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保意識對孩子的影響的幼兒教育隨筆

關於環保意識對孩子的影響的幼兒教育隨筆

  《指南》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而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和家庭都應該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瞭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援,透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

  桐桐,是個聰明、善良又淘氣的女孩子,一次在家休息一個月後,生性好動的她在幼兒園養成的常規習慣已經基本被打亂了。每天,都有不同的幼兒上老師這裡告她的“狀”,打人,掐人,大聲喊叫,不團結幼兒,無紀律觀念已經習以為常。我們日常的批評教育也無濟於事,這就給別的家長帶來了一種困擾。桐桐的父母幾乎不來幼兒園,聯絡電話也都是爺爺奶奶的號碼,我們也試圖和每天接送桐桐的爺爺進行了溝通,但是爺爺總是板著臉說: “我家這孩子,你要是不惹她,她不會打人的。”弄的我們很語塞。記得有一次,桐桐把一個孩子推倒了,那個孩子很生氣,於是兩個孩子各不相讓,你一拳我一掌的打了起來。老師給他們和好後放學的時候,桐桐看見自己的爺爺來接她,突然大哭起來,並告訴她的爺爺:“小朋友欺負她,還打她。”桐桐爺爺聽後也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找出那個孩子大罵出口,還要打那個小朋友。當時的我特別難過,難過於桐桐爺爺的這種教育方式對將來的桐桐會造成的影響,更難過於這位老人給其他孩子造成的傷害。老人的做法雖然不可理喻,但是也說明了家園共進、互相溝通這一方面出現了問題,需要我們做教師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我們幼兒園提倡教師家訪的做法,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們應該和桐桐的父母取得聯絡,相互溝通。就這樣,我們如約去了桐桐的家裡,也受到了桐桐父母熱情的接待,我們為桐桐精心挑選了一個她最喜歡的芭比娃娃,作為老師送給她的禮物,開始了家長談話。

  從家訪中得知:桐桐的父母在電信業務部和財務部工作,經常出差,所以一直把孩子放到爺爺奶奶那裡照顧,有時一個星期也見不上一次面,而爺爺奶奶就這麼一個孫女,只知庇護孩子,誰也不能說。誰也不能打,有一次爸爸把桐桐說哭了,爺爺奶奶就一直埋怨,還把爸爸攆了出去,一個星期沒和爸爸說話。桐桐爸爸說: “爺爺原來在交通局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但是由於他的性格很倔強,所以有些事情一直順不過來。”聽到這裡,我對這位老人改變了看法,多了一些理解。對於桐桐,我們首先給予了肯定,但是,我們認為桐桐的問題並不都是爺爺奶奶造成的,我想:桐桐的聰明不能因為父母的原因而失去發展的機會,哪怕我們每天和孩子一起呆上5分鐘,吃一頓飯,講一個故事,都能在無形中教育和啟迪幼兒的`思維發展。父母認同了我們的看法說:“是的,一直以為孩子還小,也嫌累,懶得去管她,但是當看到開放日的學習情況及在舞蹈班特長活動的表現時,才覺得該關注孩子了。”我們為桐桐的爸爸媽媽講了一些針對桐桐壞習慣的教育方法。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幼兒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也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家長的觀念與教育也很主要。家園一致的重要性更為重要。因此,希望家長朋友都能認識到這一點,積極的主動的與幼兒園保持一致。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一定要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我們要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做人”。此次家訪收穫了許多,拉近了老師和家長及幼兒之間的距離,也找到了很多問題的真正答案。讓我可以對孩子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護,讓孩子從內心深處認同、理解、接受老師的教育,開啟孩子的心扉。

  家訪,不僅是一種教育方法,也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其效果取決於老師掌握此門藝術的能力,根據幼兒的家庭環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使我們更清楚的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使幼兒能更好地揚長避短,形成最佳的轉變機遇。從這個意義上看,家訪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使幼兒園的素質教育得到延伸,得到滲透,得到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