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的說課稿

《分桃子》的說課稿

  說教材:

  《分桃子》是第四單元除法學習的第一課時,是小數目的平均分,透過分桃子的過程使學生感受隨意分與平均分的區別,體驗平均分的意義,為今後繼續認識除法做了鋪墊。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初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結合實際問題感知平均分的兩種可能:全部分完;有剩餘。

  3、透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說設計理念:

  1、把握恰當的教學起點。用怎麼樣的方式和知識點來作為本節課的切入點,是在設計時考慮的比較多的一個問題。由於學生對童話故事感興趣,因此,我就想到了用故事引入。

  2、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注重操作的層次性。整個新授都是在一個故事中進行。三個學生動手操作的活動,不露痕跡地串成一個美妙的童話故事。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中快樂中學習。

  在具體展開新課的時候,我先創設了一個分桃子的情境,從而引出平均分。兩隻小猴子分桃子,一般要達到結果的公平,那麼也就需要分得一樣多。先出示一個問題,熊大嬸該怎麼分,讓學生嘗試著自己分一分,在分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分法,以及平均分的不同的分法,在交流和展示的過程中,記學生體驗到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區別,從而感覺平均分的特點: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樣多,我們就說是平均分。再以熊大嬸的分法,讓學生感覺平均分中一個一個分的分法,為下面的分一分的操作積累經驗。整一個分桃子的過程,都在一個情境裡完成,會激起學生一定的興趣,也有突出的指向性。同時,分完後我讓同桌的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分法,這一活動,主是要為合作學習作鋪塹的同時對學生巧妙地進行團結友愛、講謙讓的思想教育,體現教書育人。第二個活動主要體現合作學習,透過說一說,進一步明天平均分的含義及方法。第三個活動是讓學生在獨立完成,完成後透過同桌的相互看一看、說一說來強化本節課的重難點。

  3、鞏固練習時仍然強調動手實踐的必要性。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節課透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等,幫助學生透過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礎理上進行抽象概括,初步建立等分活動與除法的聯絡,能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先透過實物操作,再經歷圖畫表徵,有利於把解決問題從操作水平引向表向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認知水平的發展。

  4、透過變式練習夯實重點。在揭示平均分的意義後,安排了一個判斷的教學環節,下面幾種物品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以此來鞏固對於平均分的概念,是平均分的,學生一般一眼就能看出,對於不是平均分的,比如一共八隻小鴨,一邊是五隻,一邊是三隻,學生馬上就能判斷出來是不是平均分,接著透過想一想,怎麼樣才能使它們變成平均分。學生在獨立思考後想出不同的方法把本來不是平均分的星星變成平均分,這一過程具有多種功效,讓學生在一個練習中,既訓練了平均分的分法,又體驗了平均分的意義,還能鞏固平均分與其他分法的區別。從而也能使本課堂的重點進一步落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