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尾村喜圓百年夢散文

百家尾村喜圓百年夢散文

  記得學生時代,我問一位堂叔阿公:我們百家尾的村名有什麼來歷?是不是一百家的尾巴?阿公激動地答道:尾不尾巴你看不到啊?地旱人渴,路窄無車!村裡搞不搞得好,就靠你們後生尕(年輕人)了!

  今年春節前夕,在縣經開區的幫助下,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百家尾村所有農戶接上自來水。從根本上終結了該村吃水荒的痛苦歲月。

  以前,百家尾不同的自然村吃水,有不同的水源。舒家山吃近處的巖洞水,底下張家和陳家都有吊井水,竹子塘和我們崩塘,把十多里遠的山洞水用水溝引過來,安裝石頭筧槽,便於用水桶接水。但常常被鄰村的人從上游截斷。在渠道引水溝與水田之間曾有個水井,可如果溝裡沒水,井水也變淺乾涸。後來人們發現渠道邊有個“冒井眼”,就鑿深刨寬,做口新水井。渠道水大,井水就旺。每年5月至10月渠道來水,11月至次年4月關閘。只要渠道有點底子水,井水就不會幹。在冬季枯水期,比田邊那口井經用。

  水優於柴米之先,是每戶人一天生活的頭等大事。每天清晨,家裡的大人起床後,首先去外面擔水,來來回回幾趟,把水缸挑滿。等我們小孩子起來後,只見路上兩側溼漉漉的,像用現在的灑水車潑出兩條水痕,平行而整齊。原來是大人們為了多挑水,把水桶盛得滿滿的,一路上溢位來的。

  後來,許多農戶挖了壓水井,裝上壓水的省力槓桿,在家門口就能汲上水來。可並不是每家所處的位置都能打出水井來。近幾年,又有人家請人工挖了十多米深的箍井,或者請機械打出幾十米深的鑽井,用電動抽水機抽水,省事多了。但不管怎樣,冬季用水還是沒保障。

  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百家尾近千畝田地,靠大大小小的幾口雨水塘養活。一年種一季稻穀,禾苗還沒抽穗,有時就被旱魔“燒”得枝枯葉敗。束手無策的莊稼人,耳邊帶著娃娃們的飢哭,虔誠地去廟裡燒香拜佛,祈求雨神降水。可盼來的雨水不比絕望的淚水多。

  後來,國家大搞農田水利建設。1970年涔天河水庫建成蓄水,著名的灌區工程一一涔天河水渠隨之開挖。在沒有大型機械作業的年代,從江華、江永、道縣、寧遠四個縣抽調勞力,一鋤一鋤地挖,一箕一箕的挑,全人力純手工鑿成。

  有了渠道後,禾田基本上旱澇無憂。但我所在的崩塘自然村仍有數十畝水田,因地勢高要靠山塘灌溉。有一年因為爭水,跟鄰近的班田村打了一架,雙方各重傷三四人。

  渠道就從我們村中經過,這條水龍給村民帶來福祉的同時,也曾開過一個冷玩笑。大約是1974年春夏雨季,山洪爆發水庫洩洪,滿滿的渠道水在謝家脹開了一個口子。把三戶人的土磚房、茅草屋沖塌了,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依靠政府的賑災款和自籌資金,災民們在高坡上建起了新房。新的磚瓦房,高大寬敞明亮,真的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現在好了,清澈的渠道水呼嘯而至,農田不再為灌溉用水起爭執了。飲用自來水咕咕流出,不用花工夫排隊挑水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終於圓了百年水夢。賦詩為證:

  渠道來水嘩啦啦,田地滋潤笑哈哈。

  全村接通自來水,百姓齊把政府誇!

  周圍有些村子在六七十年代就有人力板車或畜力車了,運輸莊稼柴火與買賣物資既高效又省力。可百家尾村田間路很窄,基本沒有較寬的機耕道,上山的路與出鎮上的路又坎坷不平,幹什麼都是肩挑背扛。直到八十年代後才陸續有農戶添置板車、腳踏車,前面那位堂叔阿公所說的.車就是這兩樣車,還並非機動車。

  解放前江華縣境內沒有公路,緊缺物資要靠人挑馬馱從外地運進來。我爸年輕時就曾經替人“挑腳”,幫老闆或供銷社從道縣挑鹽回江華。相當於挑山工,但比挑山工走的路更遠。途中有個叫岑江渡的集鎮,父親記憶深刻,那是個很繁忙的渡口。好像是中秋節什麼的頭一天,父親他們見岑江渡豬肉便宜點,便各買了一兩斤。誰知歸程超過預期,還沒到家豬肉就變味了。

  我父親遺憾地說:“這羊腸小道太難走了,要是有條平直的大路,不到一天就能到家吧?”同行的一位堂伯答道:“有大路就會有牛車馬車了,還要我們挑腳?半天就到屋!”“將來還會有喝油的汽車,一柱香的工夫就到屋了!”一個見過世面的領頭人說得大夥心裡美美的。

  解放後,江華修通了207國道、326省道、081縣道等交通要道。其中207國道橫貫沱江鎮。我們百家尾村位於沱江鎮西北面,從北往南的國道在我家正東面,每天都能聽見汽車喇叭聲和轟鳴聲。可汽車這個稀罕物,在家門口聽得到卻看不見!因為中間橫亙著一座石山,石山活像一頭巨大的水牛,中間凹下兩端凸起,似一堵高牆故意遮滅農村娃看車車跑的童趣。該死的“水牛山”!巴望著有朝一日把山搬走或削平就好了。

  光陰荏苒,轉眼到了2012年,207國道縣城段向西改道,把“水牛山”撇到東面,筆直寬闊的瑤都大道離我家僅三四百米,從百家尾村橫穿而過!真乃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還有,道賀高速路口離百家尾也僅幾公里。另外,洛湛鐵路位於我家西面,火車南來北往。如今,東邊是川流不息的汽車,西邊是長龍飛奔的列車,叫我這個老小孩不想看都難。火車站離我們村僅一公里左右,乘火車往南直達湛江、南寧,往北直達上海、北京!

  自2011年開始,縣裡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百家尾村的山場、田地全部被徵用,成了全失地村。村民們用國家補償資金,蓋了新樓房,買了農用車,後八輪渣土車,挖掘機,計程車或家用小車;有的把蔬菜、水果、禽意越做越大;還有的做起了房屋建築施工、裝修業務,甚至承攬路橋工程;還有的到縣城範圍的公司、店鋪做管理或技工。總之,在縣鎮村各級黨政的關懷引領下,村民們逐漸適應了離開土地的生活,順利轉型為亦工亦商的新型農民。賦詩為證:

  公路鐵路齊飛翔,汽車火車運輸忙。

  勤勞勇敢政策好,新型農民奔小康。

  我問問題的那位堂叔阿公早已過世了,我的吃苦耐勞的先輩們,你們的在天之靈是否看到了百家尾村的巨大變化?可不可以這樣說:百家之尾已躍升為百家之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