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會改變這兩點雜文隨筆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會改變這兩點雜文隨筆

  在骨感的現實裡,我是卑微到塵埃裡的那種人,把我扔到人堆裡,我可以有一百種方法讓你找不到我,發現不了我的存在。

  上學時,從未當過班幹部,因為怕面對老師和同學,怕自己做不好,更怕被嘲笑,被譏諷。我老老實實的做那種老師不會輕易挑出錯的乖學生。有問題會悶在心裡,成績不拔尖,也沒有拖全班平均成績的後腿。

  在家裡,我是在父母貶損中長大,他們為數不多的誇獎,也是奇葩式的嘲諷語氣,即便這樣,我也只能照單全收,因為我沒有反抗的勇氣和能力。

  年少的的我,懵懂無知、渾渾噩噩。隨著年齡的增長,苟延殘喘的自信心相繼崩塌,還養成了低著頭走路的習慣,很怕碰到什麼熟人,更不會積極地刷存在感,所幸也活得不好亦不壞。

  在塵世生活中,我這朵在自卑的塵埃裡開出的小白花,稀裡糊塗的活到了不惑之年。有了家,有愛人和孩子,生活既無奔波也無激情。

  孩子出生後不久,我便成為了全職媽媽和家庭主婦。離開了職場,我的生活變得越發的單調,內心的焦慮不安與日俱增。

  孩子一天天長大,而我還一直在原地踏步,彷徨無措。

  我的木訥,不善言辭,不愛與人交往,還有那揮之不去的、深深的自卑情結,給了女兒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我不愛出門,不愛運動,也成了孩子窩在家裡的理由和榜樣。

  如果給我一部時光機,給我重新選擇的機會,我會改變這二點:

  一、絕不輕易離開職場

  當年,匆匆忙忙地選擇離開那家各方面待遇都不錯的單位,原因只是產後遭遇職場瓶頸期,工作上小有鬱悶,育兒方面又與公公婆婆意見不一,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不能繼續讓老一輩人,像個玩偶一樣看著。現在想想,當初未免幼稚又可笑。

  離開職場,意味著自己沒有固定收入,對我而言,同時意味著在這個家裡慢慢地失去了話語權,並漸漸地更加放任自己隨波逐流,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家庭婦女”,沒有了社會關係網,甚至開始害怕與人結交。

  離開職場“宅”家也意味著,與公婆有了更多的不合諧。我從來都不是很會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每天都必須要面對跟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公公婆婆,那種離開職場、迴歸家庭的挫敗感,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壓得我喘不上氣來。

  我只得逃避。結果就是,那些被暫時光掩埋的問題,根本沒法自行消解,而是越積越多,多得我越來越難以駕馭。

  好在,有先生的包容和理解,讓我逐漸走出了桎崮。生活待你我不溫柔,是常態。唯有面對眼前的困難,現實的困境,想辦法應對,讓自己去適應環境,而不是想著法兒去逃離。

  到四十歲才想明白,人終究是要自己學著長大,哪裡會有一帆風順的事情呢,更何況是職場,這個人際關係的修練場。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最應該做的就是,要學著在困境中找到出口。

  二、主動選擇,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首先,學會向生活低頭,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實。

  但每個人都是有優勢的,想辦法找到它,透過不斷的學習,讓自己的`優勢成為特長,進而讓自己變得優秀。即便自己沒有這個資質,也要始終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

  我本就是個懦弱的人,從未真正的獨立過,走過那麼多彎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感覺自己已然變成了一個軟弱無能的人,不敢也無力為我自己做出任何的選擇,只會被動的接受生活給我的一切。

  所以,今天一切的惡果都是我理所應得的,沒有必要抱怨任何人!

  世界是公平的,從來不會為不努力的人發出任何一張綠色通行證,從來也不會給毫無準備的人任何機會。

  從前,我總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的選擇,我都已經不記得主動選擇是什麼滋味了。我默默地承受生活中他人的安排,也許正是我拒絕成長、逃避現實責任的最好方式。

  不主動選擇其實是因為,怕選擇錯了,怕承擔責任,更怕失敗後遭遇流言蜚語,各種的擔心和憂慮之後,行走的步伐始終未能邁出去,典型的行動的“矮人”,畏懼的高手,我為這樣的自己,感到羞愧。

  從現在起,學著主動出擊,選擇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不間斷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