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全球變暖的閱讀試題

關於中國全球變暖的閱讀試題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中國的氣候在21世紀將繼續明顯變暖.其中中國北方冬天的變暖趨勢最為明顯。與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氣溫相比,未來的50年我國年平均氣溫變化幅度如圖所示:

  作為對比,過去100年中.中國的升溫幅度僅為0.5℃到0.8℃。到2020年,全國年平均降水量將增加2%到3%.到2050年可能增加5%到7%。北方降水天數增加,但受到氣溫上升的影響.水資源短缺狀況還會加劇。如不採取措施.到2030年,中國種植業生產能力在總體上可能下降5%到10%。到本世紀後半期,主要糧食作物小麥、水稻以及玉米的產量,最多可下降37%。

  在未來20年到50年中,氣候變化將嚴重影響中國長期的糧食安全。

  由於暖幹,三江平原溼地資源及生物多樣性都將減少.瀕危物種增加,大面積沼澤溼地將變成草甸溼地。

  長江三角洲附近的溼地.則將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導致面積減少,質量下降,海灘地被淹沒和侵蝕.

  未來50年,青藏高原80%到90%的島狀凍土會發生退化,表層凍土面積會減少10%到15%。內陸湖泊將加速萎縮.那些依賴冰川融水補給的湖泊,比如西藏、帕米爾高原上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而擴大,後因冰川縮小融水減少而萎縮。

  預計在未來50年中,中國西部冰川面積將減少27%。

  由於氣溫上升,導致黃河和內陸河地區的蒸發量可能增長15%左右。因此,北方水資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洪澇災害,都將加劇,旱澇等災害出現的頻率也會增加。

  到2030年,中國海平面可能上升1釐米到16釐米,黃河三角洲、長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區洪水氾濫的機會增大,風暴潮的危害也會加重。沿海灘塗溼地、紅樹林、珊瑚群都有可能遭到破壞,鹹潮入侵以及土地鹽漬化都將發生。

  隨著熱浪頻襲,極端高溫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數和嚴重疾病會增加。此外,心血管疾病、瘧疾、登革熱以及中暑等疾病發生的範圍和程度,也都會增加。

  全球性高溫的持續,將刺激中國的空調製冷電力消費,給電力供應帶來嚴峻的挑戰。

  此外,溫度升高導致凍土融化,也會影響到青藏鐵路的安全。

  (摘自《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有改動)

  知識連結:

  1、導致氣候變暖的原因說法很多,但氣候專家普遍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森林等植被大面積毀壞,二是溫室氣體排放逐日增加,越來越明顯的“溫室效應”就是最鮮明的標誌。

  2、人們普遍將二氧化碳定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逐漸增多,引發了全球的溫室效應。

  14、請你仔細閱讀文中“我國年平均變化示意圖”,從中得出氣溫變化的什麼規律?(2分)

  答:

  15、閱讀全文,請概括全球氣候變暖將對我國生產、資源產生哪些嚴重影響?(4分)

  答:

  16、文中畫線句子“導致黃河和內陸河地區的蒸發量可能增長15%左右”中的“可能”和“左右”是不是重複,為什麼?(2分)

  答:

  17、根據上文內容,結合下面三則材料,透過篩選、整合,寫出你的`探究結論。(3分)

  材料1:我國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積自“小冰期”以來減少了24.7%,達7000平方公里左右。預計到2050年,我國西部冰川面積將減少27.2%。

  材料2:瑞士蘇黎士大學的學者們發現,在過去的15年中,瑞士的冰川已經喪失了近1/5的表面積。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的話,未來30年內近70%剩餘冰川也將融化殆盡。

  材料3:英國南極專家對100張衛星照片和2000張航拍照片進行比較發現,近50年來,南極半島上的244個冰川中有212個冰川的體積同1953年相比縮小了,平均每個冰川大約退了600米,其中拉森冰架在近6年中後退了40公里。

  結論:

  18、“給地球降溫,從自身做起”,作為當代中學生,你有那些好的建議?(3分)

  答:

  14、隨著時間的推移(1分),我國年平均氣溫逐漸上升。(1分)

  15、主要對以下方面產生嚴重影響:糧食減產;北方水資源短缺加劇或內陸湖泊萎縮;溼地資源減少或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答對一方面內容給1分,答對兩方面內容給2分,答對三方面內容即可給4分)

  16、不是重複,因為“可能”一詞是對未來發生的事情進行推測;“左右”一次是約數,表示對數量的估計。(答對“可能”得1分,答對“左右”得1分,僅答是或不是,不給分)

  17、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氣溫上升(1分),導致全球冰川融化,面積減少(1分)。表述通順1分。

  18、如少用一張紙巾、少開一小時得空調等等。每提出一條建議給1分,最多3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