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禮儀名言

中華文明禮儀名言

  什麼是文明禮儀?就是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中華文明禮儀名言,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1、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6、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7、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8、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9、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10、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1、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1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1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4、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15、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17、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

  18、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9、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20、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2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2、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己之短。——《呂氏春秋-用眾》

  2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24、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25、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26、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28、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2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轉》

  3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3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3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3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6、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37、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公孫丑上》

  38、人之有德與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策》

  39、仁者壽。——《論語·雍也》

  4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一》

  4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42、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4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44、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45、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46、源潔則流清,行端則影直。——王勃《上劉右相書》

  47、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4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49、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50、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51、人必先自愛也,然後人愛諸;人必先自敬也,然後人敬諸。——揚雄《法言-君子》

  5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53、輕諾必寡信。——《老子》

  5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

  55、寬則得眾。——《論語·陽貨》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5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58、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

  拓展:

  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係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及侷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捨棄那些為剝削階級服務的,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係,塑造文明的,進行,具有現代價值。

  禮儀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禮儀是人際關係中必須遵守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習慣形式,即在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做法。

  禮儀隊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係,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