜂窩,更像枷鎖,囚著杏花凋盡的江南。畢竟不是那種烙在血脈裡的熟悉,也終究不如曾經的木架樑簷來得美麗。哪怕已對望近百十載,也依舊帶了陌生的眼神。更毋論,商鋪蜂湧,書店退避。安家何處?巷角偏僻。像山水,像風光,更像動物,本已不多的生存空間仍被一步步削減殆盡。自古以來,縱江南富麗,怕也有不少墨客平民都曾貧病交加,而如今,卻輪到了書店......人何以堪?!

  我懷念著那種風尚,“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藏萬卷書,投野村家。”但我多渴望這些事不必以隱匿深山作為前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