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掉坑”,因為你不懂目標管理人生哲理

為什麼總是“掉坑”,因為你不懂目標管理人生哲理

  你是不是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不分場合的濃墨重彩地介紹自己,想抓住短短几分鐘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結果適得其反,非但別人沒有覺得你有多厲害,反倒認為你不夠成熟。這是溝通中沒有明確溝通目標所致,你見的這個人是什麼領域的?你們為什麼見面?今後有多大的合作機會?這次溝通想達到什麼目標?可能你沒有弄明白。

  曾經非常想達成一件事情,但是並不研究怎樣才能達成,悶頭就開始做,做著,做著發現離目標越來越遠。重慶-上海有很多條路徑:重慶直接到上海,重慶-寧波-上海,重慶-泰國-上海,你選哪一條?鐵路、公路、飛機多種交通工具,你選哪一種?為什麼會低效,為什麼事與願違,是因為缺乏了整體的戰略思維。

  不清楚什麼是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真正期待。眼界打不開,只能在目所能及的地方轉悠,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我原來的同事,大學期間非常優秀,看到有機會便留校當輔導員,越做越不喜歡,又辭職考博士,縱然是功不唐捐,但白白浪費了幾年光陰,如果這個時間放在學術研究上不知可以出多少成果。02

  以上的幾點是我在學習易仁永澄老師的目標管理課之後觸類旁通想到的,我們的人生就是去達成一個個目標的過程,生活的意義也就是一次次目標達成的愉悅。

  我非常認同老師的一句話: “目標管理”是用來指導生活的,在我們的職業生涯諮詢中也會涉及到目標管理,例如,用SMART原則,生命平衡輪等工具制定行動目標。我曾經問過不少來諮詢的年輕人,“你們的.目標是什麼?”有的人答不知道,有的人呢卻非常有目標,但是直覺不靠譜,例如,一個沒有經驗、沒有積累、沒有資源的人喊著兩年之內要掙夠100萬,這樣的目標只會給人帶來焦慮、失敗的人生體驗。當我們在制定目標時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弄清楚自己的真實期待。

  作為一個職業生涯規劃師,就在不久前我也在幫助諮詢客戶做年計劃和短期目標,在學習了此課程之後,關於這一點我有了一些新思考:

  諮詢師一定不能只問來訪者你的年目標是什麼,這樣就把他們的思維侷限了起來,也許某個目標是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達成呢!如果優先考慮時間維度進行提問,那麼就缺乏了戰略思維,這個問題非但沒有能量,反倒給對方設了一個坑兒。

  如果客戶的身份是管理者更應該運用到目標管理的模型——PORT(目的:Purpose,目標:goal,成果:Result,任務:Task),因為不論組織規模大小,不論職位高低任何一個管理者,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調配資源,達成目標”。只要他們在做著管理的工作,這項思維一定不可或缺。03

  那麼目標究竟怎樣才能達成呢?我總結幾點僅供參考:分領域制定目標

  目標一定要分領域啊,工作、事業、家庭、身體、個人成長這是我常用的分類框架,比如,我今天的目標任務就是:工作:草擬新學期的工作要點,事業:更新公眾號;對諮詢客戶進行收納面談;家庭:下班陪兒子玩兒,教他說話;身體:拉伸運動半小時;個人成長:對永澄的目標管理進行第4次學習,對秋水教主的精力管理進行第2次學習並做筆記。

  2.對目標多追問幾個“為什麼?”

  個人認為這個步驟是特別重要的,因為有些目標是偽目標——不是內心真正想要的,自然沒有持久動力。“我要事業有成”,其實她只想有點自己的事業,然後輕鬆、舒適的生活,實際上她的抗壓力很弱,害怕承擔風險。相反的例子是“我就是一個懶散的人,生活就這樣吧!”,其實她總是在做各種事業發展的嘗試,她擅長帶團隊,她想把職位做到更高,只是在壓力面前有些膽怯罷了。所以嘴上說的不一定是你心裡想的,心裡想的不一定得到潛意識的認同。那什麼是符合你價值觀的真正期待呢?

  3.結果思維,富人思維

  什麼時候完成什麼事,要達成什麼樣的效果?要做成這件事,需要整合哪些資源,不是想不能,而是去向怎麼才能做到。這裡就可以用到最普及的目標訂立的SMART原則,彪悍一隻貓的去年的目標是:一年內漲粉到50萬,賽美老師的目標是:每月掙100萬,那麼你呢?

  4.對目標進行任務拆解,要達成這個目標每月應該完成哪些任務?每週-每天應該完成哪些事情,寫進你的月/周/日 任務清單。要想一年比一年好,得先一月比一月好,一天比一天好。在這裡先對完成每件事情進行時間核算,然後進行時間預算,如,在半年前剛開始寫作時,我寫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需要3個小時,現在我寫同樣的文章只需要1個小時,半年前,身體狀況不錯時,每天慢跑1個小時,現在天氣寒冷、咳嗽沒好,醫生叮囑不能出汗,所以我每天散步0.5小時。

  5.頭腦中一定要有質量這跟弦。

  我認為質量是包含在結果思維之中的,如果你跟我一樣在堅持寫作,那麼寫作的目的是什麼?只是為了閱讀量還是靠轉發增粉,或者是作為個人品牌的輔助呈現,因為目的不同,那麼你在此事中的投入程度就會不同。有人學習英語,目標是每天學習1小時,沒有質量要求,很多都是白做,因為這個目標沒法兒檢驗,健身也是如此,目標是

  減重多少斤?或是幾個月練出馬甲線,或者是放鬆心情,增強體質就好?

  6.另一條底線叫做成本。

  要完成一項任務,需要花多少時間,需要投入多少金錢和精力,要犧牲掉多少朋友聚會的時間,要減少多少睡眠時間,要面對多大程度的夫妻、朋友、親子關係疏離,當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又該如何應對?

  當我們把這些問題都考慮在內時,目標才可能不想從前那樣那麼快夭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