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停的爭執中過著日子的雜文隨筆

在不停的爭執中過著日子的雜文隨筆

  在吃午飯的時候,老太太對老頭子說:“你給女兒留點錢,等女婿回來時幫著買袋面,家裡沒面了。”

  做飯時已經答應過老太太了,看來是白說了。又來這一套,女兒給父母孝敬點東西,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怎麼會算計花了多少錢?又不是超出了承受能力。每一次都要說一些讓人心裡不痛快的話,卻只估算最小開支,還總要裝做很明事理的樣子。

  剛從醫院回來的老頭子看了看麵缸,說:“最起碼還能吃一週,等沒了再買。”

  “出了門就是商店,什麼東西都不缺,就是現在用也是分分鐘的事,有什麼好擔心的。我都給你說了,等下午涼快一些我就去買。”女兒又說一遍。

  “就是,吃一吃再說。等沒了,我去買。”老頭子說。

  這個話題就給岔過去了。

  吃過飯,女兒在廚房收拾。老頭子去洗手,老太太拄著柺杖,又跟在身後強調道:“面沒多少了,又該蒸饅頭了。”

  “媽,我爸可生著病住著院呢,這種小事我來做就好。你能不能別說了?”專門回來照顧老頭子的女兒,忍不住插嘴道。

  “我沒說讓你買,你身體也不好,拖不動。我說等小張回來了再買。”

  “有小車拉有什麼拖不動的。”女兒繼續忙著,本想著這件事就這樣說好了。

  老頭子瞭解老太太的性格,如果她唸叨的事情不給解決,她就會不停地在你耳邊叨叨,直到你想要清靜,順著她的意思辦完拉倒。家裡的大事小事,老頭子幾乎沒有一件能扭得過來,最後一定是老太太贏。

  沒過一會兒,老頭子站在廚房門口,手裡拿著一百塊錢,告女兒說要去買面。

  女兒一下子就來氣了,衝出去衝著媽媽喊:“老媽,是現在就要用嗎?都等不及我洗完鍋,都不能讓我爸休息休息!”

  女兒擦乾手,拉起小車,給老頭子說:“你不管了,去醫院休息去。”轉身就出了門。

  老頭子不放心,跟著女兒出來,告訴女兒在哪家買,買什麼牌子的。如果他不出來,回去也要遭老太太一頓數落。

  “就你們兩個人吃,馬上天又熱了。你們為什麼不買小袋的呢?又好搬,又新鮮。這次我先給你們買一大袋,下次若我不在家,就買小的。搬不動別勉強,讓店裡的人給送到家裡去,幾塊錢運費而已,別心疼錢。年紀大了,不傷身體才是最重要的。”走在路上,熱辣辣的'太陽正掛在頭頂,女兒邊走邊叮囑著老頭子。

  十分鐘而已,就將一袋麵粉拉到了樓下。女兒換老頭子拉著車把,自己在下面抬起來,上了二樓,進了家門。

  老太太就在門口站著,衝著老頭子氣沖沖地喊:“誰讓你現在拿出小車了,誰讓你現在去買面了,嗯?每一次為你的身體考慮,反倒給我倒打一耙地栽贓,都成了我的不是。”

  “不是你是誰?你嘈嘈的事情哪個不辦可以。”老頭子回敬道。

  “好了,都別說了。面買回來了,就行了。生哪個閒氣幹嘛?”女兒打著岔說,大熱天的氣大傷身,都那麼大年紀了。

  “看你老了,搬不動了,我才說讓孩子回來了弄。你可倒好,大熱的天,就要現在去,你講不講點道理?”老太太不依不饒。

  “是我不講道理。都給你講清楚了,你還不停地叨叨,不買能行嗎?”只要一發生爭執,老頭子向來佔不了上風。

  “爸,你去醫院午睡吧!”女兒給老頭子使個眼色,讓他走,去躲個清靜。

  “你爸總是這樣,老是曲解我的意思,還說是我說的。”老太太氣鼓鼓的。

  “這回確實是,一會兒我去醫院說他。你現在去睡一會兒,休息休息。”老太太的想法經常變,不聽她的不對,聽了她的也不一定對。

  “我什麼話都給他說了,就是不聽。讓他下午少玩一會兒門球,別累著,他不理,一出去就四五個小時。要不是成天折騰,能病了?病了就要給你們添麻煩,活了一輩子都不通事理。”轉移了話題就好了。

  “打門球不累,揮上幾桿,就坐在旁邊看別人玩了。又可以和人聊聊天,多好的事啊。人生病誰能避免,難道還能讓你自己選啥時得病?再說了,你們把我們養大,我們現在照顧你們也是應當的,不存在添麻煩什麼的。”女兒扶著老太太上床。

  “就是你總想那麼多,還總是按照你的臆想來說話和安排事情,才讓我們心累。”女兒在心裡嘀咕,不敢說出來。

  老太太就是這樣,靠著耐心和強勢來實現自己的想法,無論這個想法適合不適合現狀。

  老頭和老太太就這樣在不停的爭執中過著日子,誰都不改,誰都不記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