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景區導遊詞範文

小浪底景區導遊詞範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遊從業人員,就不得不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優秀的導遊詞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浪底景區導遊詞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遊客朋友,大家好:

  【沿途講解】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著名的黃河水利工程——小浪底。首先,請允許我大家介紹一下小浪底的基本情況。

  提到小浪底,不能不提黃河。眾所周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同時呢又是一條災難河。自打上古時期的大禹就已經和黃河做鬥爭。在中國有史可載的3000年來,黃河中下游決口氾濫達1600次,大的改道達26次,吞噬了無數的生命財產,留下了無數的悲慘淒涼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便立即著手治理黃河工作,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在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電站,中游大規模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下游修建、加固千里黃河大堤。經過大規模的治理,50年多來,黃河從未氾濫,並且成了一條造福與民的河流。

  而小浪底水利樞紐是黃河干流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夠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較好地控制黃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庫容攔截泥沙,進行調水調沙運用,減緩下游河床的淤積抬高。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河南孟津境內,它是一項集防洪、防澇、減淤、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為一體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完成後總控制流域面積92.3%,其中防洪庫容40.5億立方米。下游防洪標準從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決了對下游的洪水威脅。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億立方米,改善黃河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條件。抗旱面積可維護2500萬畝,年使用發電總容量可節約煤炭210萬噸以上。這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一個奇蹟。工程採取銀行貸款,國際招標興建,共分三個標段,涉及51個國家和地區,700名外商和中國萬名建設者。

  工程結構異常複雜,施工難度亦非尋常。僅主體工程開挖填土石方就達8811萬立方米。所有洩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條。大經洞和近百條各種支洞都集中佈置在北岸那一單薄山體內。其中規模最大的3條導流洞,總長3480米,每個洞的直徑達14.5米,足以裝下兩幢四層樓房,洩洪系統進水塔上下重疊,縱橫交錯的蜂窩狀洞室巨大而又複雜,堪稱世界之最。室內的新型多孔消能裝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屬罕見。3條瀉洪洞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而山體裡是由緩傾角的砂岩和粘土質粉砂岩組成,有20多條層線,如“千層餡餅”。在山體內施工難度很大。單山體外隧洞進口臉岩石加固和支護就用了12米的錨杆3224根,30米至40米的錨索578根,鑽12米深的排水孔1382個,把巖壁鑽得密密麻麻,人們形象的稱為納底子工程。在土石大壩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為防止洩漏在壩下築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滲牆。人們稱其為“地下長城”。另外,土石壩中還埋設幾百種儀器,像眼睛一樣隨時檢測著大壩的安全狀況。

  各位,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小浪底庫區停車場,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下車隨我參觀。

  【景區講解】

  請大家向東看,我們看到的堤壩就是小浪底大壩。巍巍大壩鎖碧龍,滔滔黃河穿山行,顯現一派高峽出平湖的奇觀。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小浪底大壩調水調沙,其景令人驚歎,蔚為壯觀。洞群飛瀑,從天而降,絢麗如虹;洶湧怒洩,雷霆萬鈞,虎哮龍吟;高壓水流從大壩的.數個閘口噴射而出,形成高200餘米,長500餘米的巨大水體拋物線,滾滾洪流,逐浪排空,驚濤拍岸,一洩千里,令人歎為觀止。小浪底觀瀑成了古都洛陽一處獨具特色的人間奇觀。

  請各位上船遊覽。

  前方l公里處水下,是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兩軍交兵的古戰場--赤河灘。

  大家往右看,北岸半山腰,就是大山寨,是當年袁紹駐兵囤積草的地方。往左看到的那座山叫黃鹿山,黃鹿山下有凹,叫曹營凹,是當年曹操的軍營所在地。現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置下面就是赤河灘。

  據說曹操和袁紹,在清河村大漁窯渡口打了一場惡仗。曹操兵馬駐守的那一凹地,後被稱為曹營凹,營前修轅門,放馬吃果灘,飲馬黃河邊,曹操宴請有功將士的那道溝,叫大宴溝村,將士陣亡被埋葬的地方叫墳坡村。袁紹在黃河那邊的大山寨安營駐紮。古代戰前有戰書,交戰時,袁兵乘船過來就在我們下邊吃果灘,第打完一次仗,現渡河歸營。就這樣,雙方在這裡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雙方死傷無數,血流成河,整個吃果灘被染成了赤紅色,原有的300多畝果樹已被毀盡。從此,這裡就叫赤河灘。

  現在我們停泊的這個地方,就是妯娌半島,這下面就是妯娌村。雖然我們眼前已沒了這個村莊,助理村的人們已經搬離他鄉,但妯娌倆留下的真實故事仍在廣泛流傳。500年前,這裡住著一戶姓高的兄弟兩個,老大高大江,老二高大海,各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兄弟倆種地、捕魚為生;妯娌倆紡線織網,操持家務。四口之家,團結和睦,相敬如賓。一天,妯娌倆在黃河邊洗曬衣服,被黃河北行船的濟源府財主雷萬壽的二公子(外號幹蘿蔔)投石測水戲弄。妯娌倆衣服雖已被濺溼,但知其是方圓遠近的潑皮無賴的惡棍,敢怒而不敢言,遂起往村裡跑。幹蘿蔔看這倆女人姿色出眾,令船靠岸帶上幫兇向村裡趕來。他們沒有找到妯娌倆,就把兄弟倆捆起來,向在每個人身上墜上一塊大石頭,向襯裡狂叫,妯娌倆如不出,他們就把兄弟倆沉進黃河。躲進山洞的妯娌倆,聽見幹蘿蔔威脅,非常痛恨和難過,正要出來搭救親人時,又聽見大江大海二兄弟的警勸聲:"你倆不要上當,千萬別出來,一定活下去"。幹蘿蔔美夢落空,氣急敗壞地把高家兄弟推進黃河致死。並在山下點火燒山,欲將妯娌都燒死。剎那間,狼煙四起,大火滔天,突然晴天一聲炸雷,大雨滂沱,火被澆滅,幹蘿蔔被雷電劈死後又被洪水捲走。

  妯娌倆化悲痛為力量相依為命,在這片土地辛勤耕作,育苗種樹。經她們栽的一溝桃樹,叫桃樹溝;一坡核桃樹,叫核桃坡;一嶺榆樹叫榆樹嶺。到了明宣宗宣德三年,山西洪洞縣大槐樹地帶大移民,來妯娌村住了幾戶人家。妯娌倆待她們如客人,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並教他們種植紡線、捕魚、結網。他們也把妯娌倆當成自己長輩相待。後來,妯娌倆相繼去世,大家遵照他們的生前遺囑,將妯娌倆合葬一墓,就叫妯娌沒。妯娌墳就在山那邊的姚家溝上坡四畝地內。助理倆的勤勞與智慧、善良和熱情,影響著後人。

  從大壩孟津港口西18公里,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黃河三峽。黃河三峽即龍鳳峽、八里峽、孤山峽。

  大家請看,右邊的是第一峽龍鳳峽,它在濟源縣境,是在黃河水位上升230~270米後形成的新的一峽。全峽谷九曲十八灣,五步一潭,十步一瀑。全長7.5公里,寬處30米,窄處10米,兩岸山頂相距100~200米。這裡峽壁群峰沖天,巨石叢生,擬形百態。如“四百神”,遠遠看去酷似埃及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極其相似。因它位於峽谷北端入口處,人們卻又稱它為“守山神”。峽谷西山頂上有姐妹峰,東山項上有兄弟崗,一溝之隔,遙遙相對。他們中間也有一段“非兄弟二人不嫁”和“非姐妹二人不娶”的故事。雖然他們婚姻都很美滿,但據說爭得這個結果也是經過很曲折的鬥爭的。

  這裡是第二峽八里峽,原名八里衚衕,號稱萬里黃河第一峽。該峽谷全長八華里,故稱八里衚衕、八里峽。這是我國5654公里長的黃河中下游交界處的最後一個峽谷。峽谷南北高山聳立,懸崖峭壁,靜波束流,溫順平穩,滔滔黃河一瀉千里,十分壯觀,古有八里八景之稱。傳說是大禹治水在這裡所開,在它東出口處不遠,便是大禹的父親鯀(gun)治水九年無果被舜所殺之地。其父治黃壯志不移,化作土單渚嶼,幫助兒子大禹治黃成功。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三峽——孤山峽,它位於八里峽的中部,就在我們右邊。它南端起於黃河邊清河口、夫子崖;北至逢石湖南,終點萬鶴亭。它是小浪底大壩蓄水最高水230~275米時形成的。那裡群峰突起,高峽蜿蜒,山水奇秀,風水鍾靈。有“犀牛望月”、“焦贊坪”、“孟良寨”。岸邊八角山上有神仙洞、大閨女洞,洞內鍾乳奇美。還有峰巒形似的黃河大佛,高達80米,純天然形成,可與四川樂山大佛媲美。

  好了,朋友們,小浪底的遊覽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的旅遊車在前面的碼頭等著我們,船靠岸後我們直接上車。大家可以回頭再欣賞一下這裡旖旎的風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