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胡適的四十自述雜文隨筆

讀胡適的四十自述雜文隨筆

  胡適原名胡洪騂,這個名字一直用到他去美國讀書。當年他為了考庚子賠款支援的美國留學機會,擔心考不上被朋友和學生笑話,臨時改名為胡適參加考試,結果如願考取,以後就一直用了胡適這個名字。

  胡適生於晚清,他的父親胡傳是當時臺東直隸州知州,直隸州是當時清政府直隸州制度下的一個臺灣行政區劃,管轄的範圍相當於今天的臺東縣和花蓮縣,知州是行政區劃的最高長官,按清政府的官階安排屬於正五品官員。按現在的說法,幼年的胡適屬於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而彼時的政府官員也是透過層層科舉選拔擇優錄用,這樣一來,三歲的胡適是有很好的生活和求學基礎的。然而好景不長,當時正逢中日甲午海戰,胡適的父親負責海軍防務,在戰事後期身患重疾,而受戰事掣肘不能離開,耽誤了治療時機,不久以後死在廈門。

  父親的死對整個家庭的打擊是巨大的,沒有了經濟來源,整個家庭靠著父親生前當官的積蓄生活,年輕的母親一人挑起整個大家庭的重擔,同時還要做胡適幾個異母兄弟姐妹的後母。

  然而身負這些困難,母親給了胡適無微不至的關愛,雖然經濟困難,在胡適的教育花費上毫不吝惜,加上平日裡嚴加管教,讓幼年的胡適順利度過幼年時期的學習階段。

  讀這一段幼年胡適的求學經歷,深感胡適的思想啟蒙,應該歸功於母親,她對胡適的關切之深和管教之嚴,慢慢培養了幼年胡適勤勉、務實的求學態度。在教育上不惜投入,又讓胡適從老師那裡得到比其他童年夥伴更耐心,更細緻的指導,每個字每句話都有老師俯首貼耳親自講解。這樣的胡適,就像一棵有充足的陽光雨水滋養的樹苗,為後來的求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九年求學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老師和母親悉心教導下完成基礎教育,學會識字唸書,熟讀四書五經等教材。第二階段屬於胡適的思想啟蒙階段,他學會思考,求知若渴。一次偶然讀到《水滸傳》的經歷,讓他對小說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那個知識來源極其貧乏的年代,興趣驅使他翻遍十里八鄉的每個角落,讀了附近幾乎能夠找到的所有的小說書籍。

  還有那些在悄無聲息的思想啟蒙過程中,頓悟般的瞬間,就像思維的冰山經過了漫長汲取凝固過程,長出水面的那一瞬間,四十歲的人回憶起幾十年前那個瞬間,那個思想上受到無神論啟發的瞬間,細節清晰得就像是昨天剛發生的事情一樣。

  如果說幼年時期的胡適,在母親呵護下的求學過程是溫暖、新奇、無憂無慮的體驗的`話,少年時期的胡適離開母親到上海獨自求學的經歷,則讓他初嘗苦澀、艱辛、無奈、成就、挫折這些真實人生裡的第一口清晰味道,也讓他有了信仰的初體驗。

  在上海,胡適求學輾轉三個學校,無一畢業,讓他深深體會到受教育的不易。動盪的社會國事戰事讓少年腳下的求學土壤猶如流沙,沒有立足的根基,而當時的少年僅僅感受到那一層無奈和難以穩定,還完全沒有變局破局的自主意識生長出來。

  在身心流離之間,艱難求學的日子,有一些無奈空洞無意識借酒精填滿,意外收穫一番荒唐和現實的冰冷體會,伴隨著對母親溫暖苦澀的思念,就這樣,有意無意的,胡適獲得了赴美留學的機會。

  在那樣的無望年代,吃飽穿暖、受教育尚且艱難,就更不要提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那些思維開關,掌管著當下人的緊張和敏感:幸福感,成就感,夢想,財富,正能量。顯得我們無比矯情和脆弱,讓我奇怪的是,當時怎麼就沒有憤世嫉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