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習題及答案

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習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號的貨號內。

  第1題 下列詩人生活在晚唐的是(  )

  A.岑參B.自居易C.李商隱D.王昌齡

  答案:C

  第2題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

  A.自然無為B.仁和禮C.嚴刑峻法D.民本思想

  答案:B

  第3題 下列各句中,“則”表示轉折關係,可以譯為“卻”的是(  )

  A.兵強則士勇B.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

  C.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D.既來之,則安之

  答案:B

  第4題 在《苦惱》中,車伕姚納的真正苦惱在於(  )

  A.兒子死了 B.年老多病 C.生活艱難 D.苦惱無處訴說

  答案:D

  第5題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一句的作者是(  )

  A.司馬遷B.李白C.曹操D.陶淵明

  答案:C

  第6題 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是 (  )

  A.曹禺B.巴金C.魯迅D.茅盾

  答案:C

  第7題 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是(  )

  A.杜甫 B.韓愈 C.李白 D.白居易

  答案:B

  第8題 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 除:授予官職

  B.尋復有來告私殺牛者 尋:不久

  C.端士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 遺:贈送

  D.秦隴斜谷務造船材木,率課取於民 課:嚴重,嚴厲

  答案:D

  第9題 下列各句中,“數”字作“計算”義解的是(  )

  A.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

  B.必有數次乃至十數次之阻力

  C.成敗之數,視此而已D.數罟不入灣池

  答案:A

  第10題 《山居秋暝》中,表現作者有隱居山中之意的詩句是(  )

  A.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B.明月松閫照,清泉石上流

  C.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D.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答案:D

  第11題 《故都的秋》一文的體裁是 (  )

  A.遊記散文B.敘事散文C.抒情散文D.說理散文

  答案:A

  第12題 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的是(  )

  A.歐陽修B.李清照C.辛棄疾D.蘇軾

  答案:D

  第13題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攝衣登堂,抗首而請抗:舉,昂

  B.既論難,連拄五鹿君拄:譏諷

  C.雲攀殿檻,檻折檻:門檻

  D.因而葺之,以旌直臣旌:表彰

  答案:C

  第14題 馮諼為孟嘗君“焚券市義”的行為中蘊涵著(  )

  A.人本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民本思想

  答案:D

  第15題 《燈下漫筆》中,魯迅認為青年的使命是(  )

  A.讚頌固有精神文明B.熱心復古C.創造第三樣時代D.崇奉國粹

  答案:C

  第16題 冰心擅長寫散文,其文體被譽為(  )

  A.冰心體B.工藝美文C.白話文西化D.新文藝腔

  答案:A

  第17題 成語“分崩離析”出自 (  )

  A.《左傳》B.《孟子》C.《論語》D.《莊子》

  答案:C

  第18題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辭方法是 (  )

  A.比喻B.借代C.比擬D.借喻

  答案:B

  第19題 《論毅力》的作者是(  )

  A.歐陽修B.康有為C.梁啟超D.王安石

  答案:C

  第20題 下列詩句中化用《詩經》中詩句的是(  )

  A.周公吐哺,天下歸心B.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C.呦呦鹿鳴,食野之苹D.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答案:C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閱讀下面一段課文,回答下列下面試題。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憩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孚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嘗廢離。

  第21題 將“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譯成現代漢語。

  答案:外面沒有近親,家裡沒有照應門戶的僮僕。孤孤單單,形影相伴。

  第22題 這段文字中有哪些沿用至今的成語?

  答案: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第23題 解釋文中加點字的含義。

  成立:

  祚薄:

  兒息:

  嬰:

  答案:成立:成人自立。 祚薄:福薄。祚:福。 兒息:兒子。息:子女。 嬰:纏繞,纏身。

  閱讀下面一段課文,回答下列下面試題。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天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第24題 作者立論的原則是什麼?

  答案:總的立論原則是名實相符,而司馬光對新法的指責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

  第25題 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駁論方法。

  答案:作者採用了反駁論點的方法,對司馬光的五點指責一一給予了反駁。

  第26題 將“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譯成現代漢語。

  答案:至於召來很多怨恨誹謗,那是本來就預料到會這樣的。

  閱讀《陌上桑》中的一段詩句,回答下列下面試題。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悄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第27題 簡析這段詩句的層次大意。並概述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答案:四層:首四句,總寫“秦氏有好女”。次四句,寫“羅敷喜蠶桑”,熱愛勞動。“頭上倭墮髻”四句,寫羅敷美貌。後八句,用觀者的反應烘托羅敷的美貌。結構上為總一分一總。重點寫羅敷的容貌美。從全詩情節結構言,屬於鋪墊,敘說起因。

  第28題 解釋這段詩句中加點字的含義。

  好:

  著:

  答案:好:容貌美。 著:戴。

  第29題 將下列詩句譯成現代漢語。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答案:耕者、鋤者歸來後互相抱怨耽誤了勞作,只是因為貪看羅敷。

  三、現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閱讀巴金《愛爾克的燈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下面試題。

  “長宜子孫”這四個字的年齡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這也該是我祖父留下的東西罷。最近在家裡我還讀到他的遺囑。他用空空兩手造就了一份家業。到臨死還周到地為兒孫安排了舒適的生活。他叮囑後人保留著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蒐集起來的字畫。但是兒孫們回答他的還是同樣的字:分和賣。我很奇怪,為什麼這樣聰明的老人還不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財富並不“長宜子孫”,倘使不給他們一個生活技能,不向他們指示一條生活道路?“家”這個小圈子只能摧毀年輕心靈的發育成長,倘使不同時讓他們睜起眼睛去看廣大世界;財富只能毀滅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氣質,要是它只消耗在個人的利益上面。

  “長宜子孫”,我恨不能削去這四個字!許多可愛的年輕生命被摧殘了,許多有為的年輕心靈被囚禁了。許多人在這個小圈子裡面憔悴地挨著日子。這就是“家”!“甜蜜的家”!這不是我應該來的地方。愛爾克的燈光不會把我引到這裡來的。

  第30題 巴金為什麼要批判“長宜子孫”的思想?

  答案:這個封建家庭已經摧殘了許多年輕可愛的生命,祖輩的遺產已經破壞了許多美好純潔的心靈,“長宜子孫”這個遺訓只能斷送有為的青年的前途。封建家庭裡的青年,如果沒有生活的技能,即使有了萬貫家產,也不能拯救自己被毀滅的命運。一個有為的青年,應該走出家庭,到廣大的外面世界去尋找光明。

  第31題 這段文字採用的是什麼表達方式?

  答案:採用的是議論的手法。

  第32題 “長宜子孫”的含義是什麼?

  答案:為子孫著想,希望自己造就的這份家業,能為子孫後代長久地安排一種舒適的生活,也希望自己創立的家庭制度和自己遵循的封建禮教,能夠得到子孫後代的繼承。

  閱讀作品片段,回答下列下面試題。

  用兵制勝的要訣在佔領要塞,擊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餘一切就望風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說法。如果虛耗兵力於無戰略性的地點,等到自己的實力消耗盡了,敵人的要塞和主力還屹然未動,那還能希望打什麼勝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錯誤正與此相同。在藝術和在自然一樣,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經濟的方式,浪費不僅是虧損而且也是傷害。與其用有限的力量於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樣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斬釘截鐵。做文章也是如此。世間沒有說得完的話,你想把它說完,只見得你愚蠢;你沒有理由可說人人都說的話,除非你比旁人說得好,而這卻不是把所有的話都說完所能辦到的。每篇文章必有一個主旨,你須把著重點完全擺在這主旨上,在這上面鞭辟入裡,烘染盡致,使你所寫的事理情態成一個世界,突出於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於石面一樣。

  第33題 作者以“用兵制勝的要訣”作比喻,是要闡明什麼道理?

  答案:闡明文章首先要把重點放在主旨上的道理。

  第34題 本片段綜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答案:類比推理方法、引證法和對比法。

  第35題 請概括本片段的主要觀點。

  答案:做文章要突出主旨,切中要害。

  閱讀作品片段,然後回答下列下面試題。

  天氣雖然很好,“市面”卻很不好。社廟前雖然比平日多了許多人,但那空氣似乎很陰慘。居然有鑼鼓的.聲音。可是那聲音單調。廟前的烏龍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後那座戲臺卻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風化日”一切都不像我兒時所見的香市了!

  在我看來,這所謂“南洋武術班”的幾套把式比起從前“香市’’裡的打拳頭賣膏藥的玩意來,委實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來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農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見。

  後來我知道,鎮上的小商人是重興這“香市”的主動者;他們想借此吸引遊客“振興,,市面,他們打算從農民的乾癟的袋裡榨出幾文來。可是他們這計劃失敗了!

  第36題 在重興“香市”後,“往常‘香市’的主角——農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見”,香市主角的轉移反映了什麼問題?

  答案:香市主角的轉移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農村自然經濟日益凋敝,農民日益貧困的現實。

  第37題 文章的結尾部分描述鎮上小商人想借重興“香市”來榨取農民乾癟的袋裡的錢,最後計劃落空。這一結尾有什麼含義?其作用是什麼?

  答案:這一結尾已點明瞭20世紀30年代在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與軍閥勢力的滲透下,民族經濟出現了蕭條停滯,市鎮的農民和小商人都深受其苦。農村經濟破產導致了農民生計困難,身無分文。他們作為農村商業經濟的最大消費者,已無任何購買力,這是市場無法活躍的原因。本文的結尾揭示了在20世紀30年代民族經濟蕭條時期小商人與農民的矛盾,又暗示了振興市鎮的經濟絕不能靠敲詐和剝削已破產的農民,而是要反對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反動政府的統治。

  第38題 作者在描述重興“香市”時運用了什麼手法?(2分)

  答案:對比、鋪墊、反襯手法。

  四、作文(50分)

  第39題 題目:從“胸有成竹”談起

  要求:A.必須寫成議論文;B.不能少於800字;C.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答案: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