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淝水之戰的同步測試題

關於淝水之戰的同步測試題

  《淝水之戰》同步測試題

  請閱讀《淝水之戰》完成文後問題。

  甲子,堅髮長安,戎卒六十餘萬,騎二十 七萬,旗鼓相望,前後千里。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兵方順流而下,幽.冀之兵至於彭 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運漕萬艘。陽平公融等兵三十萬,先至潁口。

  詔以尚書僕射謝石為徵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眾共八萬拒之;使龍驤將軍胡彬以水軍五千援壽 陽。琰,安之子也。

  是時,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謝玄入,問計於謝安,安夷然,答曰:“已別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出遊山墅,親朋畢集,與圍棋賭墅。安棋常 劣於玄,是日, 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遂遊陟,至夜乃還。桓衝深以根本為憂,遣精 銳三千入衛京師;謝安固卻之,曰:“朝廷處分已定,兵甲無闕,西藩宜留以為防。”衝對佐吏嘆曰:“謝安石有 廟堂之量,不閒將略。今大敵垂至,方遊談不暇,遣諸不經事少年拒之,眾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陽平公融等攻壽陽。癸酉, 克之,執平虜將軍徐元喜等。融以其參軍河南郭褒為淮南太守。慕 容垂拔鄖城。胡彬聞壽陽陷,退保硤石,融進攻之。秦衛將軍梁成等帥眾五萬屯於洛澗,柵淮以遏東兵。謝石.謝玄等去洛澗二十五里而軍,憚成不敢進。胡彬糧盡,潛遣使告石等曰:“今賊盛糧盡,恐不復見大軍!”秦人獲之,送於陽平公融。融馳使白秦王堅曰:“賊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堅乃留大軍於項城,引輕騎八千,兼道就融於壽陽。遣尚書朱序來說謝石等,以為:“強弱異勢,不如速降。”序私謂石等曰:“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

  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以老秦師。謝琰勸石從序 言。十一月,謝玄遣廣陵相劉牢之帥精兵五千人趣洛澗,未至十里,梁成阻澗為陳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斬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崩潰,爭赴淮水,士卒死者萬五千人。執秦揚州刺史王顯等,盡收其器械軍實。於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秦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

  秦兵逼肥水而陳,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 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諸將皆 曰:“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堅曰:“但 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融亦以為然,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不可復止,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於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 ,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卻,朱序在陳後呼曰:“秦兵敗矣!”眾遂大奔……

  謝安得驛書,知秦兵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床上,了無喜色,圍棋如故。客問之,徐 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不覺屐齒之折。

  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

  C.玄等乘勝追擊,至於青岡/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D.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

  2.解釋下列句中的詞。

  ①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 卻:

  ②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 引:

  ③其走者聞風聲鶴唳 走:

  ④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 草:

  ⑤客問之,徐答曰 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