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的導遊詞範文

寧夏的導遊詞範文

各位遊客:

  歡迎大家到寧夏來觀光旅遊。首先請允許我向各位介紹一下寧夏概況。

  寧夏位於祖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黃河中上游,全區土地面積6.64萬平方公里,現轄銀川、石嘴山兩個地級市,銀南、固原兩個地區,吳忠、青銅峽、靈武3個縣級市和6各轄區,15各縣。全區人口536萬。

  寧夏是我國唯一一個回族自治區,回族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的1/3。全自治區有大、小清真寺3000多座,因此寧夏又被稱為中國的“穆斯林之鄉”。

  (歷史文化)

  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黃河岸邊的靈武市“水洞溝遺址”發掘表明,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秦代時屬北地郡,秦軍在此屯墾戍邊,抗擊匈奴。漢代時又分為朔方和西涼刺史兩部。唐代時屬關內道,農牧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11世紀初,党項族以寧夏為中心,建立了西夏政權,並創造了燦爛的西夏文化。元滅西夏後,設寧夏行省,取“平定西夏永遠安寧”之意,於是便開始有了寧夏的名稱。明改制寧夏衛,清屬甘肅省。1928年建寧夏省。1654年又撤銷省建制,分歸內蒙古、甘肅省管轄。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地處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的過渡地帶,又是河套文化與絲綢之路的交融區,古老深遠的黃河文化、特色鮮明的伊斯蘭文化、獨一無二的西夏文化、頗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和濃郁粗曠的邊塞文化工具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從而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遺蹟和探尋不盡的奧秘。

  (地形和氣候)

  遊客們,寧夏地勢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約佔全區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區,其中沙漠佔寧夏面積的8%。從地形分佈來看,自北向南為賀蘭山地、寧夏平原、鄂爾多斯草原、黃土高原、六盤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賀蘭山脈綿亙250公里成了寧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邊則為鬱鬱蔥蔥的六盤山脈。古老的黃河穿越寧夏中北部地區向北流淌,在寧夏境內總流程達397公里,流經12個縣市。黃河寧夏段水面寬闊,灌溉墾殖,他們的辛勤勞動使寧夏成了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風光秀美的“塞上江南”。這從唐代詩人“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中就可得到印證。

  南高北低的地形決定了寧夏南寒北暖的氣候,此外,寧夏地處高緯度,晝夜溫差大,白天太陽直射溫度相對較高,晚間氣流掃射餘熱溫度明顯降低,夏日晝夜溫差在15度左右。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寧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是寧夏天氣和風情的真切寫照。

  (旅遊景觀)

  型別多樣的自然景觀,兼收幷蓄的多元文化特色,帶給了寧夏豐富的旅遊資源。作為“中國旅遊最後的處女地”,近幾年來,寧夏備受海內外遊客的青睞。來寧夏旅遊,可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其“六大特色”——古老的黃河文化、雄渾的大漠風光、神秘的西夏王朝、濃郁的回鄉風情、迷人的六盤盛景、美麗的塞上江南。這裡有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有中國最大的喇嘛式建築群“一百零八塔”,有人類原始造型藝術“賀蘭山岩畫”,有沙海明珠“沙坡頭”,以及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35個王牌旅遊景點之一的沙湖等。現已開發坐羊皮筏子常有黃河,騎駱駝穿越騰格裡沙漠以及西夏仿古、回族風情、沙湖觀鳥、徒步長城、生態農業觀光等特殊旅遊專案。寧夏之旅,點多、面廣、線長,如歌、如詩、如畫,給人以獨特的享受。

  (特產和風味)

  遊客們,寧夏的特產和風味可用兩句話來概括:“吳寶耀花遊人眼,長思長想不思歸。”

  想為世人稱道的寧夏特產當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皮、髮菜,因其顏色分別為紅、黃、藍、白、黑而被稱為五寶。枸杞及時中藥精品,優勢益腎健體的食品。甘草被贊為“中藥之王”。用賀蘭石製作的硯臺,不僅是文房四寶的實用品,而且是珍貴的工藝收藏品。寧夏灘羊是我國優良裘用綿羊之一,通常制球用一個月左右的灘羊羔皮“二毛皮”,其優良的品質和獨特的風格馳名海內外。髮菜是“八珍”之一,既有食用功能,又有藥用價值,但採挖髮菜會嚴重破壞環境,導致土地沙化,因此髮菜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管理的野生固沙植物,禁止採集和銷售。

  寧夏的地方風味因兼有中國傳統風味而獨樹一幟。其清真風味小吃不僅為廣大穆斯林所珍愛,各族人民也無不願一嘗為快,有外焦裡嫩的油香、焦酥香脆的饊子,還有最具特色的飲料蓋碗茶。清真廚師們還創造出碗蒸羊、涮羊肉、水晶羊頭、煨牛筋、紅燒羊肉、鍋燒填鴨、鴿蛋蒸菜、糖醋黃河鯉魚等一系列清真菜,其中以燴為主的回民筵席“八大碗”則是回民喜慶宴請的主菜。寧夏小吃還有牛羊雜碎、團饃、釀皮子、回族油菜、牛乾巴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銀川市中心地段設有小吃一條街,遊客們不妨走街串巷,前去品嚐,一飽口福。

  各位遊客,寧夏概況就介紹到此。也許帶遊罷寧夏,對他從陌生到了解後,您會發出和我同樣的感嘆:遊遍千山萬水,還是寧夏最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