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詩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古典詩歌鑑賞是高中語文考查的制高點,是最高級別能力的考查,下面的是詩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

  詩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⑴託物言志

  託,寄託,藉助;物,客觀事物;言,表達;志,志向,志願,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簡單地說,託物言志,就是藉助具體外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

  瀑布聯句 李 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此詩借寫瀑布,表達對社會人生的思考:應志存高遠,不畏艱辛,努力實現人生目標。

  ⑵用典

  古典詩歌中常常引用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來表達思想情感,這就叫作用典。例如:

  詠懷古蹟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詩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畫圖省識春風面),儘管國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獨留青冢向黃昏”“環佩空歸月夜魂”的人生悲劇——抒發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傑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劇。

  ⑶借景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斷古典詩歌有無意境的重要標誌。借景抒情,是古典詩歌常用的手法。比如馬致遠的《秋思》,句句是寫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統一起來。再如: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其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既是寫景,也是抒情。“無邊落木蕭蕭下”,讓人聯想到一年將盡,韶華易逝,平添鄉愁。“不盡長江滾滾來”,讓人聯想到不盡的愁緒、飛逝的時光、歷朝歷代的優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處明為寫景,實為抒發人生的感慨。

  ⑷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透過對某些事物、某個問題等的敘述、描寫或議論,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就是間接抒情。例如: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中的“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透過寫景來抒發情感;“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透過用典來抒發情感:這就是間接抒情。“長使英雄淚滿襟”,就是直接抒情。

  ⑸襯托

  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例如: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中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壯闊景象,來襯托“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所營造的的冷寂、孤獨藝術氛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