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河流和湖泊同步測試題解析

初中地理河流和湖泊同步測試題解析

  新人教地理8年級上 第2章:達標訓練(河流和湖泊)

  1.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其水量多的原因是 。

  解析:透過前面對於世界地理知識的學習,我們瞭解到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亞馬孫河發源於海拔5 240米的秘魯安第斯山區,其流域面積八百萬平方公里左右,最終注入大西洋。它位於南美洲北部,這裡地處赤道附近,這裡空氣對流旺盛,降水量大,所以亞馬孫水量終年充沛,使它成為世界上流域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

  答案:亞馬孫河 降水量大

  2.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 ,它發源於 (地區)。

  解析: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尼羅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條自南向北流淌的大河。從地區上看,尼羅河發源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答案:尼羅河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我國降水量地區分佈的特點是 ;

  時間上分佈的特點是 。

  解析:透過對氣候內容的學習,可以瞭解我國降水量分佈的特點。夏季風是給我國帶來大量水汽的來源,我國受到夏季風的影響,夏季降水多於冬季。同時我國地域遼闊,沿海地區的降水量多於內陸地區。

  答案: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遞減 夏季多、冬季少

  4.受地勢 影響,我國大部分江河自 向 流入 洋。

  解析:透過我們對地形和地勢的瞭解,我們知道中國地勢具有西高東低的特點,河流自地勢高的地方向地勢低的地方流動,所以我國大部分河流均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

  答案:西高東低 西 東 太平

  5.長江水能資源蘊藏量佔全國的 ,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

  解析:長江流域水系龐大,干支流縱橫交匯,河川徑流豐沛,落差達5 400米,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由於地勢原因,長江流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的西部山區,從各河段的比例上看,宜昌以上約佔全部水能資源的84%,宜賓以上的金沙江水系約佔全部水能資源的42%,宜賓至宜昌區間各水系約佔全部水能資源的42%;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區約佔16%,主要集中在漢江、洞庭湖四水和鄱陽湖五水等支流上。

  答案:1/3上游

  6.長江和黃河干流都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是( )

  A.青、藏 B.青、甘 C.川、藏 D.青、川

  解析:此題要求我們不僅知道長江和黃河分別流經的省區名稱,還要掌握這些省區的簡稱。長江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即青、川、藏、雲、渝、鄂、湘、贛、皖、蘇、滬,黃河流經9個省區,即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則兩河共同流經的省區為青和川。

  答案:D

  7.下列有關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之間隔著太行山脈,所以與華北平原的形成無關

  B.黃河下游支流眾多

  C.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全長5 500千米

  D.黃河之害在於下游決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並在下游河道沉積

  解析:黃河下游是“地上河”,因此接納的支流很少。黃河的長度雖居我國第二,但其年入海水量遠遠不如長江和珠江大,因此只能稱其為第二長河。黃河是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軍。

  答案:D

  8.(黑龍江墾區會考)黃河有“地上河”的河段是( )

  A.黃河上游 B.黃河 C.黃河下游 D.黃河中游

  解析: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夏季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隨雨水一起匯入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流流速減慢,從中游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答案:C

  9.長江中上游和黃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徵為( )

  A.流量大 B.有結冰期 C.水能資源豐富 D.含沙量大

  解析:長江的流量大。黃河有結冰期,含沙量大。因此共同的特徵為水能資源豐富。

  答案:C

  10.關於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江流域全屬於我國的季風區 B.長江流域全屬於我國的外流區

  C.長江干流不流經雲貴高原 D.長江自西向東流,注入黃海

  解析:長江流經雲貴高原,注入東海。長江的上游流經地區為非季風區。

  答案:B

  11.下列河流水源主要來自冰雪融水的是( )

  A.塔里木河    B.遼河 C.珠江     D.海河

  解析:我國內流河的河水補給形式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遼河、珠江、海河是外流河。外流河的河水補給主要是大氣降水。

  答案:A

  12.我國外流區域和內流區域的河流,豐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

  A.都受夏季風的影響

  B.都受地形的影響

  C.都受夏季氣溫的影響

  D.外流區域受夏季風的影響,內流區域受夏季氣溫升高的影響

  解析:我國內流河的河水補給形式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為夏季氣溫高,內流河進入豐水期。我國外流河的河水補給形式是大氣降水,受季風的影響。夏季我國降水量大。

  答案:D

  綜合應用創新

  13.下列河流水位年際變化大的是( )

  A.長江 B.黃河 C.珠江 D.閩江

  解析:長江、珠江、閩江位於秦嶺淮河以南,流經地區降水量大而且雨季長。黃河位於秦嶺-淮河以北,流經地區降水量小而且雨季短,因此水位年際變化大。

  答案:B

  14.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 )

  A.防洪 B.治理水汙染 C.疏通河道 D.防治泥沙

  解析:長江流域廣、支流多、流經地區降水豐沛,幹流汛期長、水量大,因此防洪是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答案:A

  15.在我國內河航運中,年運輸量僅次於長江的是( )

  A.黃河 B.珠江 C.淮河 D.京杭運河

  解析:根據2002年水路運輸量發展統計公報,在內河貨物運輸中,長江水系完成貨運量3.0億噸,京杭運河完成貨運量1.5億噸,由此可見年運輸量僅次於長江的是京杭運河。

  答案:D

  16.“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 B.流域廣 C.無湖泊調節洪水 D.河道特別彎曲

  解析:荊江指湖北省枝江到湖南省洞庭湖口的城陵磯的一段長江。由於河道曲折,水流遲緩,造成大量泥沙淤積,河床日益抬高,洪水位可高出地面10多米,是長江最易氾濫的河段,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為了減輕洪水的威脅,建成了荊江分洪工程、裁彎取直工程。

  答案:D

  17.圖2.20是長江水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圖2.20

  (1)寫出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城市:① ,正在建設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② 。

  (2)長江發源於A 高原 山脈,注入B 海,並將A、B字母填在圖中相應位置。

  (3)長江的水能資源 河段豐富,宜賓以下航運便利,被譽為“ ”。

  解析:本題考查長江的一些基本概況,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長江水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上游至宜賓一段。宜賓以下航運便利,被益為“黃金水道”。

  答案:(1)湖口 三峽水利樞紐

  (2)青藏 唐古拉 東(如題圖)

  (3)上游 黃金水道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到1972年,黃河下游已有21年出現斷流,斷流時間和河段長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斷流河段長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千米。90年代前斷流月份不超過3個月,90年代最長達7個月以上。據統計,近年來因斷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經濟損失達260億元以上。

  (1)分析黃河斷流的自然因素。

  (2)分析黃河斷流的社會因素。

  (3)黃河除斷流外,還存在哪些問題?

  (4)綜合治理黃河的措施有哪些?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

  解析:黃河年徑流量小,且季節分配不均,受夏季風影響,汛期主要發生在夏季,但冬春季節,黃河流域內氣候乾旱,易出現斷流。再加上上、中游不合理用水,造成嚴重的汙染和浪費,隨著工、農業的發展,用水量不斷增大,也是造成黃河下游斷流的重要原因。治理黃河應在中游植樹種草、減少水土流失,建立蓄水、調水工程、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等。

  答案:(1)黃河年徑流量小,水資源不足,且季節分配不均,冬春季枯水期易斷流;流經上游、中游地區較乾旱。

  (2)上中游用水量大,水資源利用率低,水浪費、水汙染嚴重。

  (3)泥沙淤積,地上河洪水威脅;水汙染、水浪費嚴重。

  (4)在中游植樹種草,保持水土;建立蓄水、調水工程,防洪降淤;加固下游大堤;防治水汙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全流域統一排程,合理分配使用黃河水。

  19.圖2.21為黃河水系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圖2.21

  (1)黃河的源頭在 ,入海口在 。

  (2)黃河上游流經我國地勢第 階梯,是黃河水能資源集中的河段,黃河中游也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河南省 工程是黃河上最大水利工程。

  (3)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鬆的 (填地形區)。經長期破壞,地面失去保護,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著大大小小的支流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 的河流。

  (4)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形成“地上河”是因為。

  (5)根治黃河的關鍵是。

  解析: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 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經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全長5 464千米,流域面積75萬平方千米。黃河因其流經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每年淤積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億噸,使黃河成為高出地面十餘米的“地上河”。

  答案:(1)巴顏喀拉山脈 渤海

  (2)一、二級 小浪底

  (3)黃土高原 最大

  (4)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河”

  (5)做好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