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橘黃時又是一年秋寫景散文

葉落橘黃時又是一年秋寫景散文

  簾外的陽光已經爬到牆上,矇頭睡了許久,暖暖的伸了個懶腰,泡上一杯普洱,聞著稻香,飛往千里之外的雲南。

  秋天到,秋天到,田裡莊稼長得好。

  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飽,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園裡果子長得好。

  枝頭結柿子,架上掛葡萄,黃澄澄的是梨,紅彤彤的是棗。

  秋天到,秋天到,地裡蔬菜長得好。

  冬瓜披白紗,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綠油油,又青又紅是辣椒。

  黃燦燦的穗接滿穀子,稻子笑彎了腰,用天然做畫的哈尼梯田,農民正在嘣嘣的打穀,洪亮的聲響迴盪在山谷裡,老繭的鐮刀收穫一壟壟莊稼,裝著稻穀的罐槽一點一點往前挪動,路邊的農用車載著滿滿的糧食回家,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雲南大米,生長週期長,環境不受汙染,稻米種類也繁多,圓的雜交米,兩頭尖尖的粳米 。連稻草都散發著濃香味的糯米,還有一個怪胎,好像顏料染過,脫去顏色但還有殘留的毛毛谷。浸泡,淘洗,煮米,過濾,上竹籈蒸熟的米飯更是種類繁多,花色米飯,粑粑,餌塊還有各式米制品。新米剛做出來的飯,香甜,軟糯。做米飯糰子,或者泡米湯,開水最好吃,這是原始的吃法,也最接近大米原味,醇正。

  把水源切斷,給稻田挖一個缺口,放掉田裡一部分水,谷茬魚就耐不住性子,開始活蹦亂跳起來,喝著泉水,吃著稻花長大的魚,味道鮮美,肉質緊實,入口嫩滑,很有嚼勁。

  老牛在稻田裡吃草,蹭來蹭去,打濘給自己洗澡,身上裹了一層又一層泥巴,防蚊蟲叮咬,忽閃忽閃扇著大耳朵,享受午後的陽光.掀開厚厚的稻草,下面藏著泥鰍,鱔魚,光溜溜,圓滑的身子。泥鰍和鱔魚一樣難捉,技術不好的話,捉到也會很快逃之夭夭。它們身上粘粘的液體常用來保護自己不被敵人抓住,抓到它的時候,像蛇一樣扭動著身軀,一不小心它就從手裡溜走,鑽進渾濁的泥潭。大概有著水蛇腰的女子就是這樣靈活,柔軟,纖細吧。其實對付它的方法也很簡單,抓住以後用稻草穿過腮子,這是它再想跑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呼吸的時候,下面的幾根鬍鬚一動一動的,甚是可愛。小時候,經常扛著重重的鋤頭,去田裡挖鱔魚,也許並不是想吃它,只是閒著無事,算是小孩子一種生活的樂趣。

  河邊有很多鴨子在洗澡,幾個孩童撿著鴨蛋,定是把這些鴨子當野鴨了,看架起柴火正準備烤鴨肉呢。不知道有沒有路人經過提醒,要是烤了香噴噴的鴨肉,鴨子的主人尋不到它們,幾個小毛孩可要遭殃了。回家不但被大人訓斥,還得賠償人家的損失,哎!這倒黴孩子。

  調皮的夥伴們,會去小河裡擋魚。所謂的擋魚就是把小河攔腰截斷,改變河流去向,然後把截斷的那部分水舀幹,這時候捉魚就輕而易舉。就算是平時不逮魚的人,也能捉得滿滿一小魚揹簍。魚揹簍是用竹篾編制而成,小巧玲瓏,把魚放裡面就再也出不來了。

  田埂上長著一種野菜叫魚腥草,開白花,葉子正面是綠色,背面是紫色的。魚腥草喜歡生長在雜草叢裡,要是不仔細分辨是分不出來的。拔開草叢,探出一個長長的腦袋,看那就是魚腥草,順著莖葉,用鋤輕輕一刨,底下白白的根就從地裡出來見外面的陽光與世界。魚腥草生命力頑強,在田間地頭,山間小溪旁,甚至連石頭縫裡都有。和其他大自然的綠色植物一樣與萬物爭陽光,爭土壤,爭雨露。生長了一季又一季,只要在地裡留指長那麼一段,來年依舊不停生長,生根發芽。它算一味中藥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溼疹,禿瘡,疥癬。最家常的做法就是洗乾淨,剔除根上長長的絨毛,然後用鹽醃製加上辣椒,味精,醬油,調味,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很多人都吃不慣魚腥草那淡淡的魚腥味,可我就喜歡它身上那淡淡的清香。在雲南這樣的植物很多,很平凡,在夾縫中,在貧瘠的土壤裡安家落戶。也許生長在大山深處的雲南人,在從自然界獲取食材的同時也承載了自然界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吃苦耐勞的秉性。

  雲南的天很藍,藍的像海里的一面鏡子。白雲深處有人家,朵朵白雲好似老牛剛翻過的土地。初秋還有小雨灑落林間,霧氣還未消散,正在山頂摸爬。:“採蘑菇的小姑娘,身上揹著大竹筐,光著小腳丫……”。小時候喜歡唱這首兒歌,過著歌詞裡那小姑娘的生活。聽著耳畔的`雞鳴聲,夢著世外桃源,揹著揹簍,去山裡採蘑菇。一般情況都穿鞋子,偶有例外。

  沿著山路一直往前走,穿過前面的草坪,進入樹林就可以見到多彩的蘑菇了。野外的草坪不能睡覺,不像拍電影,想在這個浪漫是不現實的。你看螞蟥聞著肉香來了,稍不注意你就會吸血鬼纏身,想甩也甩不掉。草坪上還有種小蟲子,叫亮蟲,肉眼觀察不到它的存在,被它咬一口很可能就高燒不退,如果不及時治療,或者沒覺察是它咬的,找不出病因,就會一命嗚呼,很厲害的。

  上山前,最好用蒿芝擦擦身上,螞蟥不喜歡蒿芝味,聞見了掉頭就走。夏季的路邊會有雞樅,但入秋就很少了。在野外採蘑菇,最好拿根棍子做柺杖。一,可以在爬山時節省力氣。二,可以打掉草上露水。三呢,可以打草驚蛇,嚇跑旁邊草叢裡的,不至於被蛇咬傷或者踩住蛇。

  北方秋風馳騁而過,很快樹上就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而秋天的雲南,樹葉落得並不明顯,枝頭依然鬱鬱蔥蔥,綠意盎然。潮溼的落葉底下,又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菌絲髮酵,歡笑著。扒開鋪著金子的小山,撐著洋傘的蘑菇從土裡蹦出來。你看白的辣菌,穿著紅衣的正紅菌,披著綠紗的青頭菌,黃色的牛肝菌,一掐就溢位滿身奶白色汁液的奶漿菌。大個頭,一碰就變綠的見手青,灰白色的火炭菌,圓滾滾埋在松針底下的松露,還有那與眾不同舉著掃帚的掃把菌和朝天吹著喇叭的黑色喇叭菌。只要不破壞那裡的生態環境,來年那裡還能找到它們的子孫後代。

  在揹簍裡鋪一張芭蕉葉,五顏六色的蘑菇就跟著回家聚會,把蘑菇進行分類,有的時候從山裡帶回家的蘑菇是有毒的,顏色越鮮豔,毒性越大。本來山裡光線就不好,加上蘑菇種類很多,,回到家要老者加以區分辨別,才可以安心食用。紅色的蘑菇如果採得多,就第一時間拿市場上賣,價格很高。少的話,就留著自己享用。白色的辣菌,洗乾淨,剁碎,用酸筍炒著吃,最好放幾個剝好的蒜瓣,加適量的小米辣。有時候採的辣菌多,就可以醃製,洗乾淨,在沸水裡焯一下,撈出晾乾,再撒點鹽,裝菜罈子裡醃製。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時候撈出來,放點皮菜炒者吃,這可是一道可口下飯菜,聽媽媽說比吃肉還香。即使是挑選好的蘑菇,做菜的時候也要放蒜,蒜可以解毒,蒜也可以鑑別蘑菇是否有毒。如果做好了,蒜變黑的話就不可以吃。見手青,青頭菌,牛肝菌這些叫雜菌,一般都是煮湯或者菌子火鍋。

  一路黑黑的小顆粒,是什麼呢?羊拉的糞便嗎?不,不是的,這是一種野板栗。如果你光著腳丫子,你可要當心裡,山上到處都是野板栗。野板栗和板栗表明無任何區別,渾身長滿小刺,只是比板栗小很多。風一刮,樹上的小刺豬就從樹上滾下來,有的脫離刺球,有的仍然穿著衣服。老鼠的美餐就是它了,有時候我們也和老鼠搶野板栗,脫了衣服的板栗,像羊糞。那路上黑黑的果實,就是它了。別看它其貌不揚,可好吃了,撿起來擦擦就可以生吃,甜甜的,脆脆的,味道有點像生的紅薯。煮熟了裡面白仁就變黃了,面面的,口感也不錯。

  樹上綠色的玻璃珠,那是橄欖果(學名餘甘子),入口酸酸的,有的還微澀,不過一會兒回味無窮,甘甜繞舌。餘甘子是一味常用中藥清熱利咽,潤肺止咳。用於感冒發熱,咽喉痛,咳嗽,口千煩渴,耳痛,維生素丙缺乏症。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樹根上紅色的果子叫蔓娘,根系發達,這種果子酸甜酸甜的,外貌像山楂,裡面吃起來咯吱咯吱的,像草莓的味道。打著燈籠找舅的就是柿子了。這種野柿子通常長在樹上不會自己成熟,得讓人幫它成熟,是個懶鬼。開水把足量鹽融化,冷卻後把野柿子放入罈子泡製。這種方法泡出來的柿子,黃澄澄的,又甜又脆。

  山下的橘子熟了,綴滿枝頭。因為雲南陽光充足,降雨量豐沛,日照時間長,喝著露水,吃著農家肥長大。橘子又黃又大,果肉飽滿,多汁而且酸甜適中耐儲存。這樣的橘子即使是綠色也不酸牙,九月份還綠的時候,孩子們就偷吃了。過年的時候,仍有黃橘掛枝頭。橘皮曬乾可入藥,也可泡茶。陳皮就是橘子皮乾燥後製成的乾性果皮,味甘苦,但有橘子的清香。理氣健脾,調中,燥溼,化痰。 主治 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溼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溼壅肺之咳嗽氣喘。橘子好吃也不可多吃哦,吃多了有火。

  帶刺的樹上,大個頭,穿著厚衣服的叫柚子。紅心柚子,白心柚子在雲南都有。活脫脫像個小皮球,不過想要踢那麼重的球,你腳上沒有力氣是不行的。剝下的柚子皮,是天然的帽子,比那綠皮紅瓤的西瓜好多了,至少不會被人罵戴綠帽子,因為柚子皮是淺黃色的。 柚子性寒、味甘酸,有助於下氣、消食、醒酒、化痰、健脾、生津止渴、增食慾、增強毛細血管韌性、降低血脂等,對高血壓患者有補益作用。此外,柚子有獨特的降血糖的功效,還可以美容。柚子皮可以做蜜餞,也可以煮水治小兒肺炎,治療凍瘡。柚子全身是寶。

  不覺間,午飯時間到了。

  葉落橘黃時,又是一年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