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根也美麗生活隨筆

荊根也美麗生活隨筆

  班內有個學生是全校出名的調皮鬼。課上,常做小動作;課下喜歡惡搞,以引起鬨堂大笑或引發同學爭吵為樂。對他批評教育,總是耷拉著腦袋,雙唇緊閉,一言不發。我一時無可奈何,“莫非朽木不可雕?”

  一個偶然的發現,使我茅塞頓開。作文課上,這名男生將頭扎進書洞裡,像在侍弄什麼。憑經驗和感覺判斷,不是手機就是ipad。我停下板書,悄悄走到他跟前,他全無察覺,教室裡的空氣頓時凝固,其他同學面色張皇,開小差被逮個正著,這還了得?

  見他正在精心雕刻一荊根,同桌腳踩手捅,他如夢初醒,臉漲得通紅,誠惶誠恐地站起來,沉默不語。說來也怪,我剛才的怒氣已煙消雲散,右手示意他坐下。驀地,我眼前一亮,為偶然的發現而高興,為瞬間的頓悟而釋然。

  對根雕如此痴迷,以致忘我,我驚詫該生的執著。於是,靈機一動,班級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交給他設計。他樂此不疲,不負眾望,為班級贏得了鎮一等獎。

  我心裡一顫。回顧三十年的教學歷程,遇到過多少這樣的學生?他們如粗拙的荊根,一經雕琢就有可能成為藝術品,可自己又有多少耐心?教師應該容忍理解學生莫名的'沉默,對學生有無限的期待和信任。面對有芒有刺的荊根,面對有稜有角的學生,只有發現荊根的美麗,及時撥亮學生的閃光點,才能使學生由羞怯變得勇敢,由自卑變得自信,由自身位置不斷向上攀登,從而到達人生的新高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