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智慧名言

孔子智慧名言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名言吧,熟記名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打造語言亮點。什麼樣的.名言才具有借鑑意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子智慧名言,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智慧名言1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論語》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論語》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丘《論語》

  5、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論語》

  7、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論語》

  8、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孔子《論語》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論語》

  10、聽其言而觀其行。

  11、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2、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1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14、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5、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6、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17、巧言令色,鮮矣仁。

  18、剛毅木訥近仁。

  19、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0、不學禮,無以立。

孔子智慧名言2

  1、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5、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9、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10、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2、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13、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智慧名言3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4、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5、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7、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9、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0、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2、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3、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4、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5、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智慧名言4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不學禮,無以立。

  7、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8、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0、不遷怒,不二過。

  11、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4、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5、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8、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19、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