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話嵖岈的散文

七嘴八舌話嵖岈的散文

  嵖岈山,位於河南遂平縣,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外景拍攝地之一、國家4A風景區,筆者曾多次光顧,一次次感受卻不同。

  最終的感受,讓我失去先前對當地人那種原本厚道的盛讚,取而代之的是景區遭到人為破壞不說,那些常年居住或穿行於這座寶山的當地人,似乎一心鑽進了“錢眼”裡,金錢味濃過人情味。

  天然盆景嵖岈山,且不說它山姿奇特雄偉和象形石栩栩如生的優美,單從大自然賜福人類的優美中撿拾一、兩個“破爛”,以賜讀者。

  必經山道間有一座廟宇,初上平臺就被手拿香柱的人攔住,聲言“免費送三柱香!”不論你答應與否。疑慮中的大多數遊人已接過三柱香走進廟。

  佛門淨地,遊客畢恭畢敬點燃佛香,面對佛尊虔誠作揖,或祝福或許願,也習慣自然地往功德箱裡投上零錢碎幣表示虔誠,這一切都在默默的崇敬之中。

  待進香完畢轉身就要離開時,不料被寺廟裡穿黃袈裟的削髮僧人攔住,拉到殿堂側邊的桌旁讓座,口若懸河,說些讓遊客似懂非懂的玄學專業術語。看人說話,以“菜”下“碟”成了這裡的殺手鐧。

  恭維奉承一番之後,“和尚”就讓對桌而坐的`遊客在一個通訊錄上寫下自己的真實姓名和住址,說你的福相很值得一敘,更值得上香占卜。

  筆者最後一次登山,在這座寺廟也被攔在其中。待俺落筆填完地址姓名,開聽“和尚”“指教”之時,他卻把手指向了自己身旁的另一個“功德”箱,並要求我在通訊名錄後的奉獻金一欄上的空缺處新增上數量。

  見俺一頭霧水無所事從,就幫我翻看以上游客所填範例,口中還唸唸有詞地說“隨心所願,多少不限”的勸詞!

  隨他指引,我粗略一瞄。乖乖!功德遊客出手真大方,數目驚人,399元、699元、999元……,還有更高的。真名真姓真地址,看後面阿拉伯數字的筆跡,俺不能有任何懷疑,因為有奉獻才有回報,有真正的虔誠才能獲取靈驗嘛!

  聽膩了見風使舵的話語,不想再聽從他擺佈,我腰包的錢我得作主,不能隨他所願付之一炬。為了避開對佛門不尊、對神靈不誠之嫌,俺將計就計,隨後當那和尚面,掏空了幾個衣兜,共計不足30餘元零錢亮相桌臺,按指點再次投進了這裡的功德箱。

  大概因為錢少不值一記,和尚並沒有強迫我把這筆錢寫進奉獻金額欄,我也自知這些小錢不值得勞駕“大師”,就違心地說了句“今天帶錢少,就不勞駕師傅為俺占卜了!”然後就匆匆離開這座既清靜又骯髒的山間寺廟。

  離開寺廟往上攀登,低頭不聞山間景,睜眼回味小廟情。變了,這些年這裡真的變了,山路在變,寺廟僧人在變,寺外的人在變,似乎“神”也在變,變成了一切向前(錢)看!

  買了門票進入景區內,再次收費專案比比皆是。騎馬照相要錢,女子上山前高跟鞋換布鞋要錢,鑽自然萬人山洞(也稱黑風洞)要錢,看傳說中的《西遊記》花果山水簾洞(人為改造的)也要錢。

  莫名其妙的變化讓人寒心,我也為失去原汁原味的嵖岈風貌而惋惜。為避開登山高峰,我與朋友在山腰間一小花磨邊坐下讓山風醒腦。身邊一些舊石磨和小花磨不知何時運上山的,也不知如何不倫不類地安放於這原本自然的生態環境中的,用意不得其解。

  記得十幾年前到此一遊時,爬山累了,供人們隨時可享的天然坐石遍山都是。坐石遠眺,那心境、那愜意,被今天人為的束縛而無法找回。

  從山腳到山頂,以往天然的棧道被人為地鑿出階梯並加上了護欄,險要處還安上了鐵鏈供人們抓攀。這些年,登山旅遊的人多了,為了安全,方便攀登,今天這點改造也無可厚非。

  當年爬山懇請當地人指路時,當地人那種厚誠今天在漸漸地消失。有險要就必有平坦,如今平坦舒心的地方,遊人則無法歇息觀景。山間陡峭之後僅有的幾處開闊坦頂,都被小商販或賣涼粉的人佔領。

  遊客大汗淋漓攀爬到此,急切想知道前方路程遠近如何,趁歇腳之機問賣主:“到頂峰還有多遠?”而賣主卻答非所問:“涼粉解渴治餓,吃碗涼粉好登頂!”

  我的地盤我作主,你不買東西,俺就逗圈子不告訴你!遊人想坐下歇腳,就得花高價買飲料或涼粉佔座位。遊客先前所備的吃用,不得不原封未動地帶回山下。

  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天下的人都知道了這裡的嵖岈山,於是,慕名來這裡觀光的人依然絡繹不絕。景區外車滿為患,景區內人潮湧動,湧動中有喜悅,也更有懊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