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考語文的試題及答案

關於高考語文的試題及答案

  選 擇 題

  一、語言知識與語言應用(24分,每小題4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浦口 逮捕 逋逃 哺育 黃埔

  B.比較 皎潔 姣好 狡猾 佼佼

  C.黢黑 辛酸 怙惡不悛 逡巡 英俊

  D.芳香 作坊 畫舫 查訪 放達

  參考答案:C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稽查 聲名狼藉 矯飾 味同嚼蠟

  B.泥淖 陰謀詭計 抹殺 別出心裁

  C.脈搏 融會貫通 湮滅 相形見絀

  D.祛疑 怙惡不悛 皈依 委屈求全

  參考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的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瘋了,瘋了,人類瘋了!”許多人面對克隆人的問題無一例外地表示出痛心疾首。

  B.近來,到醫院兒童鉛中毒專科就診的孩子驟然增多,許多孩子因鉛中毒導致行為異常,家長憂心忡忡。

  C.時間無處不在,卻沒有人得以切實的觸控;時間如影隨形,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綻放著自己的魅力與影響。

  D.時至今日,官本位的觀念在一些人心目中仍然揮之不去。就連來華投資的外商,也都要“晉官加爵”,好像只有當上“副處級”幹部了才有說服力,才心安理得,名至實歸。

  參考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賭場”距鎮中心不到一公里,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人來人往的繁華所在__________ 能容得下一個大賭場的存在。

  ②大同,小康,原來都只講到了社會秩序, __________ 沒有說到經濟生活。

  ③東南大學這次論文風波,因為顧冠群的院士和校長的身份而備受注目,實際上,它暴露出的 __________ 是國內博士生培養問題的冰山一角。

  A.居然 都 不過

  B.竟然 都 恰恰

  C.竟然 卻 恰恰

  D.居然 卻 不過

  參考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所謂平常心,就是既不要嫉富抑商,也不要嫌貧欺弱。而這就要求我們平衡地發展政治參與,嚴肅對待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已經日益明顯地提出的代議制問題。

  B.大火系因遇真宮大殿東側廂房原住人員楊某搭設照明線路及燈具不規範,埋下事故隱患;現居住人員周某疏忽大意使用電燈不當,導致電燈烤燃他物引發。

  C.自從巴厘島爆炸事件發生後,臺灣民航業經營狀況比“9·11”事件後還糟。這趟春節大陸包機似乎給走下坡路的臺灣航空業帶來了無限希望。

  D.1月22日,“戶均一套房,人均一間房”被確立為我國小康社會住房標準。儘管這一標準受到來自各方的質疑,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康社會的關注點開始深入到住、行、教育等生活的更高層面。

  參考答案:C

  6.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海面上的巨浪猛烈地撞擊著岸邊的岩石。它那憤怒的咆哮聲,有時像大炮轟發,

  __________ 。海風狂卷,海濤怒立,衝激著燈塔下的石磯。

  ①有時又像遠處人聲嘈雜②繼而又像人長嘆的聲音,或者也像一種嗚咽 ③以至完全

  寂靜④再後來又是一陣猛厲的大聲,驚心動魄⑤像森林呼嘯

  A.②⑤①④③

  B.④⑤①③②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②④

  參考答案:D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16分,每小題4分)

  核裂變是一個質量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這個過程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根據這個原理,人們已經建成了核裂變電站反應堆。而核聚變的過程與核裂變相反,是幾個比較輕的原子核聚合成一個比較重的原子核的過程。較輕的原子核才能發生核聚變,比如氫的同位素氘、氚等,它們也是自然界最容易實現的聚變反應物質,這種反應已經在太陽上持續了50億年。核聚變過程放出的能量遠遠要比核裂變大。

  “人造太陽”的原理,就是在一個密閉的真空室內加入少量氫的同位素——氘或氚,在高溫下,這些原子核中的電子脫離了束縛,形成等離子體,然後透過提高其密度、溫度使其發生聚變反應以得到巨大的能量。核聚變反應所要求的溫度條件是必須達到5000萬攝氏度以上,這是核聚變反應能夠實現的一個相當苛刻的條件,只有達到了這個溫度條件,才會有核聚變反應。如果不能達到這個溫度,兩個原子核會由於相互排斥而沒有辦法靠近,也就不可能發生聚變反應。

  這樣高溫的物質用什麼容器來裝它們呢?我們所用的是一種叫做“託卡馬克”的裝置,裡邊有強大的磁場。這種磁場是環形的,看不見,摸不著。但正是依靠這種肉眼所無法看見的磁場產生的磁力線才能把炙熱的高溫等離子體託舉在密閉的真空室內,不讓它們與任何容器接觸。以免損壞容器。

  有一種對核聚變的形象說法是“海水變能源”,因為核聚變的原料是氫和氫的同位素氘、氚,氫和氫的同位素氘都是在海水裡大量存在的。它們也很容易從海水中提煉出來,提煉過程也不會產生任何汙染,不像挖煤、開採石油等對環境汙染嚴重。從地球目前的海水資源來看,這種資源基本上是無限的。有一個換算,在核聚變條件下,我們用一公斤海水提煉出的氘和氚,聚變時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300升的汽油釋放出的能量。按照現在人類能源消耗水平,甚至再考慮到以後發展的進一步需要,保守地估算,地球上的海水如果作為核聚變的原料,可以維持人類幾百億年的能源需求。

  核聚變裝置只有在發生聚變反應的時刻才會有一些中子輻射,一旦反應結束就不會有中子輻射。等離子體所在的EAST裝置建造在全封閉式結構的大廳,大廳四周牆壁的厚度達到1.5米,屋頂的厚度為1米,所以其中子輻射不會影響到大廳之外的環境。

  7.下列關於“核聚變”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核聚變的反應過程與核裂變的反應過程正好相反。

  B.必須有5000萬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才可能發生核聚變。

  C.核聚變反應需在一種極耐高溫的容器“託卡馬克”中進行。

  D.作為新能源材料,核聚變原料主要是海水中的氫和氫的同位素氘、氚。

  參考答案:C

  8.根據原文提供的資訊,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核聚變反應過程釋放出的能量比核裂變大,所以它必將取代核裂變。

  B.核聚變能源的多種優勢,將對未來能源危機的緩解起重要作用。

  C.因為核聚變原料很容易從海水中提煉出來。所以海邊是最適宜建設核聚變裝置的地方。

  D.EAST裝置所在的大廳是全封閉結構,聚變反應後又不會有中子輻射,因此核聚變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輻射危害。

  參考答案:B

  9.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核聚變的反應原理同太陽透過聚變而散發出能量相似。

  B.“海水變能源”形象地說明核聚變所需原料的豐富性。

  C.核聚變過程中,原子核由重變輕,這過程可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D.核聚變只在反應的時刻才會有輻射產生,安全性較好。

  參考答案:C

  10.下列有關核聚變優勢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核聚變的原料來源充足。

  B.原料提煉過程不會產生汙染。

  C.核聚變過程釋放出的能量比核裂變大得多。

  D.核聚變時強磁場看不見摸不著,不損害容器。

  參考答案:D

  非選擇題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l—15題。(25分)

  讀 樹

  李國文

  那時住東城,去勞動人民文化宮的機會較多,後來,隨著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這樣,只有每年的書市,來到太廟,擠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讀者群中,買一些想買的廉價書。但熱銷的攤點,往往難以與年輕人比賽力氣,半天下來,也著實累,便找個樹蔭下的長椅歇腿。

  過去逛太廟,喜歡讀樹。樹可以讀嗎?我想這個回答是肯定的。因為一棵樹,就是一本書,樹和人一樣,即使同一品種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獨特個性,這世界上找不到兩棵完全相同的樹。無論在曠野,在公園,在小院的樹木,或是馬路的行道樹,只要成林,那也是一個形態迥異,性格不一,各呈風采,絕非一色的豐富世界。那些種植在太廟裡的松、柏、檜、槐,巍峨莊重,枝根虯結,風姿蒼勁,氣勢不凡,她們矗立在那裡數百年,幾乎是北京的歷史見證人。

  如果樹能言語的話,一定會湧出滄桑的感嘆。所以,細讀她每一圈年輪,都能尋覓出皇室的興衰,民國的變遷,五四的激情,抗日的鬥爭,以及解放以後的新歲月的軌跡。古樹雖古,可並不因年紀的包袱,而囂張跋扈,在她周圍,許多年輕的後輩樹,同樣生長得從容不迫,這種大度,寬容,便越發地顯得一種分量感、尊嚴感。但是,樹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動遲緩,老樹通常也就長得很緩慢;老人通常不那麼活躍,老樹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勁地生長。那殘斷的枝椏,萎縮的樹幹,留下了太多的歲月痕跡,好像時間凝滯在古老的身軀裡,不免給人老態龍鍾的印象。使人肅然起敬的同時,也多少使人生出一絲惆悵。

  因此,整個太廟裡面,滿園關不住的春色,一片鬱鬱蔥蔥,青綠蒼翠,唱主角的已非這些前輩樹木了。看來,還是年輕好,因為在成長著,意味著擁有時間;因為在成熟著,意味著來日方長,所以,解放後陸陸續續栽種的別的什麼樹,就比老樹要生機盎然,要朝氣蓬勃,顯得生命力特別旺盛的樣子。風一來,你可以聽到那白楊樹的碩大葉片,或細細低語,或大聲聒噪。也許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後來居上的局面,未來屬於誰,誰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而徜徉在古樹底下,就沒有這一份熱鬧。

  展眼望去,所見皆綠,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白楊,爬滿了照壁瓦牆的藤蘿,擁塞於行路夾道的冬青灌木,花飛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讀樹的我不禁覺悟,古樹的緘默沉思,莊重成熟的狀態,固然具有歷史的魅力,但是,要沒有這半個世紀種下的樹木花草,僅憑那些爺爺輩的老樹,是構不成這一片蒼蔥凝碧的綠色世界的。正因為老樹之外,更多的是新樹的陪襯,才形成這一片怡人景色。

  其實,樹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嘗不如此呢?看一看擠在書市裡的人群,年輕人遠遠多於老年人,年輕作家的書遠遠要比老年作家的書賣得好,便知道文學的這種新人輩出的過程,和樹木的.繁衍一樣,是一種事物發展的必然。只有新鮮血液的不停輸入,肌體才會不斷更新,煥發青春,才能後浪追逐著前浪,一浪更高於一浪,才能生氣勃勃,氣象萬千。

  買書,看書中的世界;看樹,閱讀大自然的文章,樹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實都在新陳代謝的進化規律之中。懂得這一點,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者,還是血氣方剛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話,都像園子裡的這些新老樹木,融洽相處,和衷共濟,社會的祥和氛圍,肯定會日益地濃烈起來。

  11.從全文看,標題“讀樹”有什麼含義?(4分)

  參考答案:(1)“樹”“書”諧音,讀樹,閱讀大自然的文章。

  (2)樹的世界、人的世界,都在新陳代謝的進化規律之中,讀樹,乃讀人。

  12.文章第一段為什麼寫太廟書市青年讀者熙熙攘攘的熱鬧情景?(5分)

  參考答案:說明自己難以與年輕人“賽力氣”,而且為讀樹作鋪墊,也與後文寫人的世界、新人輩出等內容相呼應,自然地點出了主題。

  13.作者認為“樹和人一樣”“有她自己的獨特個性”。從文中分別找出一些(不少於三個)表現老樹和新樹個性的詞語,寫在下面橫線上。(6分)

  參考答案: 老樹:大度、寬容、緘默沉思、莊重成熟、老態龍鍾;

  新樹:從容不迫、生機盎然、朝氣蓬勃、(生命力)旺盛。 14.從文中看,太廟裡的滿園春色是怎樣形成的?作者由此悟出了什麼道理?(5分)

  參考答案:太廟裡老樹、新樹的和諧相伴,形成一片怡人美景。由此悟出人的世界與樹的世界一樣,都在新陳代謝的進化規律之中。所以只要老者、青年能融洽相處,和衷共濟,社會祥和氣氛就能日益濃烈。

  15.從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針對現實生活裡存在的什麼問題而寫這篇文章的?你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這類問題?(5分)

  參考答案:問題: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並非都能和諧相處,尤其是老人和青年之間。第2問是開放性問答題。要求結合文意闡發個人看法,自圓其說,言之成理。

  四、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l6—18題。(25分)

  郭解,軹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少時陰賊①,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②遇赦。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為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卒發於睚眥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負解之勢,與人飲,使之嚼③。非其任,強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殺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日:“以翁伯之義,人殺吾子,賊不得!”棄其屍於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賊處,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解日:“公殺之固當,吾兒不直。”

  遂去其賊,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踞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客欲殺之。解日:“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日:“是人,吾所急也,至踐更④時脫之。”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箕踞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太史公日:“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採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日:‘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於戲惜哉!”

  (《史記·遊俠列傳》)

  【注】①陰賊:內心狠毒殘忍。②若:或者。③嚼:把酒喝乾。④踐更:按期輪到服徭役。

  16.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文字的大意。(5分)

  參考答案:居住在鄉里而不被同鄉的人尊敬,這表明我的道德修養還不夠。

  17.郭解的外甥被人殺死,郭解的姐姐為什麼不收屍埋葬?(5分)

  參考答案:郭解的姐姐因郭解不及時捉拿兇手而憤怒,故意不收屍埋葬,欲以此羞辱郭解。

  18.郭解年齡漸長,做事風格與年輕時有很大變化。試舉文中事例說明這種變化。(6分)

  參考答案:郭解了解外甥被殺真相後,不徇私情,放走了兇手。邑中有人敢於對郭解不敬,郭解的手下欲殺之,郭解卻不計前嫌,以德報怨,終於贏得了對方的尊敬。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l9—20題。

  宿桐廬江寄廣陵①舊遊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注】①廣陵:與詩中的維揚都是揚州的別稱。

  19.古人在評論這首詩的三、四句時稱“情景如繪”。詩人描繪出了怎樣的情景?(4分)

  參考答案:繪出了旅途的寥落和詩人內心的孤寂,從而引出了對舊友的懷念。

  20.以這兩句為例,結合全詩,說一說詩人在選擇景物方面有什麼特點。(5分)

  參考答案:選取最普通的景物,以細膩的感覺加以體驗,使寫景的句子帶有悠長的韻味。

  五、作文(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中學生常常有這樣的經驗:正確地解答一道題,成功地完成一次實驗,有創意地上好一節討論課,常常來源於一個正確的思路。思路可能引人實現目標,也可能引人誤入歧途。思路背後的東西,更是讓人難以言說。

  請以“思路”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參考答案: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