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崆峒山導遊詞範文

甘肅崆峒山導遊詞範文

  道教聖地。中國史志記載最早名山之一,號稱西來第一名山”。古籍名空桐,俗稱崆峒。又因山體特徵,有雞頭、笄頭等別名。位於甘肅省平涼城西15公里,涇河上游主流與其北岸支流後峽河之間。長100公里,平均寬15公里,海拔1870~2100米。最高峰山勢陡峻,樹木蔥蘢,形成北西西走向的一道天然綠色屏障,故名翠屏山,海拔2123米。

  地質構造上屬小關山逆斷層,垂直斷距約700米,上三疊統延長群的褐紫色與綠色礫岩及白堊紀底礫岩等垂直節理髮育,經侵蝕形成許多巖崖峽谷及奇峰絕壁等特殊地貌。山頂有兩級老夷平面:2100米的香山頂,上覆第三紀紅層;1900米左右的`一級經切割為東、西、南、北、中五臺”。中臺突起,諸臺環列,各有奇勢勝景。合天台、插香臺與靈臺,號稱八臺”,與四嶺”(鳳凰嶺、獅子嶺、蒼松嶺與棋盤嶺)、二峰”(蠟燭峰與雷聲峰),同為崆峒山地貌的自然奇觀。諸平臺與山麓先後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宮”,共有寺觀42處,大多集中分在五臺”區,形成規模宏大的群。現僅儲存法輪寺的宋石經幢,十方院的元蟠龍石柱,東臺寶慶寺的元代石壁及明建凌空塔,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崆峒山多特殊文化勝蹟,山上有廣成子洞,山麓有問道和廣成泉。又有望駕山及撒寶巖,傳為望秦始皇駕臨及始皇巡幸撒寶處。東臺懸崖的巖洞有玄鶴洞和青龍洞(一名歸雲洞),亦為崆峒名勝。1980年在山南的崆峒前峽修成崆峒峽水庫,水電站裝機容量1890千瓦,具有發電、養魚、灌溉及遊覽等綜合效益。有直達中臺的登山公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