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納木錯景點的導遊詞

西藏納木錯景點的導遊詞

  納木錯,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約1920km。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藏納木錯景點的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西藏納木錯景點的導遊詞(一)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拉薩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納木錯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

  早期的科學考察認為,納木錯的最大深度為33米,但最近兩年對湖泊的重新測量發現,納木錯最深處超過了120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納木錯在北緯30°30′至30°35′和東經90°16′至91°03′之間。位於藏北高原的東南部,西藏自治區的中部,拉薩市區劃的西北邊界上和其以北的當雄縣和那曲地區東南邊界班戈縣之間,距離拉薩240公里。約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地區的班戈縣內,五分之二的湖面在拉薩市的當雄縣內。納木錯向南距拉薩市區約100千米。納木錯湖南邊和東邊是高峻的岡底斯山脈和雄偉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北邊是起伏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整個區域形成了一個封閉性較好的內流區域。

  納木錯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和廣闊的湖濱。它的東南部是直插雲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相傳"納木措是帝釋天的女兒,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們的造像分別為:念青唐古拉--頭戴盔甲、右手舉著馬鞭、左手拿著念珠,騎白馬;納木錯--騰雲駕霧地騎著飛龍、右手持龍頭禪杖、左手拿佛鏡。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諸神靈中最具權威,它擁有廣大無邊的北方疆域和豐富的財寶。

  在西藏古老的神話裡,在苯教或藏傳佛教的萬神殿中,在當地牧羊人和狩獵者的民歌和傳說裡,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措不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聖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婦。念青唐古拉山因納木措的襯托而顯得更加英俊挺拔,納木措因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綺麗動人。

  在納木措北岸約30公里處有一座山叫保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遙遙相望。當年威嚴峻拔的保吉山常與念青唐古拉山的愛妻--納木措竊竊私語、纏纏綿綿。生下一個兒子--唐拉札傑。保吉山和納木措為了不讓念青唐古拉山發現唐拉扎傑,把唐拉札傑藏在保吉山以西約6公里處的大壩。奇怪的是,納木措以北地區無論從什麼角度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山的尊容,可就是站在唐拉札傑山看不到念青唐古拉山。

  儘管唐拉札傑沒有被念青唐古拉看到,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次它們正在幽會時念青唐古拉發現了自己的妻子與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長刀砍斷了它的雙腿,保吉山從此再也無法站立了。

  雪頓節,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日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音譯,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又稱"藏戲節"。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定,每年藏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後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酸奶敬獻,形成雪頓節。

  納木錯(Namucuo)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中國第二大咸水湖。又稱騰格里海,騰格里湖。藏語“納木”,是“天”的意思,“錯”是湖,納木錯意即“天湖”。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縣間。湖面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海拔4718米。湖水礦化度1.7克/升,屬微鹹水湖。湖水湛藍清澈,水深30餘米。湖中有石質巖島3個,岸壁陡峭,石骨崢嶸。東南部有半島伸入水中,巖性屬石灰岩,久經溶蝕,形成高原岩溶地貌。主要型別有石林、溶洞、天生橋等。納木錯的水源補給主要靠念青唐古拉山和低山丘陵的冰雪融水,沿湖有眾多大小河溪注入,其中較大的有則曲、昂曲、打爾古藏布、羅薩河等。冬季補給來源中斷,湖面大為縮小。每年10月下旬湖水開始結冰,至次年5月始消融殆盡,冰期為半年左右。湖水在封凍期間,人畜可履冰行走。納木錯屬於斷層凹陷湖。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時,這裡發生強烈斷裂凹陷,周圍山地河川洩入,形成了開闊而較深的湖泊。進入第四紀後,隨著整個青藏高原的隆升,氣候變幹,湖面大為縮小。現在,該湖的外圍,還保留著三條清晰的古湖岸線,其中最高一層已超過今湖面約80米。納木錯魚類資源甚豐,每當風和日麗之際,湖平似鏡,可見到成群的魚類在水中嬉遊,主要魚類為細鱗魚和無鱗魚。夏季,湖島和濱岸淺灘上,還有大量赤麻鴨、魚鷗、鸕鷀等候鳥在此棲息和越夏。湖泊四周有豐美的水草,是藏北優良的牧場之一。湖內蘊藏著豐富的食鹽、鹼、芒硝等資源,可供開發和利用

  納木錯是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現存的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

  納木錯,是藏語“天湖”的意思。它位於西藏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兩縣之間。湖南是雄偉壯麗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北側是起伏和緩的藏北高原。湖開狹長,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為1940平方公里。

  大約在距今200萬年以前,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運動,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層受到擠壓,有的褶皺隆起,成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間盆地。納木錯就是在地殼構造運動陷落的基礎上,又加上冰川活動的影響造成的。早期的納木錯湖面進非常遼闊,湖面海拔比現在低得多。那時氣候相當溫暖溼潤,湖水盈盈,碧波萬頃,就如同一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不斷隆起,納木錯也跟著不斷上升,加上在距今1萬年以來,高原氣候變是乾燥,湖水來源減少,湖面就大大縮小了,湖泊則被抬升到現在的高度。現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窩爾巴錯,湖面海拔雖達5465米,但窩爾巴錯面積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雖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積達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僅3812米,比納木錯低將近1000米。

  納木錯的湖水來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補給,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內陸湖。湖區降水衡少,日照強烈、水分蒸發較大。湖水苦鹹,不能飲用,是我國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考試大整理

  納木錯,又稱騰格里海、騰格里湖。蒙語騰格里,意為“天”,這是因為湖水湛藍明淨如無雲的藍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銀濤,倒映於湖中,肅穆、莊嚴,極自然之致。湖中有3個島嶼,東南面是由石灰岩構成的半島,發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橋、溶洞等,景色美麗多姿。

  由於氣候高寒,冬季湖面結冰很厚,至翌年5月開始融化,融化時裂冰發出巨響,聲傳數里,亦為一自然奇景。

  納木錯的資源相當豐富,蘊藏著豐富的礦產,例如食鹽、鹼、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產魚類,細鱗魚和無鱗魚成群結隊在湖裡遊弋,主要是鯉料的裂腹魚和鰍科的條鰍。這些魚和平原地區的同類魚不一樣,是200萬年以來,由這裡原有的魚類,隨著地殼地隆起,適應高原的特殊環境,逐步變異演化而來的。有些魚還保留著頭大尾短的原始特徵。裂腹魚一般可長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長到七八公斤甚至幾十公斤。過去由於藏族沒有吃魚的習慣,湖魚自生自滅,從不怕人,人近湖邊,魚兒紛紛游來。每當夏季,湖中的魚群從湖泊深處游到湖邊灘地、河口產卵時,往往隨手即可抓獲。

  納木錯有羅薩、打爾古藏布、查哈蘇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湖濱平原,生長著蒿草、臺蘚、火絨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來之前,就把牛羊趕到這裡,度過風雪寒冬。夏天的納木錯最為歡騰喧鬧,野犛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動物在廣闊的草灘上吃草;無數候鳥從南方飛來,在島上和湖濱產卵、孵化、哺育後代;湖中的魚群時而躍出水面,陽光下銀鱗閃爍;牧人揚鞭躍馬,牛羊湧動如天上飄落的雲彩,高亢、悠揚的歌聲在山谷間迴響。幽靜安謐的納木錯生機勃勃,意趣盎然。難怪藏族人民要把納木錯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徵了。納木錯確實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賜。

  西藏納木錯景點的導遊詞(二)

  納木錯作為中國第二大的鹹水湖。在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錯”為藏語,而這個湖的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兩種名稱都是“天湖”之意。

  納木錯湖位於拉薩西北約兩百公里處(當雄縣和那曲地區班戈縣之間),海拔四千七百餘米,湖面面積為一千九百四十平方公里,是西藏湖泊之冠,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咸水湖。

  “納木錯”意為天湖、靈湖或神湖,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它的東南部是直插雲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清晨,湖面靄靄茫茫,周圍群山若隱若現,太陽昇起,雲消霧散,清風拂面,浩瀚無際的湖面蕩起漣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揮素巾注視頭著來人,這時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牧場一片淺綠,山體紅黑間雜,峰頂白雪皚皚,主峰如一個威武戰士守護著納木湖。高原氣候瞬息萬變,時而狂風大作,時面烏雲蓋天,風雪過後,湖面依然波光粼粼。傍晚,湖水被夕陽的餘渾照得霞光閃爍,真是迷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