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最佳教育隨筆》有感650字

讀《中國最佳教育隨筆》有感650字

  放假前借來這本《中國最佳教育隨筆》來看,源於扉頁上的一小段內容簡介:“當你開啟書頁,你就辨認出了一種聲音:沉靜、悠遠、憂傷、熱烈、迷惘、激動,你期待又熟悉,或許就是你自己的聲音,隨每次閱讀而來的震顫,和幾乎屬於肉體的情感。教育,在這些文字中,建立了現實和不可能的場景,它帶著你去恢復一個過去,又努力地穿越,而預示了一個真實的未來。它應該是最值得交付你的一切,閱讀幫助我們克服了很多肉體與精神的不安。”

  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它,323頁20多萬字使我感覺酣暢淋漓、震撼不已。想來書的題目定為“中國最佳”,這裡凝聚了編者的多少心血!書中集中了這麼多篇佳作,每讀一篇都彷彿走進了作者的內心深處和他們進行心靈的交流,從他們的字字句句中,從他們的真情實感的流露中,瞭解他們做教師的苦,做教師的樂,體會他們的快樂、幸福、心酸、彷徨、質疑、甚至是憤怒。看看這些文章的`標題吧:《世上已無蔡元培》、《簡單而艱難地生活著》、《關於教育與良心的對視》、《為什麼還要上這堂課?》、《誰讓我們的孩子變得如此“深沉”?》、《父母在用愛心“摧殘”孩子》、《當前教育正遭遇幾多無奈》、《教育是慢的藝術》。有積極地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抒寫人生的,也有消極但很現實地反映一些無奈的,但我相信這些都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曾經碰到過的問題。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全國各地都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各個層面的實驗,教材實驗、教法學法實驗,評價體制的實驗,我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禮。記得在一次課改培訓中,一位教授直言不諱地說:“有些老師到學校裡教數學就是教會學生如何討厭數學!”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這句話在我心裡掀起的那種痠痛。從那一次培訓起我就更堅定了“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與教學知識同等重要地位”的決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崎嶇漫長,我們應該從神壇上走下來,做學生的朋友,蹲下來和孩子們說話,做學生學生的指導者、合作者、參與者。把學習的空間留給孩子們,聽來的忘得快,動手做才記得牢,讓他們透過自己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提煉總結找到結論,這樣對於培養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好處。

  曾經有一位教育專家總結說:“一類教師教知識,二類教師教方法,三類教師教狀態。”非常值得人回味。我想,現在的社會急功近利,心浮氣躁,教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有許多無奈,但是作為身在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我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斷尋求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快樂幸福並充實地渡過自己的童年時光,身在其中的我也一定是幸福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