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相變化》說課稿

科學《月相變化》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月相變化》是小學科學六下《宇宙》單元的第二課。我對這課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及它與其他課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理解的(ppt展示)。

  對《月相變化》這一課,教材的編排是讓學生透過畫月相的活動,瞭解月相的變化,在對月相進行排列的過程中對月相變化的規律有所認識,並透過模擬活動試著解釋月相變化的原因。最後,讓學生觀察白天的月相,對月相變化的情況進行實踐檢驗。

  二、說學生

  學生對於月球並不陌生,在生活中經常能獲得很多關於月球的資訊。在本單元的第一節課中,更是系統的瞭解了月球的運動、月球的一些重要資料,可以說,學生的理論知識非常豐富。甚至對於月相,學生也不陌生,都知道月有陰晴圓缺。但是很少有學生有指向性地、系統地觀察過月球和月相的變化,因此學生其實對於月相的瞭解還是很少的。

  此外,在五年級的時候,學生已經學習過《運動中的地球》這個單元,對於利用模型幫助他們瞭解天體的運動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有了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教學目標

  基於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概念目標:

  1、月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光只能照亮一半,因此正確的月相明暗交接的線始終處於圓的直徑兩端。

  2、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形狀,它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

  3、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形成的。

  過程目標:

  1、能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現有的資訊進行思維加工並做出合理的解釋。

  2、學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象。

  3、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學會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會有效的提問。

  4、持續地觀察月相的變化過程。

  情感目標:

  1、問題意識得到提高。

  2、初步意識到宇宙是一個變化的系統。

  3、意識到持續觀察的重要性。

  四、說重點、難點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我對教學目標的定位,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模擬月相變化,並對月相有規律變化的成因作出合理解釋。難點是學生能解釋月相有規律的變化的原因。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較好的完成本節課教學目標並順利解決重難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對於學生不能直觀感受的客觀事物,採用模擬實驗法,讓學生能親眼見到、親身體驗到。對於學生較難操作的模擬實驗,採用演示法,這樣能使學生看到更科學的現象。大量採用研討法,讓學生在教師提問、學生提問、交流、爭論、討論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六、說教學流程

  我在上《月相變化》這課時,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複習匯入。第二部分是認識正確的月相。第三部分是探究月相變化的規律及成因。第四部分是拓展和後續研究。

  第一部分複習匯入,主要是回顧上節課所學知識,使學生再次清晰明確月球是不發光的球體,太陽只能照射到它的一半。為後面環節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在第二部分“認識正確的月相”中,先引導學生說月相,然後是自己畫月相,審視大家畫的月相是否符合實際,再用藉助黑白小球用簡單的模擬實驗驗證所畫月相是否正確,最後去偽存真,去掉不符合實際的月相,留下正確的月相,從而掌握判斷正確的月相的技能。

  原教材在這個環節中,對於“怎樣的月相是正確的”並沒有讓學生開展探究,而是教師以教授的方法告訴了學生。而我在這裡將這個內容作為一個獨立的環節設定,並且以濃筆墨渲染,是有一定深意的。首先是為了讓學生會判斷正確的月相,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其次是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學生在自主探究正確的月相時,用各種方法轉動黑白球都能看到不同的'月相,如:月球自轉、月球公轉、公轉同時又自轉等。但是究竟哪種是符合實際的,就需要進一步探究了。並且這是學生自己產生的問題,學生探究的興趣也會更加濃厚。

  在第三部分“探究月相變化規律及成因”中,先請學生給上個環節留下的月相進行粗略的排序,然後引導學生思考、發現、明確月相變化的規律,再引發學生思考月相有規律變化的原因,繼而推測月相變化的成因,設計實驗驗證,之後在教師的幫助下,利用一系列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演示驗證。

  原教材中,給月相排序是一個單獨的環節,請學生分別排出初一到十五的月相,並貼在黑板上,最後進行交流分析,得出上半月月相變化規律。而我在處理教材時,弱化了的探究月相變化規律這個環節,沒有花很多時間讓學生排序、探究,而是改讓學生大致排序,以教師呈現正確順序來解決。這樣做的原因是我覺得這樣的排序比較花時間,學生也很難精確的對月相進行排序。弱化這個環節,這樣就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也就是進行月相變化成因的探究。

  對於月相成因的解釋,由於學生在第二環節“認識正確月相”的簡單實驗中已經有了基礎,因此很容易提出他們自己的解釋。教師對於這些解釋都不予否定,而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證明。學生在自己設計實驗、進行模擬實驗中會逐步發下,有很多解釋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會自動予以否決。教師在學生髮現的基礎上,再幫助整理,並且採用全班演示實驗的方法再次加強對月相變化成因正確解釋的理解。

  在第四部分中,教師呈現了更多實際生活中拍到的照片,目的是讓學生產生問題,瞭解我們對於月相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課堂上,實際月相和我們今天研究的還存在很多不同。要知道更多的知識,只能透過實際觀察進行。由此引導學生進行月相的長期觀察。白天觀察月相最好的時段是傍晚和清晨,上半月,傍晚放學時候觀察西邊天空;下半月,清晨觀察東面月相。

  七、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比較簡潔,但是從中可以體現我這節課主要的流程和幾個重要的科學概念。(ppt展示)

  八、小結本課

  總體來說,我對本節課的思考和處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處理教材方面,關注效率,注重詳略得當。適當改動教學環節,弱化探究月相規律這樣益處不大的的環節,強化對後續研究有益的環節。

  2、在教具學具和實驗教學改進方面,關注細節,注重材料的結構性。改“剪”月相為在黑紙上“畫”月相,節省時間。改貼月相在黑板上為黑紙上,節省空間。改給每天的月相排序為以幾天為一時段排序,降低難度。改部分學生模擬實驗為教師演示實驗,提高實驗效率。

  3、在重難點突破方面,採用學生自己先模擬實驗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帶著這樣的問題,然後師生共同實驗探究,解決問題。即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又使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培養,也有效的突破了重難點。

  4、此外是我最近有點思考,也專門做了一個課題,題目是《依託科學探究過程關鍵節點 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能力的研究》。因此我把我最近的這一點想法也滲透到了本堂課中,在課堂教學中比較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大家在有些地方或許會聽到我這點思考的火花。

最近訪問