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不止是一朵小紅花教育隨筆

孩子需要的不止是一朵小紅花教育隨筆

  隨手翻開3月份的幼教核心期刊,裡面的內容很豐富,有教師的一些教育經驗,有“通向數學”課程教學與研究專欄,有活動方案、教養筆記,也有託班教養及教育文等,但對我啟發最大的是一個點題徵文中的一個話題《我想再變一次魔術》。首先,他的題目深深吸引了我。隨後,在認真讀了這篇文章後,使我領悟到了一些教學活動中從未碰到的事情,令我受益匪淺。

  《我想再變一次魔術》是一個小班科學類的活動,教師首先準備了一些糖、橘子、小石子、奶粉等,請幼兒當一回魔術師,幼兒透過操作,自己動手攪拌,發現“融化”的秘密,幼兒能把杯裡的糖、奶粉等一攪拌就變沒了,但由於俊俊杯裡的橘子沒有變成功,又不能變成橘子汁,杯裡還是橘子,俊俊很不開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沒有對俊俊研究的結果加以引導,反而利用這個例子,正好讓大家知道有些東西是不會變沒的,透過教師對這個情況的處理方式,而引發的一番討論。

  其實,在表面看來,我覺得老師的處理方式沒有多大的錯誤,感覺俊俊沒當成功魔術師,教師還獎給他一朵小紅花,是在鼓勵他。雖然俊俊臉上沒有之前那麼沮喪,但對於剛開始的變魔術研究,俊俊還是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在孩子的印象中,橘子可以攪成橘子汁,應該能把它變出來,但是,對於這樣的問題,教師沒有考慮幼兒的感受,也沒有正面去幫助幼兒,讓孩子感到困惑。教師主要把關注點放在幼兒知識的`學習上,而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從中,使我知道了在教學中,教師關注的其實不是實驗的成敗,而是每個幼兒在活動中的發現,對於俊俊這樣的孩子,我們更要給予關注、支援和鼓勵,以滿足繼續探索的需要,幫助他在實踐中建構自己的經驗。

  在此,我想到了平時在教學中的一些感想,對於工作經驗不長的我們,為了能夠把一節課完整的上下來,會把教案當做活動的過程來上,特別是在科學類的操作中得出的結果時,可能需要反面的實驗結構,或許剛好藉著一位幼兒的情況,來引出自己預設中的知識點,沒有感受幼兒的心理,這樣,從教師的角度去考慮,自己達成了共識,上好了一堂完整的課,但從孩子出發,卻是觸動了他們幼小的心靈。而感覺不開心,甚至很委屈。

  教師是“傳”者,幼兒是“授”者。因此,教師就是一盞指航燈,指引幼兒通往前面的陽光大道。歸根到底,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只有在平時認真觀察孩子,才能使幼兒的身心更有利,更健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